【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容器并基于微服务框架的边缘计算最优化布局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容器并基于微服务框架的边缘计算最优化布局方法,属于计算机网络领域。
技术介绍
即将到来的5G技术时代有很多智能应用不断涌现,诸如无人驾驶、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等,应用对低延时的要求不断提高,相对的,当前的边缘计算作为一种解决方案仍有不足之处,特别是在移动边缘计算领域,让不断移动的用户始终处于低时延状态且保证QoS是一个热点问题。传统云计算难以满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用户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在无线通信中,通信质量和通信时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信的距离,在实际中,当用户不断移动最终远离服务基站范围时,用户与网络的连接也随之中断。为避免此问题的出现,用户的应用服务迁移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用户在当前连接的基站服务范围跨越至另一个基站服务范围时,之前的应用服务也会从之前的基站内服务器迁移至新服务器内,此过程对用户透明,但用户会明显感觉到网络的暂时中断。其次是用户应用服务的实例化过程,用户的应用程序开始运行时,首先会请求边缘服务器服务,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即对应用进行部署。服务器首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容器并基于微服务框架的边缘计算最优化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接收信息:控制服务器接收用户应用请求,控制服务器收集所控区域内各边缘服务器的状态信息;步骤二、评估对比:控制服务器将所述各边缘服务器的状态信息和用户的状态信息代入优化模型,得到各边缘服务器当前的负载,比较得到当前负载最少的边缘服务器;步骤三、切换状态:选择负载最少的边缘服务器作为当前最优服务器,并在所述当前最优服务器上运行与所述用户应用请求对应的用户应用实例;步骤四、控制服务器实时与服务范围内的用户通信,并周期性地执行步骤二;若所述得到的当前负载最少的边缘服务器不是当前服务器,则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容器并基于微服务框架的边缘计算最优化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接收信息:控制服务器接收用户应用请求,控制服务器收集所控区域内各边缘服务器的状态信息;步骤二、评估对比:控制服务器将所述各边缘服务器的状态信息和用户的状态信息代入优化模型,得到各边缘服务器当前的负载,比较得到当前负载最少的边缘服务器;步骤三、切换状态:选择负载最少的边缘服务器作为当前最优服务器,并在所述当前最优服务器上运行与所述用户应用请求对应的用户应用实例;步骤四、控制服务器实时与服务范围内的用户通信,并周期性地执行步骤二;若所述得到的当前负载最少的边缘服务器不是当前服务器,则执行步骤三;步骤五、迁移/终止:当用户离开当前控制服务器服务范围至下一个控制服务器服务范围内,当前控制服务器将必要应用信息迁移至新控制服务器,在新的控制服务器所控区域内由步骤一开始执行;或当应用结束,所述方法随之终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容器并基于微服务框架的边缘计算最优化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的具体步骤包括:步骤1.1、用户使用网络终端设备发送应用服务请求;步骤1.2、用户所在区域内的控制服务器接受请求,并获得用户所在位置;步骤1.3、控制服务器收集区域内各边缘服务器的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包括边缘服务器是否处于休眠节能状态、剩余的资源量、已拥有的容器库镜像文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容器并基于微服务框架的边缘计算最优化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的具体步骤包括:步骤2.1、控制服务器收集用户的状态参数和边缘服务器的状态参数;步骤2.2、处理步骤2.1所述的状态参数,得到所述优化模型的输入参数;步骤2.3、将所述输入参数代入所述优化模型,使用优化模型结合最优备选服务器算法求最优解。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容器并基于微服务框架的边缘计算最优化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所述的优化模型表述为:cost=Cop+Ccom+Cmig其中,cost为边缘服务器当前的负载;Cop为部署代价,Ccom为通信代价,Cmig为迁移代价;部署代价Cop由以下公式表示:其中,x(i,t)指服务器i在t时刻的状态,如果服务器i在此刻为工作状态则x(i,t)=1,否则为0;x(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昕洁,马新新,万夕里,白光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