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线高效张力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5707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线高效张力调节装置,包括L形安装架,所述L形安装架的右侧壁设置有主动绕线辊,所述主动绕线辊的中心位置贯穿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主动绕线辊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远离主动绕线辊的一端贯穿L形安装架延伸至其左侧,所述驱动轴与L形安装架转动连接,所述L形安装架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调节箱,所述调节箱的内部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两端外表面均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筒,两个所述第二固定筒均与调节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能够根据实际需求来调节铜线在拉丝过程中的张力的变化,且调节灵敏度较高,能够确保铜线在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具有一定的便捷性。

An efficient tension adjusting device for copper wi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线高效张力调节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铜线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铜线高效张力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是一种过渡元素,化学符号Cu,原子序数29。纯铜是柔软的金属,表面刚切开时为红橙色带金属光泽,单质呈紫红色。延展性好,导热性和导电性高,因此在电缆和电气、电子元件是最常用的材料,也可用作建筑材料,可以组成众多种合金。铜合金机械性能优异,电阻率很低,其中最重要的数青铜和黄铜。此外,铜也是耐用的金属,可以多次回收而无损其机械性能,铜在导电方面的运用通常是将其延展成合适粗细尺寸的铜线。在铜线加工过程中,通常会将较粗的铜线进行拉成不同粗细尺寸的铜线来满足其实际使用条件,而传统的拉线机在使用过程中其张力是很难调节的,这就会导致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加工出的铜线会出现断线等质量问题,影响其实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铜线高效张力调节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线高效张力调节装置,包括L形安装架,所述L形安装架的右侧壁设置有主动绕线辊,所述主动绕线辊的中心位置贯穿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主动绕线辊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远离主动绕线辊的一端贯穿L形安装架延伸至其左侧,所述驱动轴与L形安装架转动连接,所述L形安装架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调节箱,所述调节箱的内部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两端外表面均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筒,两个所述第二固定筒均与调节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卡板,两个所述卡板关于传动杆对称分布,所述传动杆的外表面卡接有驱动齿轮,所述调节箱的内部设置有锥形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锥形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驱动轴远离主动绕线辊的一端贯穿调节箱的侧壁延伸至其内部并与锥形齿轮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箱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位于传动杆的上方,所述螺纹杆的两端外表面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筒,两个所述第一固定筒均与调节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套设有调节筒。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调节筒靠近驱动齿轮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远离调节筒的一端与驱动齿轮的侧壁滑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调节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端与传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螺纹杆远离锥形齿轮的一端贯穿调节箱延伸至其外侧并固定连接有驱动盘,所述驱动盘的左侧壁偏心位置固定连接有驱动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L形安装架的右侧壁设置有多个从动绕线辊,多个所述从动绕线辊错落分布,多个所述从动绕线辊的中心位置均通过转轴与L形安装架的右侧壁转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驱动齿轮的内部开设有与卡板相对应的卡接孔,所述驱动齿轮通过卡接孔卡接在传动杆的外表面。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铜线高效张力调节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的主动绕线辊、从动绕线辊、驱动轴、调节箱、传动杆、卡板、驱动齿轮、卡接孔、第一固定筒、螺纹杆、第二固定筒、调节筒、固定架、伺服电机、驱动盘、驱动柄、锥形齿轮,当需要将较粗的铜线拉成不同粗细尺寸的铜线时而调节张力时,将待处理的铜丝绕在主动绕线辊和从动绕线辊的外表面上,驱动驱动柄,由于驱动盘是与驱动柄和螺纹杆都是固定连接的,且螺纹杆是通过两个第一固定筒与调节箱的内侧壁转动连接的,且调节筒是螺纹套接在螺纹杆的外表面的,此时螺纹杆会跟着驱动盘一起做旋转运动,当螺纹杆在做旋转运动时,在固定架的限位作用下,调节筒会通过固定架带着驱动齿轮在传动杆的外表面做滑动运动,进而调节驱动齿轮到锥形齿轮中心的距离,当调节到合适的位置时,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驱动端通过传动杆与卡板带着驱动齿轮做旋转运动,当驱动齿轮的旋转速度一定时,其到锥形齿轮的中心位置距离越小,使得锥形齿轮旋转的角速度越大,进而调节主动绕线辊的旋转速度,来调节铜线在拉丝过程中的张力,即该装置能够根据实际需求来调节铜线在拉丝过程中的张力的变化,且调节灵敏度较高,能够确保铜线在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具有一定的便捷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主动绕线辊与从动绕线辊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驱动齿轮的机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L形安装架;2、固定架;3、第一固定筒;4、螺纹杆;5、调节筒;6、传动杆;7、调节箱;8、驱动柄;9、驱动盘;10、伺服电机;11、第二固定筒;12、从动绕线辊;13、卡板;14、锥形齿轮;15、主动绕线辊;16、驱动轴;17、驱动齿轮;18、卡接孔。