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61434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消除由索环构造导致的表面压力分布的不均匀、使密封性能提高的密封垫。所述密封垫(20)层叠上层(21)、中间层(30)以及下层(22)而成,并形成有贯通孔(23)、和在上层(21)以及下层(22)呈环状地包围该贯通孔(23)并成为相对于中间层(30)相互上下对称形状的密封筋(26),中间层(30)具有折回部(33)、表面压力调整部(34)以及筋接触部(35),折回部(33)的板厚比筋接触部(35)厚,在表面压力调整部(34),使上侧台阶(D4)与下侧台阶(D5)不同。

A se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密封垫
本专利技术涉及密封垫,更详细而言,涉及使密封性能提高的密封垫。
技术介绍
提出了如下密封垫,该密封垫在两块基板之间夹着中间层,形成有:密封筋(sealbead),该密封筋在两块基板呈环状地包围贯通孔并成为相对于中间构成体上下对称形状;补偿部,该补偿部由中间构成体的贯通孔侧的周缘端折回而成;以及补偿用弯折部,该补偿用弯折部使在补偿部的上下产生的与中间构成体之间的台阶大致相同(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密封垫利用具有将金属板的周缘端折回而形成的补偿部的索环(grommet)构造,减少从贯通孔赋予密封筋的热等损伤。另外,该密封垫通过利用补偿用弯折部使由于设置补偿部而产生的上下的台阶大致相同,从而消除上下的表面压力的不均匀。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平8-3317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实际上在将上述密封垫夹持于汽缸体以及汽缸盖时,上下的表面压力的不均匀没有被消除、上下面的表面压力分布变得不均匀。即便使上下的台阶大致相同,也会由于在补偿用弯折部产生的反作用力上下不同而产生上下的表面压力的不均匀。由于欲使补偿部相对于上下面歪斜地倾斜的力而产生上下面的表面压力分布的不均匀。也就是说,在上下面中的存在补偿部的被折回了的周缘端的一方的面,压力集中在该周缘端的附近,而在不存在周缘端的另一方的面,压力集中在其贯通孔侧。像这样,即使利用补偿用弯折部使上下的台阶在外观上大致相同,也存在如下这样的问题:由于没有消除上下的表面压力的不均匀或上下面的表面压力分布成为不均匀而使得密封性能降低。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消除由索环构造导致的表面压力的不均匀而使密封性能提高的密封垫。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第一专利技术的密封垫从上方朝向下方依次层叠有上层、中间层以及下层这三层而成,并形成有贯通该三层的贯通孔、和在所述上层以及所述下层呈环状地包围该贯通孔并成为相对于所述中间层相互上下对称形状的密封筋,所述密封垫的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至少层叠有两块板材而成,从所述贯通孔的周缘侧朝向径向外侧依次具有折回部、表面压力调整部以及筋接触部,所述折回部以使得所述板材中的一方的板材的周缘端包入另一方的板材的所述贯通孔侧的端部的方式折回而成,所述折回部的厚度比所述筋接触部的厚度厚,所述表面压力调整部中,构成其的所有的板材弯曲,所述折回部的上侧的面比所述筋接触部的上侧的面向上方突出而形成上侧台阶,所述折回部的下侧的面比所述筋接触部的下侧的面向下方突出而形成下侧台阶,使该上侧台阶与该下侧台阶不同。第二专利技术的密封垫从上方朝向下方依次层叠有上层、中间层以及下层这三层而成,并形成有贯通该三层的贯通孔、和在所述上层以及所述下层呈环状地包围该贯通孔并成为相对于所述中间层相互上下对称形状的密封筋,所述密封垫的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从上方朝向下方层叠有第一板材、中间板材以及第二板材而成,并从所述贯通孔的周缘侧朝向径向外侧依次具有折回部、表面压力调整部以及筋接触部,所述中间板材仅存在于该筋接触部,所述折回部以使得所述第一板材的周缘端包入所述第二板材的所述贯通孔侧的端部的方式折回而成,所述折回部的厚度比所述筋接触部的厚度厚,所述表面压力调整部中,所述第一板材弯曲并且所述第二板材以比所述第一板材的弯曲角度大的弯曲角度弯曲,形成有所述折回部的上侧的面比所述筋接触部的上侧的面向上方突出而成的上侧台阶,并形成有所述折回部的下侧的面比所述筋接触部的下侧的面向下方突出而成的下侧台阶。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第一专利技术,使第一板材以及第二板材弯曲,形成折回部以及筋接触部的上侧的面彼此的上侧台阶和下侧的面彼此的下侧台阶这两个台阶。并且,通过使所形成的上侧台阶与下侧台阶不同,从而能够使从折回部的上侧的面施加于上层的表面压力与从折回部的下侧的面施加于下层的表面压力实际上相等,并且能够抑制欲使折回部相对于上层以及下层歪斜地倾斜的力。像这样,根据第一专利技术,并不是使上侧台阶与下侧台阶在外观上相同,而是使由于在上下形成台阶而产生的反作用力上下相等,有利于使上下的表面压力大致均匀。另外,根据第一专利技术,有利于抑制欲使折回部倾斜的力并使折回部及上层接触的部位、以及折回部及下层接触的部位的表面压力分布大致均匀。作为其结果,由于折回部作为索环构造的阻挡器发挥功能,所以能够提高贯通孔的周缘的密封性能。根据第二专利技术,用三块板材构成中间层,以互相不同的弯曲角度使第一板材以及第二板材弯曲,形成折回部以及筋接触部的上侧的面彼此的上侧台阶和下侧的面彼此的下侧台阶这两个台阶。因此,欲使折回部相对于上层以及下层歪斜地倾斜的力在第一板材以及第二板材相抵消,所以能够利用表面压力调整部抑制欲使折回部相对于上层以及下层歪斜地倾斜的力。