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五轮单脚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单脚残疾人的滑车,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五轮单脚车。
技术介绍
对于下肢行走不便或下肢单脚残疾的人,往往需要借助拐杖行走或锻炼,虽然拐杖能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但是由于它的稳定性较差,难以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支撑,患者稍有不慎就会跌倒摔伤,而且借助拐杖行走速度慢。很多身体健全的年轻人使用单脚代步车作为近距离的交通工具,单脚代步车一般只有两个轮子,平衡性差,单腿残疾人不能使用。对于下肢单脚的残疾人士就有可滑行的单脚车应运而生,单脚车一般需配有三轮或四轮,在单脚车中设有可供其中一腿部支撑的脚垫,从而帮助单脚残疾人士行走或锻炼,成为行走工具。常见的单脚车,一般只是可对脚垫或车把的高度进行调节,以方便不同身高使用者的使用,但是不方便进行拆装折叠,单脚车的体积较大,给收纳或是运输带来很大不便。再者,常见的单脚车,设计上大体同单脚代步车,一般是为三轮结构,即前方为单轮结构,这样在行驶过程中,或是转向时,均容易因为扭转时候存在的不平衡等问题而倾倒,且转弯的角度也较有限,转弯动作也容易存在不便之处或容易倾倒,对于身体平衡性较差的单脚残疾人在使用时,会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五轮单脚车,包括在一主架前端连接一立柱,立柱上端活动连接T型把手,立柱下端连接有前车轮组,主架后端连接有后车轮组,T型把手下方连接一纵向的把手管,立柱下端通过一折叠器可折叠连接在主架上端,把手管的下端可伸缩活动连接在立柱上,一脚垫可伸缩插接在主架上,T型把手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刹车把,各刹车把连动一刹车线,刹车线延伸至后车轮组中的刹车组件,其特征在于:前车轮组包括一中部主轮和两侧轮,中部主轮可转动连接在主架下端,主架中连接有一U型架,U型架的两下端各连接一侧轮,侧轮分别位于中部主轮侧边,且各侧轮分别离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五轮单脚车,包括在一主架前端连接一立柱,立柱上端活动连接T型把手,立柱下端连接有前车轮组,主架后端连接有后车轮组,T型把手下方连接一纵向的把手管,立柱下端通过一折叠器可折叠连接在主架上端,把手管的下端可伸缩活动连接在立柱上,一脚垫可伸缩插接在主架上,T型把手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刹车把,各刹车把连动一刹车线,刹车线延伸至后车轮组中的刹车组件,其特征在于:前车轮组包括一中部主轮和两侧轮,中部主轮可转动连接在主架下端,主架中连接有一U型架,U型架的两下端各连接一侧轮,侧轮分别位于中部主轮侧边,且各侧轮分别离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轮单脚车,其特征在于:U型架包括在一横杆的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形成一纵杆,侧轮分别连接在纵杆下端,侧轮为万向轮。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五轮单脚车,其特征在于:主架包括在一底架前端连接一竖直的前架,折叠器连接在前架上,前车轮组活动连接在前架下端,脚垫下方通过一支撑杆活动连接在底架上,后车轮组连接在底架后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五轮单脚车,其特征在于:底架形成两段结构,在中部通过一折叠器可折叠进行连接,折叠器位于脚垫的支撑杆前方。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轮单脚车,其特征在于:把手管上纵向排列设有多个固定孔,把手管活动插于立柱中,立柱上设有一可穿过固定孔并将把手管定位的五角旋钮。6.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宪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基信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