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4643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锁,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前门锁。包括有壳体、设于壳体上的摆臂、与摆臂连接的电动开锁机构及手动开锁机构,所述的电动开锁机构包括有设于壳体内的线路板、与线路板连接的电机、与电机连接的蜗轮及与蜗轮连接的蜗杆,所述的蜗杆上设有驱动件,所述的驱动件通过驱动臂与摆臂连接,所述的驱动臂的一侧设有可促使驱动臂复位的复位板,该复位板与壳体之间设有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板的一端设有扭簧孔,另一端上设有扭簧槽,所述的复位扭簧包括有螺旋形的扭簧及设于扭簧两端的卡位端,两个卡位端形成支臂,所述的下卡位端的支臂为弧形支臂,该弧形支臂上设有与弧形支臂弧形相反的第二弧形支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前门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锁,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前门锁。
技术介绍
汽车前门锁是汽车门体上非常重要的部件,随着技术的改进,目前的汽车前门锁在质量与精度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汽车前门锁一般包括有电动开锁部分及手动开锁部分,电机开锁部分通过电机带动蜗轮蜗杆并带动摆臂实现开锁或闭锁,手动开锁部分包括有通过转动锁芯,带动驱动臂转动,进而带动与驱动臂联动连接的棘轮、转轮等部件与摆臂连接,实现开锁或闭锁,电动开锁部件在开锁或闭锁后,需要自动复位,一般复位都是通过复位扭簧实现,而目前的复位扭簧的两端的卡位端都为直线端,容易造成卡位端脱落,使得汽车门锁不能快速复位,导致结构不稳定,因此,目前的汽车门锁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位扭簧不易脱落的汽车前门锁。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前门锁,包括有壳体、设于壳体上的摆臂、与摆臂连接的电动开锁机构及手动开锁机构,所述的电动开锁机构包括有设于壳体内的线路板、与线路板连接的电机、与电机连接的蜗轮及与蜗轮连接的蜗杆,所述的蜗杆上设有驱动件,所述的驱动件通过驱动臂与摆臂连接,所述的驱动臂的一侧设有可促使驱动臂复位的复位板,该复位板与壳体之间设有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板的底部设有扭簧槽,所述的复位板通过复位板转轴与壳体连接,所述的壳体上复位板转轴的两侧设有扭簧腔,扭簧腔内设有扭簧柱,所述的复位扭簧套设于扭簧柱上,复位扭簧包括有螺旋形的扭簧及设于扭簧两端的卡位端,两个卡位端形成支臂,两个卡位端分别为穿插于扭簧孔内的上卡位端及设于扭簧槽内的下卡位端,所述的下卡位端的支臂为弧形支臂,该弧形支臂上设有与弧形支臂弧形相反的第二弧形支臂。优选的,所述的弧形支臂的弧形是朝向螺旋形扭簧方几内凹的弧形,内凹的弧度为78度。优选的,所述的第二弧形支臂与弧形支臂之间的弧度为36度。优选的,所述的复位扭簧为两个,两个复位扭簧并排设置且两个第二弧形支臂的方向相反,两个复位扭簧的上卡位端抵触复位板内,两个复位扭簧的第二弧形支臂抵触在扭簧槽的侧壁上。优选的,所述的上卡位端的支臂与扭簧形成直角。优选的,所述的驱动臂包括有与摆臂连接的转轮及设于转轮上的凸臂,所述的凸臂通过转轴与壳体连接,所述的驱动件包括有设于蜗杆上的旋转块,该旋转块与凸臂连接。优选的,所述的复位板朝向凸臂的一端设有弧形槽,所述的弧形槽在复位板上形成抵触块,所述的凸臂置于弧形槽并抵触在抵触块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电机启动,带动蜗轮转动,蜗轮带动蜗杆旋转,蜗杆在旋转时通过驱动件带动驱动臂转动,驱动臂在转动时带动摆臂摆动,实现开锁或闭闭,而驱动臂在转动的过程中,同时带动复位板转动,复位扭簧同时发生扭转,复位时,复位扭簧促使复位板反转复位,同时带动驱动臂反转,驱动臂带动摆臂反转实现复位,而在本技术中,由于扭簧的下卡位端为弧形支臂及第二弧形支臂,当下卡位端置于扭簧槽内时,弧形支臂促使第二弧形支臂抵触在扭簧槽的槽壁,而传统的扭簧卡位端为直线端,不能与扭簧槽抵触,因此,这样设置后,可避免卡位端脱落,使整体结构稳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壳体的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复位扭簧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前门锁,包括有壳体1、设于壳体1上的摆臂2、与摆臂2连接的电动开锁机构3及手动开锁机构4,所述的电动开锁机构3包括有设于壳体1内的线路板31、与线路板31连接的电机32、与电机32连接的蜗轮33及与蜗轮33连接的蜗杆34,所述的蜗杆34上设有驱动件35,所述的驱动件35通过驱动臂36与摆臂2连接,所述的驱动臂36的一侧设有可促使驱动臂36复位的复位板5,该复位板5与壳体1之间设有复位扭簧6,所述复位板5的底部设有扭簧槽52,所述的复位板5通过复位板转轴与壳体1连接,所述的壳体1上复位板转轴的两侧设有扭簧腔51,扭簧腔51内设有扭簧柱53,所述的复位扭簧6套设于扭簧柱53上,扭簧槽为开口槽,所述的复位扭簧6包括有螺旋形的扭簧61及设于扭簧61两端的卡位端,两个卡位端形成支臂62,两个卡位端分别为穿插于扭簧孔51内的上卡位端及设于扭簧槽52内的下卡位端,所述的下卡位端的支臂62为弧形支臂621,该弧形支臂621上设有与弧形支臂621弧形相反的第二弧形支臂622。