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低沉桩施工噪音的引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4569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沉桩引桩装置,尤其是一种在沉桩施工过程中可以降低噪音的引桩装置。一种可降低沉桩施工噪音的引桩装置,包括锤和桩头,锤吊装于桩空腔内,并可在桩空腔内上下移动;桩头的尖端伸出桩的底部,顶部卡接于桩空腔内,在桩头顶部连接固定有提拉件,提拉件的另一端穿过锤的轴向与外部件连接;锤在外力的作用下锤击桩头带动桩向下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减少了土层上部侧阻对桩身的作用,提高了沉桩效能;2、锤在桩空腔内工作,极大的减少了沉桩过程中的噪音。

A pile driving device which can reduce the noise of pile sinking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降低沉桩施工噪音的引桩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沉桩引桩装置,尤其是一种在沉桩施工过程中可以降低噪音的引桩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锤击沉桩施工时,依靠锤击桩身壁,将整桩挤压进土层。由于锤击力是锤击桩身壁后再传递到桩头,会产生一定的作用力损耗而影响施工效率,同时也会造成很大的噪音,对施工区及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噪音低、沉桩效能高的可降低沉桩施工噪音的引桩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降低沉桩施工噪音的引桩装置,包括锤和桩头,锤吊装于桩空腔内,并可在桩空腔内上下移动;桩头的尖端伸出桩的底部,顶部卡接于桩空腔内,在桩头顶部连接固定有提拉件,提拉件的另一端穿过锤的轴向与外部件连接;锤在外力的作用下锤击桩头带动桩向下移动。优选的,锤的底面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嵌入有软垫,软垫的底面与锤底面外形一致,用于减少锤在撞击时的噪音和保护桩头。优选的,在桩头顶部设置有垫片,垫片上设置有容提拉件穿过的通孔,垫片尺寸大于桩头顶部尺寸,用于与桩空腔卡接。优选的,所述提拉件为吊杆。优选的,在桩的顶部设置有活动盖板,活动盖板尺寸与桩顶部尺寸一致,提拉件的端部与活动盖板连接固定。优选的,桩与桩之间通过法兰连接。优选的,在桩头顶部与垫片之间设置有内空外壁闭合的空心承力筒,空心承力筒的轴向设置有容提拉件穿过的通孔,空心承力筒外形与桩空腔匹配。优选的,所述桩的截面为四边形、圆形或其他异形。优选的,所述桩头的尖端为锥形。原理:桩头上部垫片为扩大部位,用于和桩头贴合;中间有提拉件,用于在沉桩至指定标高后将桩头抽出。通过锤直接锤击桩底部位,即垫片和桩头,可以减少土层上部侧阻对桩身的作用,提高沉桩效能;而且,由于锤是在空心腔内工作,相较于传统桩锤击桩顶施工,可以极大的减少沉桩过程中的噪音。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减少了土层上部侧阻对桩身的作用,提高了沉桩效能;2、锤在桩空腔内工作,极大的减少了沉桩过程中的噪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锤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垫片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桩头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图中,1、锤;2、吊绳;3、软垫;4、垫片;5、桩头;6、吊杆;7、盖板;8、桩;9、空心承力筒。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方位词:上、下、顶部、底部等等均是依照附图所示进行描述,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3中相同结构采用统一的数字标识。下面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可降低沉桩施工噪音的引桩装置,包括锤1和桩头5,锤1通过吊绳2吊装于桩8空腔内,外力拉动吊绳2使锤1在桩8空腔内上下移动;在桩8的底部空腔内设置有凸起,凸起围绕桩空腔内径设置;桩头5的尖端为锥形,伸出桩8的底部,顶部设置垫片4,垫片4的外形尺寸略大于桩头5顶部尺寸,且与凸起匹配,桩头5通过垫片4卡接于桩空腔内的凸起上;在桩头5顶部连接固定吊杆6,吊杆6的另一端穿过锤1的轴向与外部件连接,用于当沉桩至指定标高后将桩头从桩8中抽出;锤在外力的作用下锤击桩头5带动桩向下移动。为了在沉桩过程中锤击桩头5的噪音更小,在锤1底部开设凹槽,凹槽内嵌软垫3,软垫3的外形与锤底面外形匹配,可以随锤的上下移动而移动,用于减少锤在撞击时的噪音和保护桩头。