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智能测量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36091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坑智能测量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和至少9个测距单元,所有测距单元均通讯连接于所述中央处理器;其中至少8个测距单元为水平方向测距单元,至少1个测距单元为测距方向朝下的垂直方向测距单元;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讯连接有测距端无线通讯模块和GPS定位模块;所述测距端无线通讯模块用于和智能移动终端无线通讯连接;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和所述中央处理器无线通讯连接,并与云数据平台无线通讯连接,其安装有基坑智能测量软件;所述基坑智能测量软件包括智能判断模块、缺陷返修单生成模块、检测合格报告生成模块。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基坑的智能控制、测量、验收和验收结果生成,从而有效提高基坑验收的效率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智能测量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测量
,具体涉及一种基坑智能测量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电力基建领域中,在基建现场工艺质量智能检测领域,信息化智能支撑仍处于空白领域,对线路工程基坑的检测方面,长期以来,一直采用人工下至坑底,依靠钢卷尺等工具来测量的检查方式。这种检测有以下不足:一是测量时往往由施工人员在坑底接触测量工具,其测量结果存在操作误差,精度也较低,二是由于基坑深度太深,基坑成圆锥形状(上面小,下面大),检测人员需要进入基坑底部,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性;三是测量工艺较落后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基坑智能测量系统及方法,可以实现基坑的智能控制、测量、验收和验收结果生成,从而有效提高基坑验收的效率和准确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坑智能测量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和至少9个测距单元,所有测距单元均通讯连接于所述中央处理器;其中至少8个测距单元为水平方向测距单元,至少1个测距单元为测距方向朝下的垂直方向测距单元;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讯连接有测距端无线通讯模块和GPS定位模块;所述测距端无线通讯模块用于和智能移动终端无线通讯连接;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和所述中央处理器无线通讯连接,并与云数据平台无线通讯连接,其安装有基坑智能测量软件;所述基坑智能测量软件包括智能判断模块、缺陷返修单生成模块、检测合格报告生成模块;所述智能判断模块用于根据验收规范要求和智能移动终端从中央处理器接收到的基坑测量数据判断基坑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缺陷返修单生成模块中设置有设定的缺陷返修单表式,缺陷返修单的内容包括基坑名称、验收人员基本身份信息、基坑地理位置信息、基坑测量数据以及各项基坑测量数据与验收规范要求的对比情况;基坑名称、验收人员基本身份信息通过人工填写,所述基坑地理位置信息和基坑测量数据为智能移动终端从中央处理器接收得到并自动录入设定的缺陷返修单表式中,各项基坑测量数据与验收规范要求的对比情况则由智能判断模块得出并自动录入中缺陷返修单表式;在智能判断模块判断得出基坑不符合规范要求时,缺陷返修单生成模块根据设定的缺陷返修单表式生成缺陷返修单;检测合格报告生成模块中设置有设定的检测合格报告表式,所述检测合格报告的内容包括基坑名称、验收人员基本身份信息、基坑地理位置信息、基坑测量数据以及验收合格结论;基坑名称、验收人员基本身份信息通过人工填写,所述基坑地理位置信息和基坑测量数据为智能移动终端从中央处理器接收得到并自动录入设定的检测合格报告表式中,验收合格结论由智能判断模块得出并自动录入;在智能判断模块判断得出基坑符合规范要求时,检测合格报告生成模块根据设定的检测合格报告表式生成检测合格报告。进一步地,所述基坑智能测量软件还包括有基坑三维模块生成模块,所述基坑三维模块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基坑测量数据生成三维模型。