上述方案中,电机启动,带动蜗轮33转动,蜗轮33带动蜗杆34旋转,蜗杆34在旋转时通过驱动件35带动驱动臂36转动,驱动臂36在转动时带动摆臂2摆动,实现开锁或闭闭,而驱动臂36在转动的过程中,同时带动复位板5转动,复位扭簧6同时发生扭转,复位时,复位扭簧6促使复位板5反转复位,同时带动驱动臂36反转,驱动臂36带动摆臂2反转实现复位,而在本技术中,由于扭簧61的下卡位端为弧形支臂621及第二弧形支臂622,当下卡位端置于扭簧槽52内时,弧形支臂621促使第二弧形支臂622抵触在扭簧槽52的槽壁上,而传统的扭簧卡位端为直线端,不能与扭簧槽抵触,因此,这样设置后,可避免卡位端脱落,使整体结构稳定。所述的弧形支臂621的弧形是朝向螺旋形扭簧61方向内凹的弧形,内凹的弧度为78度。所述的第二弧形支臂622与弧形支臂621之间的弧度为36度。经过反复实验证明,这个弧形能使复位扭簧6的第二弧形支臂置于扭簧槽52内并能与扭簧槽52紧紧贴合抵触,不会脱落。所述的复位扭簧6为两个,两个复位扭簧6并排设置且两个第二弧形支臂622的方向相反,两个复位扭簧6的上卡位端抵触复位板5上,两个复位扭簧6的第二弧形支臂622抵触在扭簧槽52的侧壁上。上述方案中,复位扭簧6为两个,并排设置,使得复位板5在转动过程中,受到的扭力两边处于平衡状态,两个复位扭簧6形成平衡扭簧,两个复位扭簧6上的第二弧形支臂呈相反,这们使得两个第二弧形支臂622分别抵触在扭簧槽52两侧的槽壁上,实现抵触固定,使整体结构更加稳定。所述的上卡位端的支臂62与扭簧61形成直角。上述方案中,上卡位端呈直角,便于扭簧上卡位端的支臂抵触在复位板5上。所述的驱动臂36包括有与摆臂2连接的转轮361及设于转轮361上的凸臂362,所述的凸臂362通过转轴与壳体1连接,所述的驱动件35包括有设于蜗杆34上的旋转块,该旋转块与凸臂362连接。上述方案中,蜗杆34转动时,带动旋转块转动,而旋转块与凸臂362连接,因此带动凸臂362的转动,凸臂362转动时转轮361跟随转动,而转轮361与摆臂2通过轴连接,因此进一步带动摆臂2转动,实现开锁或闭锁。所述的复位板5朝向凸臂362的一端设有弧形槽55,所述的弧形槽55在复位板5上形成抵触块56,所述的凸臂362置于弧形槽55并抵触在抵触块56上。上述方案中,这样设置,凸臂362处于弧形槽53内并抵触在抵触块上,因此,凸臂转动时带动复位板5转动,复位扭簧6发生扭转,当开锁后,电机停止,复位扭簧6促使复位板5反转复位,进而促使凸臂362复位。本技术中,手动开锁机构为现有技术,通过钥匙开锁。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技术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前门锁,包括有壳体、设于壳体上的摆臂、与摆臂连接的电动开锁机构及手动开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开锁机构包括有设于壳体内的线路板、与线路板连接的电机、与电机连接的蜗轮及与蜗轮连接的蜗杆,所述的蜗杆上设有驱动件,所述的驱动件通过驱动臂与摆臂连接,所述的驱动臂的一侧设有可促使驱动臂复位的复位板,该复位板与壳体之间设有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板的底部设有扭簧槽,所述的复位板通过复位板转轴与壳体连接,所述的壳体上复位板转轴的两侧设有扭簧腔,扭簧腔内设有扭簧柱,所述的复位扭簧套设于扭簧柱上,复位扭簧包括有螺旋形的扭簧及设于扭簧两端的卡位端,两个卡位端形成支臂,两个卡位端分别为穿插于扭簧孔内的上卡位端及设于扭簧槽内的下卡位端,所述的下卡位端的支臂为弧形支臂,该弧形支臂上设有与弧形支臂弧形相反的第二弧形支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门锁,包括有壳体、设于壳体上的摆臂、与摆臂连接的电动开锁机构及手动开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开锁机构包括有设于壳体内的线路板、与线路板连接的电机、与电机连接的蜗轮及与蜗轮连接的蜗杆,所述的蜗杆上设有驱动件,所述的驱动件通过驱动臂与摆臂连接,所述的驱动臂的一侧设有可促使驱动臂复位的复位板,该复位板与壳体之间设有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板的底部设有扭簧槽,所述的复位板通过复位板转轴与壳体连接,所述的壳体上复位板转轴的两侧设有扭簧腔,扭簧腔内设有扭簧柱,所述的复位扭簧套设于扭簧柱上,复位扭簧包括有螺旋形的扭簧及设于扭簧两端的卡位端,两个卡位端形成支臂,两个卡位端分别为穿插于扭簧孔内的上卡位端及设于扭簧槽内的下卡位端,所述的下卡位端的支臂为弧形支臂,该弧形支臂上设有与弧形支臂弧形相反的第二弧形支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支臂的弧形是朝向螺旋形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小平胡澄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森发智能电控门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