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高选择性纳滤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35609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压高选择性纳滤膜的制备方法,通过在油相溶液中添加少量金刚烷胺,并与均苯三甲酰氯中的部分酰氯基团预先反应的方式参与到界面聚合过程,从而被成功引入到聚酰胺内。均匀分散在聚酰胺层内的具有特殊笼状结构的金刚烷胺能够增加聚合物链的自由体积,并选择性通过镁离子和钠离子,显著影响了生成的聚酰胺交联结构及相应的膜片性能,在工业废水零排放、有机小分子分级浓缩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low pressure and high selectivity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压高选择性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滤
,具体涉及一种低压高选择性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纳滤是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一种压力驱动膜分离过程,纳滤技术的核心是纳滤膜。一般认为,纳滤膜的孔径在1nm左右,可对纳米尺度的组分进行有效分离,如高价盐、小分子有机物以及微污染物的脱除,或者作为分子筛对高价值分子进行分级、纯化和脱盐等。纳滤膜的特点决定了其应用领域,尤其在水质软化、有机小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为200~1000)的分级浓缩、有机物的除盐净化和浓缩、废水资源化回用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节能减排效果。目前,界面聚合是最广泛使用的制备复合纳滤/反渗透膜的方法。商品化复合纳滤膜生产中通常采用脂肪族多元胺哌嗪(PIP)和芳香族多元酰氯均苯三甲酰氯(TMC),通过在两相界面处发生缩聚反应,从而在多孔支撑膜表面生成一层具有选择透过作用的聚酰胺功能层,决定了复合膜的分离性能。近年来随着纳滤膜应用的深入,尤其在工业零排放中的分盐技术对纳滤膜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现有的商品化纳滤膜仍然存在着水通量偏低、分离精度无法满足要求等问题,而且高通量和高离子选择性能通常不能兼顾,在保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压高选择性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基膜,优选聚砜超滤膜固定,将配制好的水相溶液倾倒在基膜表面,浸渍1~5min,倒掉水相溶液后除去基膜表面残留溶液;(2)然后将配制好的油相溶液倾倒在基膜表面进行界面聚合反应,反应时间为30~90s,其中,所述油相溶液中含有金刚烷胺;(3)界面反应完成后,倒掉油相溶液并将膜片放入60~90℃烘箱中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时间为5~10min,最后将膜片取出经水洗,得到复合纳滤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高选择性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基膜,优选聚砜超滤膜固定,将配制好的水相溶液倾倒在基膜表面,浸渍1~5min,倒掉水相溶液后除去基膜表面残留溶液;(2)然后将配制好的油相溶液倾倒在基膜表面进行界面聚合反应,反应时间为30~90s,其中,所述油相溶液中含有金刚烷胺;(3)界面反应完成后,倒掉油相溶液并将膜片放入60~90℃烘箱中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时间为5~10min,最后将膜片取出经水洗,得到复合纳滤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溶液的配制过程为:先将多元酰氯,优选均苯三甲酰氯和金刚烷胺分别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一边搅拌多元酰氯溶液一边加入金刚烷胺溶液,待混合均匀后制得油相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水相溶液包括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国孔新赵永锋全晓阚红强王世宇孙家宽
申请(专利权)人: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