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洁余专利>正文

绳缆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4377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绳缆传动机构,它包括主动轮、被动轮及套在主动轮、被动轮上的绳缆,主动轮和被动轮上有轮槽,绳缆套在轮槽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皮带轮传动和卷扬机绳缆传动的特点,绳缆与主动轮和被动轮的接触摩擦力大,绳缆磨损小,使用寿命长,传动效率高。为了进一步提高接触摩擦力,可在主动轮和被动轮的两边增加压索轮,能使传动效率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用于建筑工程机械、起重运输机械、精密仪器设备上作为传动机构。(*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绳缆传动机构。一般机械传动机构有皮带传动、链轮传动、卷扬机的绳缆传动等。在皮带传动中,主要由主动轮通过皮带带动被动轮组成传动系统,它要求皮带具有足够的张紧力和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力,皮带和皮带轮的体积较大,成本较高,皮带易出现塑性变形而松驰。卷扬机的绳缆传动为达到循环牵引的目的,也主要是卷扬机的钢丝绳绕过摩擦卷筒进行牵引传动,并要求钢丝绳具有足够的张紧力和与摩擦卷筒之间摩擦力,为增加摩擦力,钢丝绳可以在卷扬机的摩擦卷筒上增加缠绕的圈数,但在运动时由于不同圈位钢丝绳的相互挤压、摩擦以及钢丝绳在摩擦卷筒上的横向移动,磨损问题突出,影响钢丝绳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目的是要综合皮带传动和卷扬机的绳缆传动的特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降低磨损、使用寿命长、生产成本低和使用成本低、用途广的绳缆传动机构。本技术的目的是用以下方式来实现的。该绳缆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被动轮,套在主动轮和被动轮上的绳缆,主动轮和被动轮上有轮槽,绳缆套在轮槽里。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具有单槽轮结构视图;图2为本技术带有压索轮的结构示意图3为本技术具有多槽轮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中1-主动轮,2-被动轮,3-绳缆,4-轮槽,5-压索轮,6-过渡轮,7-压索轮。轮槽(4)的断面为梯形,轮槽的张角α为25°-45°,为了进一步增加绳缆与主动轮(1)和被动轮(3)之间的摩擦力,主动轮(1)或被动轮(3)上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轮槽(4),并有过渡轮(6)配合,绳缆在绕过主动轮(1)或被动轮(3)上的一个轮槽后,绕过过渡轮(6),然后绳缆(2)再绕过主动轮(1)或被动轮(3)上的另一个轮槽。为了使绳缆在非张紧状态下,传动机构能正常工作。在绳缆绕入和绕出主动轮(1)或被动轮(3)处设有两个压索轮(5),压索轮(5)能紧压在绳缆(2)上,使绳缆紧靠在主动轮(1)或被动轮(3)上,实现无张紧牵引。使用时,如图1所示,由于主动轮(1)和被动轮(3)上有轮槽(4)通过绳缆(2)传动组成传动系统,由于钢丝绳的强度远比皮带大,体积可以远比皮带小,轮槽(4)的张角为25°-45°,较大减小传动系统的体积减小用材量。同时,绳缆(2)在轮槽(4)中,增加了绳缆(2)与轮子接触的摩擦力,并使绳缆不存在横向移动问题,因此提高传动效率。当主动轮(1)需要进一步增加摩擦力或者要求钢丝绳(2)在非张紧状态大带动被动轮(3)时,可按图2所示,在主动轮(1)或被动轮(3)的两边增加了压索轮(4)、压索轮(4)压紧绳缆(2),使绳缆(2)紧靠在主动轮(1)或被动轮(3)上,使绳缆(2)与主动轮(1)或被动轮(3)的接触摩擦力大大增加(绳缆无需预张紧,进行牵引)。图3、图4所示是为了进一步增加绳缆与轮子的接触摩擦力而设计的,主动轮(1)为双(多)槽轮,并设有过渡轮(5)、使绳缆可以实现多圈缠绕。同样用压索轮(7)压紧绳缆的进出点,在这种情况下,主动轮(或卷扬机的摩擦卷筒)则可以实现绳缆的无张紧摩擦循环牵引。本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小、用材量小、传动效率高、绳缆磨损小、延长使用寿命,具有皮带传动和一般绳缆传动的双重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机械、起重运输机械、精密仪器设备等需要传动部件之处作为传动机构。权利要求1.一种绳缆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1)、被动轮(3)、套在主动轮(1)和被动轮(3)上的绳缆(2),其特征在于主动轮(1)和被动轮(3)上有轮槽(4),绳缆(2)套在轮槽(4)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缆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轮槽(4)的断面为梯形、其张角α为25°-4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缆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主动轮(1)或被动轮(3)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轮槽(4),并有过渡轮(6)配合,绳缆(2)在绕过主动轮(1)或被动轮(3)上的一个轮槽后绕过过渡轮(6),然后绳缆(2)再绕过主动轮(1)或被动轮(3)上的另一个轮槽。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绳缆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绳缆绕人和绕出主动轮(1)或被动轮(3)处设有压索轮(5),压索轮(5)能紧压在绳缆(2)上,使绳缆紧靠在主动轮(1)或被动轮(3)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绳缆传动机构,它包括主动轮、被动轮及套在主动轮、被动轮上的绳缆,主动轮和被动轮上有轮槽,绳缆套在轮槽里。本技术具有皮带轮传动和卷扬机绳缆传动的特点,绳缆与主动轮和被动轮的接触摩擦力大,绳缆磨损小,使用寿命长,传动效率高。为了进一步提高接触摩擦力,可在主动轮和被动轮的两边增加压索轮,能使传动效率进一步提高。本技术可广泛用于建筑工程机械、起重运输机械、精密仪器设备上作为传动机构。文档编号F16H7/04GK2180830SQ93234838公开日1994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1993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1993年10月15日专利技术者陈洁余, 单圣涤 申请人:陈洁余, 单圣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绳缆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1)、被动轮(3)、套在主动轮(1)和被动轮(3)上的绳缆(2),其特征在于主动轮(1)和被动轮(3)上有轮槽(4),绳缆(2)套在轮槽(4)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洁余单圣涤
申请(专利权)人:陈洁余单圣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