进一步地,水平方向测距单元呈米字型排布。进一步地,所有测距单元均包括红外测距模块。进一步地,所述测距端无线通讯模块采用蓝牙模块。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移动终端通过4G与云数据平台无线通讯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系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待测量的基坑内布设好各个水平方向测距单元和垂直方向测距单元,并建立起中央控制器和智能移动终端的无线连接;S2、通过智能移动终端向中央控制器发送启动测量信号,中央控制器控制各个测距单元开始测量;S3、各个测距单元将自身测得的基坑测量数据传输至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将基坑测量数据和GPS定位模块获得的基坑地理位置信息一并无线传输至智能移动终端;S4、智能移动终端中的基坑智能测量软件中,智能判断模块根据基坑测量数据与验收规范要求进行对比;在智能判断模块判断得出基坑不符合规范要求时,缺陷返修单生成模块根据设定的缺陷返修单表式生成缺陷返修单;在智能判断模块判断得出基坑符合规范要求时,检测合格报告生成模块根据设定的检测合格报告表式生成检测合格报告;S5、智能移动终端将缺陷返修单或检测合格报告上传至云数据平台。进一步地,步骤S4中,所述基坑三维模块生成模块还根据基坑测量数据生成三维模型,通过智能移动终端可以查看和显示所述三维模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突破传统使用人工去坑底测量的方式,实现基坑任意部位的智能测量;2.有效提高了基坑测量结果的精确度;3.加大了人员的安全保障,使得基坑测量始终处于安全、可控的范畴;4.可自动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保存并形成基坑的三维模型;5.利于公司各部门与外部合作单位之间顺畅沟通、交流、互动;6.方便管理人员即时在线查询基坑信息,利于管理人员统一管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总体组成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基坑智能测量软件组成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坑智能测量系统,如图1-2所示,包括中央处理器1和至少9个测距单元,所有测距单元均通讯连接于所述中央处理器1;其中至少8个测距单元为水平方向测距单元21,至少1个测距单元为测距方向朝下的垂直方向测距单元22;所述中央处理器1中设有测距端无线通讯模块和GPS定位模块;所述测距端无线通讯模块用于和智能移动终端无线3通讯连接;所述智能移动终端3和所述中央处理器1无线通讯连接,并与云数据平台4无线通讯连接,其安装有基坑智能测量软件;所述基坑智能测量软件包括智能判断模块、缺陷返修单生成模块、检测合格报告生成模块;所述智能判断模块用于根据验收规范要求和智能移动终端从中央处理器接收到的基坑测量数据判断基坑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缺陷返修单生成模块中设置有设定的缺陷返修单表式,缺陷返修单的内容包括基坑名称、验收人员基本身份信息(姓名、工号等)、基坑地理位置信息、基坑测量数据以及各项基坑测量数据与验收规范要求的对比情况;基坑名称、验收人员基本身份信息通过人工填写,所述基坑地理位置信息和基坑测量数据为智能移动终端从中央处理器接收得到并自动录入设定的缺陷返修单表式中,各项基坑测量数据与验收规范要求的对比情况则由智能判断模块得出并自动录入中缺陷返修单表式;在智能判断模块判断得出基坑不符合规范要求时,缺陷返修单生成模块根据设定的缺陷返修单表式生成缺陷返修单;检测合格报告生成模块中设置有设定的检测合格报告表式,所述检测合格报告的内容包括基坑名称、验收人员基本身份信息、基坑地理位置信息、基坑测量数据以及验收合格结论;基坑名称、验收人员基本身份信息通过人工填写,所述基坑地理位置信息和基坑测量数据为智能移动终端从中央处理器接收得到并自动录入设定的检测合格报告表式中,验收合格结论由智能判断模块得出并自动录入;在智能判断模块判断得出基坑符合规范要求时,检测合格报告生成模块根据设定的检测合格报告表式生成检测合格报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坑智能测量软件还包括有基坑三维模块生成模块,所述基坑三维模块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基坑测量数据生成三维模型。利用智能移动终端可以查看基坑的三维模型,更加直观了解基坑的各项测量数据。在本实施例,水平方向测距单元呈米字型排布。呈米字型排布的水平方向测距单元可以对基坑进行全方位的测量。