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线电缆旋转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5162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线电缆旋转模具,包括并线模和绞体座,所述并线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底板,所述绞体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底板,且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的内部均开设有螺栓安装孔,所述并线模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钢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旋转模具技术领域。该电线电缆旋转模具,通过在钢圈内部设置转子与滚珠,利用可转动的转子,可将传统并线模与电线电缆表皮的轴向摩擦消除,同时利用转子之间的凹槽将电线卡住,利用压接的力代替摩擦力来阻止电线的转动,进一步降低了摩损,保证了电线电缆表皮的完好性,且钢圈及内部结构可拆卸更换,可更换具有不同数量和规格转子的钢圈,以适应不同数量和直径的电线,通用性强。

A rotating die for wire and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线电缆旋转模具
本技术涉及旋转模具
,具体为一种电线电缆旋转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电线电缆行业的不断发展,对电线电缆产品的结构要求越来越高,电线电缆产品结构特点是由多种结构元件叠加组成,导体绞制和成缆两道工序是电线电缆产品不可缺少的关键工序,而并线模是这两道工序使用的关键模制具,多根金属导体或多根绝缘芯线安装在设备绞体上,穿过并线模内孔与牵引绳连接,在牵引绳拉力作用下沿着并线模轴向运动,同时设备绞体与并线模孔径中心同心式旋转,并线模固定在设备上静止不动。多根金属导体或多根绝缘芯线承受并线模内孔表面施加的轴向摩擦力和切线方向的摩擦力。并线模固定在设备上静止不动,并线模与金属导体或绝缘芯线组成的线体产生的切线方向的摩擦力使金属导体或绝缘芯线表面磨损,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现有技术如授权公告号CN105869784B公开的一种电线电缆旋转模具,虽然解决了电线与并线模之间产生的切线方向的摩擦力造成的磨损问题,但在导线拉扯移动过程中,还存在轴向的摩擦力,此专利并没有很好的解决,仍然存在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线电缆旋转模具,解决了现有技术如授权公告号CN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线电缆旋转模具,包括并线模(1)和绞体座(2),所述并线模(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底板(3),所述绞体座(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底板(4),且第一底板(3)与第二底板(4)的内部均开设有螺栓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并线模(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钢圈(5),所述钢圈(5)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子(6),所述转子(6)设置多个,且相邻两个转子(6)之间转动连接有滚珠(7),所述钢圈(5)的外圆弧面固定连接有凸块(8),且并线模(1)的内表面开设有与凸块(8)相适配的凹槽,所述钢圈(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挡板(9),所述钢圈(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螺纹圈(10),且螺纹圈(10)的外表面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线电缆旋转模具,包括并线模(1)和绞体座(2),所述并线模(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底板(3),所述绞体座(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底板(4),且第一底板(3)与第二底板(4)的内部均开设有螺栓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并线模(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钢圈(5),所述钢圈(5)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子(6),所述转子(6)设置多个,且相邻两个转子(6)之间转动连接有滚珠(7),所述钢圈(5)的外圆弧面固定连接有凸块(8),且并线模(1)的内表面开设有与凸块(8)相适配的凹槽,所述钢圈(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挡板(9),所述钢圈(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螺纹圈(10),且螺纹圈(10)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活动挡板(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线电缆旋转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绞体座(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卡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胜余吴文武李文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璟盛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