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极双频的天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5232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极双频的天线结构,包括有﹕一基板、一第一极化单元、一第二极化单元及二槽孔单元。该基板上具有一正面及一背面。该第一极化单元设于该基板的正面的一侧。该第二极化单元设于该基板的正面的另一侧。该二槽孔单元设于该第一极化单元及该第二极化单元的辐射区域上。其中,该第二极化单元与该第一极化单元呈相互垂直的相邻设于该正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天线结构在制作上结构简单、成本低。

Bipolar dual frequency antenna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极双频的天线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天线,尤其是指一种具有双极、双频的天线结构。
技术介绍
已知,双极化天线产生两个正交极化的信号,也就是在发射端装设有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两副发射天线,在接收端装设有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两副接收天线,就可以得到两个信号特性互不相关的极化。且双极化天线的结构设计相当复杂,需考虑到天线增益、阻抗匹配、尺寸大小与极化耦合等问题,相对使得制造与组装过程相当不容易。由于上述的双极化天线存在有不易制造及组装等问题,为了改进上述双极化天线的缺失,将槽孔天线的技术加入于双极化天线的技术里,如中国台湾专利证书号第M391732号的「双极化天线结构」的专利案,在槽孔天线技术加入于双极化天线结构中,可利用槽孔天线结构调整天线匹配,同时缩小辐射区域的面积,以减少天线极化耦合的问题。虽然,双极化天线的问题得以被改善后,但是双极化天线依然无法如同双频天线一样,可以提供两个频段(如2.4G及5G的频段)供无线通讯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缺失,因此本技术结合了双极化天线、双频天线及槽孔天线的技术,除了使本技术的天线结构在制作上结构简单、降低成本、易于设计制作,用运范围广、稳定性佳外,还具有降低电磁波干扰及减少人体对电磁波吸收的双极双频效果。为达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双极双频的天线结构,包括有﹕一基板、一第一极化单元、一第二极化单元及二槽孔单元。该基板上具有一正面及一背面。该第一极化单元设于该基板的正面的一侧。该第二极化单元设于该基板的正面的另一侧。该二槽孔单元设于该第一极化单元及该第二极化单元的辐射区域上。其中,该第二极化单元与该第一极化单元呈相互垂直的相邻设于该正面上。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极化单元及该第二极化单元上各具有二低频单元、二高频单元、一馈入单元及一槽孔单元,该馈入单元系以电性连结于二高频单元之间。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槽孔单元设于该二低频单元、该二高频单元及该馈入单元的辐射区域上。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二低频单元上各具有一长直线段,该二长直线段一侧朝该馈入单元方向各延伸有一凸部。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二凸部为多边形。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二凸部朝该馈入单元方向各延伸有该高频单元,该二高频单元上各具有一颈部及一头部,该二头部与该馈入单元电性连结。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二高频单元为箭头形状。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槽孔单元包含有一细长直线段、一第一分歧线段及一第二分歧线段,该第一分歧线段设于该二低频单元的二凸部上,该第二分歧线段设于该二高频单元的二头部上。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馈入单元为短直线段电性连结于该二高频单元的二头部之间,该馈入单元上具有二电性连结部,该二电性连结部能电性连结铜轴电缆线及匹配元件。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基板的背面上设有多个防呆框,该防呆框能贴覆泡棉。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双极双频的天线结构正面示意图﹔图2为图1的单一极化单元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双极双频的天线结构背面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基板11正面12背面13通孔2第一极化单元21低频单元211长直线段212凸部22高频单元221颈部222头部23馈入单元231、232电性连结部24槽孔单元241细长直线段242第一分歧线段243第二分歧线段3第二极化单元4泡棉具体实施方式兹有关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详细说明,现配合图式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双极双频的天线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双极双频的天线结构,包含有﹕一基板1、一第一极化单元2及一第二极化单元3。其中,该基板1上具有一正面11及一背面12上,该基板1上具有多个通孔13,该通孔13的设计是在切断该基板1上的线路(图中未示),使该基板1上的第一极化单元2及该第二极化单元3不会导通。该第一极化单元2设于该基板1的正面11的一侧,该第二极化单元3设于该基板1的正面11的另一侧,使该第二极化单元2与该第一极化单元3呈相互垂直的相邻的设在该正面11上,以形成双极双频的天线结构。在本图式中,该基板11为印刷线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PCB)。请参阅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第一极化单元2与该第二极化单元3的结构型态相同,在此仅就第一极化单元2进行说明。该第一极化单元2包含有﹕二低频单元21、二高频单元22、一馈入单元23及一槽孔单元24。其中,该馈入单元23以电性连结于二高频单元22之间。该二低频单元21上各具有一长直线段211,该二长直线段211一侧朝该馈入单元23方向各延伸有一凸部212,该二凸部212为多边形。该二凸部212朝该馈入单元23方向各延伸有呈箭头形状的该高频单元22,该二高频单元22上各具有一颈部221及一头部222,于该二头部222与该馈入单元23电性连结。在本图式中,该二低频单元21的二凸部212及该二高频单元22的二头部222的设计是具有防止电磁波干扰。该馈入单元23,为短直线段电性连结于该二高频单元22的二头部222之间,该馈入单元23上具有二电性连结部231、232,该二电性连结部231、232以提供电性连结铜轴电缆线(图中未示)及匹配元件(图中未示)。该槽孔单元24,设于该二低频单元21、该二高频单元22、及该馈入单元23的辐射区域上。该槽孔单元24包含有一细长直线段241、一第一分歧线段242及一第二分歧线段243。该第一分歧线段242设于该二低频单元21的二凸部212上,该第二分歧线段242设于该二高频单元22的二头部222上。使本技术的双极双频的天线结构具有槽孔天线(slotantenna)的特性,该槽孔单元24可用以调整天线匹配,同时缩小辐射区域的面积,以减少天线极化耦合的问题。借由上述该第一极化单元2及该第二极化单元3的二低频单元21及二高频单元22的设计,使该些辐射金属的相位一致,而电流不一致的情事下,使双极双频的天线结构的水平及垂直的发射及接收的功率强度增加及噪声比。且本技术的双极双频的天线结构的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设计制作,使用范围广、稳定性佳外,还具有降低电磁波干扰及减少人体对电磁波的吸收。进一步,请参阅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双极双频的天线结构背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于该基板1的背面12上设有多个防呆框121,该防呆框121可供贴覆泡棉4,该些防呆框121的可以防止安装人员在安装时,将双极双频的天线结构安装错误。惟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非意欲局限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当然,本技术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极双频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基板,其上具有一正面及一背面﹔一第一极化单元,设于该基板的正面的一侧﹔一第二极化单元,设于该基板的正面的另一侧﹔二槽孔单元,设于该第一极化单元及该第二极化单元的辐射区域上﹔其中,该第二极化单元与该第一极化单元呈相互垂直的相邻设于该正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极双频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基板,其上具有一正面及一背面﹔一第一极化单元,设于该基板的正面的一侧﹔一第二极化单元,设于该基板的正面的另一侧﹔二槽孔单元,设于该第一极化单元及该第二极化单元的辐射区域上﹔其中,该第二极化单元与该第一极化单元呈相互垂直的相邻设于该正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双频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极化单元及该第二极化单元上各具有二低频单元、二高频单元、一馈入单元及一槽孔单元,该馈入单元以电性连结于该二高频单元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极双频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槽孔单元设于该二低频单元、该二高频单元及该馈入单元的辐射区域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极双频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二低频单元上各具有一长直线段,该二长直线段一侧朝该馈入单元方向各延伸有一凸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极双频的天线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柏炜
申请(专利权)人:万旭电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