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衰患者专用病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5532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心衰患者专用病床,包括床体和垫体,床体的两侧均设置有三处一号旋动组件,垫体的两侧均设置有三处二号旋动组件,床体的前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盒,垫体的前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杆,卡杆与卡盒垂直贴合且上下卡合,床体的底端一侧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号支撑杆,床体的底端另一侧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二号支撑杆,二号支撑杆的上端两侧均设置有三号旋动组件,通过一号组件和二号组件能够实现床体与垫体的转动,且通过一号旋动组件和二号旋动组件能实现床体和垫体转动后位置的固定,上述结构,便于床体与垫体的折叠收放以及固定,操作简单,使用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衰患者专用病床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心衰患者专用病床。
技术介绍
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此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心力衰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其中绝大多数的心力衰竭都是以左心衰竭开始的,即首先表现为肺循环淤血,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最终都会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均可造成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呼吸困难是心衰最主要的症状,可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等多种形式,运动耐力下降、乏力为骨骼肌血供不足的表现。心衰患者的症状表现为供血不足,呼吸困难,从而导致心衰患者耐力下降,行动不便,现有的心衰患者所用病床在使用过程中,病床折叠收放不便,不利于病床的搬运移动和心衰患者的紧急救护;现有的心衰患者所用病床在使用过程中,固定式病床不能满足心衰患者室外或室内走动的需求,不利于心衰患者的病情康复;现有的心衰患者所用病床在使用过程,病床床体与垫体安装更换不便,不利于维护安全卫生的治疗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心衰患者专用病床,具有收放简单和使用便捷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衰患者专用病床,包括床体和垫体,床体的两侧均设置有三处一号旋动组件,垫体的两侧均设置有三处二号旋动组件,床体的前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盒,垫体的前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杆,卡杆与卡盒垂直贴合且上下卡合,床体的底端一侧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号支撑杆,一号支撑杆的底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滚轮,床体的底端另一侧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二号支撑杆,二号支撑杆的底端也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滚轮,二号支撑杆的上端两侧均设置有三号旋动组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心衰患者专用病床优选技术方案,一号旋动组件为圆形结构,二号旋动组件设于两个相邻床体的连接处,二号旋动组件包括贯穿床体内部的转轴和转轴两端通过旋合连接的旋帽,转轴与床体活动相连接,旋帽与床体外表面相贴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心衰患者专用病床优选技术方案,二号旋动组件为圆形结构,二号旋动组件设于两个相邻垫体的连接处,二号旋动组件包括贯穿垫体内部的转轴和转轴两端通过旋合连接的旋帽,转轴与垫体活动相连接,旋帽与垫体外表面相贴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心衰患者专用病床优选技术方案,卡杆的上端与垫体相固定,且卡杆的底端一体成型有三处方杆,卡盒的底端与床体相固定,且卡盒的内部开设有方槽,方槽的内表面与方杆相贴合,方槽的外表面位于卡盒的一侧通过旋合连接有三处螺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心衰患者专用病床优选技术方案,二号支撑杆包括一号杆、二号杆和三号杆,一号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二号杆,一号杆的外表面与三号旋动组件相贴合,二号杆的一侧通过旋合连接有螺栓,二号杆的底端嵌合有三号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心衰患者专用病床优选技术方案,三号旋动组件为圆形结构,三号旋动组件包括贯穿一号杆内部的转轴和转轴两端通过旋合连接的旋帽,转轴与一号杆活动相连接,旋帽与一号杆外表面相贴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心衰患者专用病床优选技术方案,床体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一号床板,床体的尾端设置有二号床板,床体的尾端开设有卡槽,二号床板的底端一侧一体成型有卡块,卡块与卡槽相嵌合,二号床板的上端一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使用新型设计为一种折叠式心衰患者专用病床,能够实现病床的床与椅的两种形态之间的自由转换,解决现有病床在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上述三个问题:1、床体两侧均设置有三处一号旋动组件,垫体两侧均设置有三处二号旋钮组件,通过一号组件和二号组件能够实现床体与垫体的转动,且通过一号旋动组件和二号旋动组件能实现床体和垫体转动后位置的固定,上述结构,便于床体与垫体的折叠收放以及固定;2、在床体底端一侧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一号支撑杆,在床体底端另一侧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二号支撑杆,通过一号支撑杆和二号支撑杆能够实现病床的床形态的支撑固定以及移动,通过一号支撑杆能够实现病床的椅形态的支撑固定以及移动,且通过三号旋动组件能够实现二号支撑杆的折叠收放以及固定,上述结构,便于床体的病床的床与椅两种形态的支撑固定以及移动;3、在床体前端两侧均设置有卡盒,在垫体前端两侧均设置有卡杆,卡杆与卡盒垂直贴合且上下卡合,通过卡杆与卡盒能够实现垫体与床体之间的安装固定,便于床体上端垫体的安装更换,操作简单,使用便捷。