沉桩时,先将桩头下到桩空腔内,然后将垫片4、锤1依次穿过桩头上的吊杆6,外力拉动吊绳使得锤锤击垫片4,桩头带动桩向下逐渐没入土层,当到达标高位置时,外力拉动吊绳将锤提起,然后拉动吊杆将垫片、桩头拉出;然后向桩内灌入一定量的混凝土,再置入桩头,通过二次锤击挤压,将桩底持力岩土层向下向外挤压扩散最后形成密实的砼扩大头。然后再将之后将锤击装置吊出,继续向桩内灌注砼,直至完工。实施例2如图5所示,一种可降低沉桩施工噪音的引桩装置,包括锤1和桩头5,锤1通过吊绳2吊装于桩8空腔内,外力拉动吊绳2使锤1在桩8空腔内上下移动;在桩8的底部空腔内设置有凸起,凸起围绕桩空腔内径设置;桩头5的尖端为锥形,伸出桩8的底部,顶部设置垫片4,垫片4的外形尺寸略大于桩头5顶部尺寸,且与凸起匹配,桩头5通过垫片4卡接于桩空腔内的凸起上;在桩头5顶部连接固定吊杆6,吊杆6的另一端穿过锤1的轴向与外部件连接,用于当沉桩至指定标高后将桩头从桩8中抽出;锤在外力的作用下锤击桩头5带动桩向下移动。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在桩的顶部设置盖板7,盖板尺寸与桩顶部尺寸一致,即盖板将锤限定在桩8空腔内;吊杆6的端部穿出盖板7并与之连接固定。由于盖板7的端部正好覆盖在桩8的顶部圆周上,当锤锤击桩头5时,可以通过吊杆6带动盖板7,在桩壁上施加作用力,带动桩向下移动;同时桩头带动桩向下移动,提高了施工效率。沉桩时,先将桩头下到桩空腔内,然后将垫片4、锤1依次穿过桩头上的吊杆6,外力拉动吊绳使得锤锤击垫片4,桩头5及盖板7带动桩向下逐渐没入土层,当到达标高位置时,外力拉动吊绳将锤连同盖板、垫片及桩头一起提起;然后向桩内灌入一定量的混凝土,再置入桩头,通过二次锤击挤压,将桩底持力岩土层向下向外挤压扩散最后形成密实的砼扩大头。然后再将之后将锤击装置吊出,继续向桩内灌注砼,直至完工。实施例3如图6所示,一种可降低沉桩施工噪音的引桩装置,与实施例1中的结构类似,在次不再赘述。当需要多根桩连接后进行沉桩时,可以在桩8与桩8的连接处连接法兰,同时在垫片4和桩头5之间布置内空外壁闭合的空心承力筒9,空心承力筒9需要与桩空腔内径匹配,且其高度需恰好到法兰的连接处,垫片4正好置于上面桩法兰的上端面,吊杆穿过设置于空心承力筒9轴线上的通孔,通过锤击空心承力筒9上的垫片,垫片及桩头带动桩向下移动实现沉桩。两节桩通过法兰连接在一起,沉桩时,锤1、垫片4、空心承力筒9的轴向通孔依次穿过桩头上的吊杆6,外力拉动吊绳使得锤锤击空心承力筒9顶部的垫片4,桩头5带动桩向下逐渐没入土层,当到达标高位置时,外力拉动吊绳将锤提起,然后拉动吊杆6将桩头5、垫片4及空心承力筒9拉出;然后向桩内灌入一定量的混凝土,再置入桩头,通过二次锤击挤压,将桩底持力岩土层向下向外挤压扩散最后形成密实的砼扩大头。然后再将之后将锤击装置吊出,继续向桩内灌注砼,直至完工。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2中的盖板也可以同时用在实施例3中;另外,桩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四边形、圆形或其他异形,当然,锤、垫片、内空外壁闭合的空心承力筒、桩头的形状也必须依据桩的形状做相应的改变。桩头的尖端并不限于实施例中的锥形,还可以是其他形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引申、变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降低沉桩施工噪音的引桩装置,包括锤和桩头,其特征在于:锤吊装于桩空腔内,并可在桩空腔内上下移动;桩头的尖端伸出桩的底部,顶部卡接于桩空腔内,在桩头顶部连接固定有提拉件,提拉件的另一端穿过锤的轴向与外部件连接;锤在外力的作用下锤击桩头带动桩向下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低沉桩施工噪音的引桩装置,包括锤和桩头,其特征在于:锤吊装于桩空腔内,并可在桩空腔内上下移动;桩头的尖端伸出桩的底部,顶部卡接于桩空腔内,在桩头顶部连接固定有提拉件,提拉件的另一端穿过锤的轴向与外部件连接;锤在外力的作用下锤击桩头带动桩向下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低沉桩施工噪音的引桩装置,其特征在于:锤的底面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嵌入有软垫,软垫的底面与锤底面外形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降低沉桩施工噪音的引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桩头顶部设置有垫片,垫片上设置有容提拉件穿过的通孔,垫片尺寸大于桩头顶部尺寸,用于与桩空腔卡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低沉桩施工噪音的引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崑殷晓旺陈雄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联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