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向华专利>正文

一种利于解决应用局限性的流动式纳米气泡氢水发生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5863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于解决应用局限性的流动式纳米气泡氢水发生机构,包括装配于内电极组件两端的内盖,其包括用于封堵在内电极组件两端的封堵部、以及环形分布在封堵部外围用于引导水流的若干引导部;发生机构还包括带有内腔的导入端盖,包括用于导入待电解水流的进水口,使外电极组件处于导入端盖一端的端面固定于导入端盖的外半腔;发生机构还包括带有内腔的导出端盖。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端盖、内盖与电极组件相配合,解决了以往的电解机构在应用于不同电解设备时因受到储水腔体积、电极固定组件、电极外端固定组件几个方面的制约而出现的装配局限性问题,有利于缩减电解机构的体积,减少固定组件,降低实际装配的复杂度。

A mobile nano bubble hydrogen water generating mechanism for solving application limita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于解决应用局限性的流动式纳米气泡氢水发生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解水
,尤其涉及一种利于解决应用局限性的流动式纳米气泡氢水发生机构。
技术介绍
为了进一步提升电解水装置制备的电解水的质量,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之研发人员在申请本专利技术之前,已研发出由外部正电极和内部负电极嵌套组合之后形成流动式电解水反应通道的电解水装置,当水在电解单元内部电解完成之后,电解水于流动式电解水反应通道内部跟随着横向流动,其含有的气泡无法逐渐变大,再由分流口直接被带走离开电解管道,所生成的流动式的富含纳米级别气泡的电解水,直接被人体利用,气泡直径可在1nm-50μm之间。由此可见,采用外部正电极和内部负电极嵌套组合之后的电解水装置具有明显的优势,并且具备这种优势的装置正被研发人员更进一步地优化。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之研发人员针对已经研发出的电解水装置的应用,进行分析时发现,具体如图6所示,正、负电极组件相互嵌套之后需要固定在一个带有进、出水口的储水腔室的内部,这就要求电极组件若要实现固定不仅需要相应的固定组件,而且需要储水腔室拥有足够的空间而使其既能够储水、又能够容纳电解组件;同时,由于电极组件各自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于解决应用局限性的流动式纳米气泡氢水发生机构,其装置本体具有由内、外两个电极组件构成的环形电解区,其中的极性为正极的电极组件氧化水形成氧气,其中的极性为负极的电极组件还原水形成氢气,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式纳米气泡氢水发生机构包括:装配于内电极组件两端的内盖,包括用于封堵在内电极组件两端的封堵部、以及环形分布在所述封堵部外围用于引导水流的若干引导部;带有内腔的导入端盖,包括用于导入待电解水流的进水口,所述导入端盖的内腔分为内、外半腔,并且使装配于所述内电极组件端部的内盖固定于内半腔内部,同时使外电极组件处于所述导入端盖一端的端面固定于所述导入端盖的外半腔;带有内腔的导出端盖,包括用于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于解决应用局限性的流动式纳米气泡氢水发生机构,其装置本体具有由内、外两个电极组件构成的环形电解区,其中的极性为正极的电极组件氧化水形成氧气,其中的极性为负极的电极组件还原水形成氢气,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式纳米气泡氢水发生机构包括:装配于内电极组件两端的内盖,包括用于封堵在内电极组件两端的封堵部、以及环形分布在所述封堵部外围用于引导水流的若干引导部;带有内腔的导入端盖,包括用于导入待电解水流的进水口,所述导入端盖的内腔分为内、外半腔,并且使装配于所述内电极组件端部的内盖固定于内半腔内部,同时使外电极组件处于所述导入端盖一端的端面固定于所述导入端盖的外半腔;带有内腔的导出端盖,包括用于导出电解水的出水口,所述导出端盖分为内、外半腔,并且使外电极组件处于所述导出端盖一端的端面固定于所述导出端盖的外半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解决应用局限性的流动式纳米气泡氢水发生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引导部处于内、外电极组件之间并且每两个相邻的引导部构成导流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解决应用局限性的流动式纳米气泡氢水发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端盖、导出端盖各自的外半腔设置O形密封圈,用于封堵外电极组件的端部与所在端盖内壁面之间的缝隙。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利于解决应用局限性的流动式纳米气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向华
申请(专利权)人:李向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