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折叠状态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床体与垫体外部连接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的一号支撑杆外部连接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的二号支撑杆外部连接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的一号旋动组件外部连接侧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的二号旋动组件外部连接侧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的二号床板内部连接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床体;2、垫体;3、一号旋动组件;4、二号旋动组件;5、卡杆;6、卡盒;7、一号床板;8、二号床板;9、一号支撑杆;10、二号支撑杆;11、一号杆;12、二号杆;13、三号杆;14、三号旋动组件;15、卡块;16、推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8,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心衰患者专用病床,包括床体1和垫体2,床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三处一号旋动组件3,垫体2的两侧均设置有三处二号旋动组件4,床体1的前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盒6,垫体2的前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杆5,卡杆5与卡盒6垂直贴合且上下卡合,床体1的底端一侧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号支撑杆9,一号支撑杆9的底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滚轮,床体1的底端另一侧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二号支撑杆10,二号支撑杆10的底端也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滚轮,二号支撑杆10的上端两侧均设置有三号旋动组件14,本实施例中床体1为金属材,垫体2为橡胶材质,床体1与垫体2通过卡杆5和卡盒6卡合固定相连接,床体1和垫体2均被分为四个部分,即前端、中端一侧、中端和尾端,且连接处分别通过一号旋动组件3和二号旋动组件4相连接,在以椅形态进行使用时,前端用于脚部和腿部的贴合放置,中端一侧用于股臀部的坐靠,中端用于背部的贴合依靠,尾端用于装置本体的推动,一号旋动组件3、二号旋动组件4和三号旋动组件14工作原理相同,结构大小不同,所设位置不同,一号旋动组件3共设有三处,设于两个相邻床体1的连接处,用于床体1的转动以及转动后位置的固定,二号旋动组件4共设有三处,设于两个相邻垫体2的连接处,用于垫体2的转动以及转动后位置的固定,三号旋动组件14共设有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衰患者专用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1)和垫体(2),床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三处一号旋动组件(3),垫体(2)的两侧均设置有三处二号旋动组件(4),床体(1)的前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盒(6),垫体(2)的前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杆(5),卡杆(5)与卡盒(6)垂直贴合且上下卡合,床体(1)的底端一侧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号支撑杆(9),一号支撑杆(9)的底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滚轮,床体(1)的底端另一侧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二号支撑杆(10),二号支撑杆(10)的底端也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滚轮,二号支撑杆(10)的上端两侧均设置有三号旋动组件(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衰患者专用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1)和垫体(2),床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三处一号旋动组件(3),垫体(2)的两侧均设置有三处二号旋动组件(4),床体(1)的前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盒(6),垫体(2)的前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杆(5),卡杆(5)与卡盒(6)垂直贴合且上下卡合,床体(1)的底端一侧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号支撑杆(9),一号支撑杆(9)的底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滚轮,床体(1)的底端另一侧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二号支撑杆(10),二号支撑杆(10)的底端也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滚轮,二号支撑杆(10)的上端两侧均设置有三号旋动组件(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衰患者专用病床,其特征在于:一号旋动组件(3)为圆形结构,二号旋动组件(4)设于两个相邻床体(1)的连接处,二号旋动组件(4)包括贯穿床体(1)内部的转轴和转轴两端通过旋合连接的旋帽,转轴与床体(1)活动相连接,旋帽与床体(1)外表面相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衰患者专用病床,其特征在于:二号旋动组件(4)为圆形结构,二号旋动组件(4)设于两个相邻垫体(2)的连接处,二号旋动组件(4)包括贯穿垫体(2)内部的转轴和转轴两端通过旋合连接的旋帽,转轴与垫体(2)活动相连接,旋帽与垫体(2)外表面相贴合。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贝蒂杜亚娟张玉顺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