在本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智能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处理器和至少9个测距单元,所有测距单元均通讯连接于所述中央处理器;其中至少8个测距单元为水平方向测距单元,至少1个测距单元为测距方向朝下的垂直方向测距单元;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讯连接有测距端无线通讯模块和GPS定位模块;所述测距端无线通讯模块用于和智能移动终端无线通讯连接;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和所述中央处理器无线通讯连接,并与云数据平台无线通讯连接,其安装有基坑智能测量软件;所述基坑智能测量软件包括智能判断模块、缺陷返修单生成模块、检测合格报告生成模块;所述智能判断模块用于根据验收规范要求和智能移动终端从中央处理器接收到的基坑测量数据判断基坑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缺陷返修单生成模块中设置有设定的缺陷返修单表式,缺陷返修单的内容包括基坑名称、验收人员基本身份信息、基坑地理位置信息、基坑测量数据以及各项基坑测量数据与验收规范要求的对比情况;基坑名称、验收人员基本身份信息通过人工填写,所述基坑地理位置信息和基坑测量数据为智能移动终端从中央处理器接收得到并自动录入设定的缺陷返修单表式中,各项基坑测量数据与验收规范要求的对比情况则由智能判断模块得出并自动录入中缺陷返修单表式;在智能判断模块判断得出基坑不符合规范要求时,缺陷返修单生成模块根据设定的缺陷返修单表式生成缺陷返修单;检测合格报告生成模块中设置有设定的检测合格报告表式,所述检测合格报告的内容包括基坑名称、验收人员基本身份信息、基坑地理位置信息、基坑测量数据以及验收合格结论;基坑名称、验收人员基本身份信息通过人工填写,所述基坑地理位置信息和基坑测量数据为智能移动终端从中央处理器接收得到并自动录入设定的检测合格报告表式中,验收合格结论由智能判断模块得出并自动录入;在智能判断模块判断得出基坑符合规范要求时,检测合格报告生成模块根据设定的检测合格报告表式生成检测合格报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智能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处理器和至少9个测距单元,所有测距单元均通讯连接于所述中央处理器;其中至少8个测距单元为水平方向测距单元,至少1个测距单元为测距方向朝下的垂直方向测距单元;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讯连接有测距端无线通讯模块和GPS定位模块;所述测距端无线通讯模块用于和智能移动终端无线通讯连接;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和所述中央处理器无线通讯连接,并与云数据平台无线通讯连接,其安装有基坑智能测量软件;所述基坑智能测量软件包括智能判断模块、缺陷返修单生成模块、检测合格报告生成模块;所述智能判断模块用于根据验收规范要求和智能移动终端从中央处理器接收到的基坑测量数据判断基坑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缺陷返修单生成模块中设置有设定的缺陷返修单表式,缺陷返修单的内容包括基坑名称、验收人员基本身份信息、基坑地理位置信息、基坑测量数据以及各项基坑测量数据与验收规范要求的对比情况;基坑名称、验收人员基本身份信息通过人工填写,所述基坑地理位置信息和基坑测量数据为智能移动终端从中央处理器接收得到并自动录入设定的缺陷返修单表式中,各项基坑测量数据与验收规范要求的对比情况则由智能判断模块得出并自动录入中缺陷返修单表式;在智能判断模块判断得出基坑不符合规范要求时,缺陷返修单生成模块根据设定的缺陷返修单表式生成缺陷返修单;检测合格报告生成模块中设置有设定的检测合格报告表式,所述检测合格报告的内容包括基坑名称、验收人员基本身份信息、基坑地理位置信息、基坑测量数据以及验收合格结论;基坑名称、验收人员基本身份信息通过人工填写,所述基坑地理位置信息和基坑测量数据为智能移动终端从中央处理器接收得到并自动录入设定的检测合格报告表式中,验收合格结论由智能判断模块得出并自动录入;在智能判断模块判断得出基坑符合规范要求时,检测合格报告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萍刚郑晓云张华吴忠杨威王建成徐拥华洪宬蒋波杨洲孙家强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衢州供电公司衢州光明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赋腾科技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