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铜线高效张力调节装置,包括L形安装架1,L形安装架1的右侧壁设置有主动绕线辊15,主动绕线辊15的中心位置贯穿连接有驱动轴16,驱动轴16与主动绕线辊15固定连接,驱动轴16远离主动绕线辊15的一端贯穿L形安装架1延伸至其左侧,驱动轴16与L形安装架1转动连接,L形安装架1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调节箱7,调节箱7的内部设置有传动杆6,传动杆6的两端外表面均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筒11,两个第二固定筒11均与调节箱7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传动杆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卡板13,两个卡板13关于传动杆6对称分布,传动杆6的外表面卡接有驱动齿轮17,调节箱7的内部设置有锥形齿轮14,驱动齿轮17与锥形齿轮14啮合连接,驱动轴16远离主动绕线辊15的一端贯穿调节箱7的侧壁延伸至其内部并与锥形齿轮14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调节箱7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杆4,螺纹杆4位于传动杆6的上方,螺纹杆4的两端外表面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筒3,两个第一固定筒3均与调节箱7的内侧壁固定连接,螺纹杆4的外表面螺纹套设有调节筒5。调节筒5靠近驱动齿轮17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架2,固定架2远离调节筒5的一端与驱动齿轮17的侧壁滑动连接,便于通过调节筒5来调节驱动齿轮17的位置;调节箱7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0,伺服电机10的驱动端与传动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为传动杆6的运动提供动力源;螺纹杆4远离锥形齿轮14的一端贯穿调节箱7延伸至其外侧并固定连接有驱动盘9,驱动盘9的左侧壁偏心位置固定连接有驱动柄8,便于驱动螺纹杆4做旋转运动;L形安装架1的右侧壁设置有多个从动绕线辊12,多个从动绕线辊12错落分布,多个从动绕线辊12的中心位置均通过转轴与L形安装架1的右侧壁转动连接,便于将铜线的位置进行固定;驱动齿轮17的内部开设有与卡板13相对应的卡接孔18,驱动齿轮17通过卡接孔18卡接在传动杆6的外表面,能够使得调节驱动齿轮17位置与其做旋转运动互不影响。工作原理:在使用铜线高效张力调节装置时,当需要将较粗的铜线拉成不同粗细尺寸的铜线时而调节张力时,将待处理的铜丝绕在主动绕线辊15和从动绕线辊12的外表面上,驱动驱动柄8,由于驱动盘9是与驱动柄8和螺纹杆4都是固定连接的,且螺纹杆4是通过两个第一固定筒3与调节箱7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线高效张力调节装置,包括L形安装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安装架(1)的右侧壁设置有主动绕线辊(15),所述主动绕线辊(15)的中心位置贯穿连接有驱动轴(16),所述驱动轴(16)与主动绕线辊(15)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16)远离主动绕线辊(15)的一端贯穿L形安装架(1)延伸至其左侧,所述驱动轴(16)与L形安装架(1)转动连接,所述L形安装架(1)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调节箱(7),所述调节箱(7)的内部设置有传动杆(6),所述传动杆(6)的两端外表面均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筒(11),两个所述第二固定筒(11)均与调节箱(7)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卡板(13),两个所述卡板(13)关于传动杆(6)对称分布,所述传动杆(6)的外表面卡接有驱动齿轮(17),所述调节箱(7)的内部设置有锥形齿轮(14),所述驱动齿轮(17)与锥形齿轮(14)啮合连接,所述驱动轴(16)远离主动绕线辊(15)的一端贯穿调节箱(7)的侧壁延伸至其内部并与锥形齿轮(14)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箱(7)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位于传动杆(6)的上方,所述螺纹杆(4)的两端外表面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筒(3),两个所述第一固定筒(3)均与调节箱(7)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4)的外表面螺纹套设有调节筒(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线高效张力调节装置,包括L形安装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安装架(1)的右侧壁设置有主动绕线辊(15),所述主动绕线辊(15)的中心位置贯穿连接有驱动轴(16),所述驱动轴(16)与主动绕线辊(15)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16)远离主动绕线辊(15)的一端贯穿L形安装架(1)延伸至其左侧,所述驱动轴(16)与L形安装架(1)转动连接,所述L形安装架(1)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调节箱(7),所述调节箱(7)的内部设置有传动杆(6),所述传动杆(6)的两端外表面均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筒(11),两个所述第二固定筒(11)均与调节箱(7)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卡板(13),两个所述卡板(13)关于传动杆(6)对称分布,所述传动杆(6)的外表面卡接有驱动齿轮(17),所述调节箱(7)的内部设置有锥形齿轮(14),所述驱动齿轮(17)与锥形齿轮(14)啮合连接,所述驱动轴(16)远离主动绕线辊(15)的一端贯穿调节箱(7)的侧壁延伸至其内部并与锥形齿轮(14)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箱(7)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位于传动杆(6)的上方,所述螺纹杆(4)的两端外表面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筒(3),两个所述第一固定筒(3)均与调节箱(7)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4)的外表面螺纹套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武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璟盛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