像这样,根据第二专利技术,即便使上侧台阶和下侧台阶在外观上相同,也有利于使上下的表面压力大致均匀并使表面压力分布大致均匀,折回部作为索环构造的阻挡器发挥功能,所以能够提高贯通孔的周缘的密封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例示本专利技术的密封垫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是用图1的箭头II示出的剖视图。图3是例示上侧台阶以及下侧台阶的关系和表面压力分布的分布图,图3(a)示出第一实施方式,图3(b)、(c)分别示出比较例。图4是例示折回部的宽度和表面压力分布的分布图,图4(a)示出第一实施方式,图4(b)、(c)分别示出比较例。图5是例示本专利技术的密封垫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6是例示上侧台阶以及下侧台阶的关系和表面压力分布的分布图,图3(a)、(c)示出第二实施方式,图3(b)示出比较例。图7是例示本专利技术的密封垫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8是例示上侧台阶以及下侧台阶的关系和表面压力分布的分布图,图8(a)示出第三实施方式,图8(b)、(c)分别示出比较例。图9是例示本专利技术的密封垫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10是用图9的箭头X示出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图中,将x设为铅垂方向、且为密封垫20的厚度方向(层叠方向),将y、z设为与x方向正交且互相正交的方向。此外,在图1~图7中,使尺寸变化以便容易理解构成,尺寸并不一定与实际制造的产品的比率一致。如图1~4所例示的那样,第一实施方式的密封垫20为汽缸盖密封垫,组装于发动机10。具体而言,密封垫20夹持在由作为紧固连结件的螺栓11紧固连结的汽缸体12与汽缸盖13之间。如图1所例示的那样,汽缸体12形成有作为密封对象孔的四个缸膛14、和形成于缸膛14的外周的水套用的水孔和/或润滑油用的油孔等水油孔15。未图示的活塞在上下方向上往复自如地组装在缸膛14的内部。在汽缸体12,针对一个缸膛14,将四个螺栓孔16形成于缸膛14的外周。汽缸盖13组装有未图示的喷射器和/或进气排气门,并贯通有与汽缸体12的螺栓孔16相对应的螺栓孔17。密封垫20向x方向下方依次层叠上层21、中间层30以及下层22这三层而形成为平板状。作为构成上层21以及下层22的金属板,可以例示由不锈钢等形成的弹性金属板。密封垫20形成有贯通孔23、24、25和密封筋26。贯通孔23与缸膛14相对应,贯通孔24与水油孔15相对应,贯通孔25与螺栓孔16、17相对应,贯通孔23、24、25贯通上层21、中间层30以及下层22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从上方朝向下方依次层叠有上层、中间层以及下层这三层而成,并形成有贯通了这三层的贯通孔和密封筋,所述密封筋在所述上层以及所述下层呈环状地包围该贯通孔并成为相对于所述中间层相互上下对称形状,所述密封垫的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层叠有至少两块板材而成,并从所述贯通孔的周缘侧朝向径向外侧依次具有折回部、表面压力调整部以及筋接触部,所述折回部以使得所述板材中的一方的板材的周缘端将另一方的板材的所述贯通孔侧的端部包入的方式折回而成,所述折回部的厚度比所述筋接触部的厚度厚,在所述表面压力调整部,构成该表面压力调整部的所有的板材弯曲,所述折回部的上侧的面比所述筋接触部的上侧的面向上方突出而形成上侧台阶,所述折回部的下侧的面比所述筋接触部的下侧的面向下方突出而形成下侧台阶,使该上侧台阶与该下侧台阶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从上方朝向下方依次层叠有上层、中间层以及下层这三层而成,并形成有贯通了这三层的贯通孔和密封筋,所述密封筋在所述上层以及所述下层呈环状地包围该贯通孔并成为相对于所述中间层相互上下对称形状,所述密封垫的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层叠有至少两块板材而成,并从所述贯通孔的周缘侧朝向径向外侧依次具有折回部、表面压力调整部以及筋接触部,所述折回部以使得所述板材中的一方的板材的周缘端将另一方的板材的所述贯通孔侧的端部包入的方式折回而成,所述折回部的厚度比所述筋接触部的厚度厚,在所述表面压力调整部,构成该表面压力调整部的所有的板材弯曲,所述折回部的上侧的面比所述筋接触部的上侧的面向上方突出而形成上侧台阶,所述折回部的下侧的面比所述筋接触部的下侧的面向下方突出而形成下侧台阶,使该上侧台阶与该下侧台阶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垫,其特征在于,使所述上侧台阶和所述下侧台阶中的、不存在被折回了的所述周缘端的一方的台阶,比存在被折回了的所述周缘端的另一方的台阶大,且为该另一方的台阶的4.0倍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垫,其特征在于,使所述上侧台阶和所述下侧台阶中的、不存在被折回了的所述周缘端的一方的台阶,比存在被折回了的所述周缘端的另一方的台阶小,且为该另一方的台阶的0.67倍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间层,所述另一方的板材的板厚比所述一方的板材的板厚厚二倍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表面压力调整部,所述板材从下述位置弯曲,该位置是从所述折回部的被折回了的所述周缘端向所述贯通孔的径向外侧离开的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今井敏博
申请(专利权)人:石川密封垫板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