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冷床和磁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2817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蓄冷床和磁制冷装置,蓄冷床包括:工作部分(11)和预备部分(12),所述工作部分(11)内部容置有磁工质、且所述工作部分(11)能与磁体(4)相对运动而使得所述磁工质被加磁或去磁,所述工作部分(11)与所述预备部分(12)的内部相通、且换热流体被驱动从所述预备部分(12)进入到所述工作部分(11)中,所述工作部分(11)连接设置有工作出口(13),所述工作出口(13)能够分别流出经加磁后的磁工质升温或降温的换热流体或经去磁后的磁工质降温或升温的换热流体。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防止蓄冷床中的冷热流体发生混流情况,提高换热效果,避免蓄冷床冷热出口循环更替的情况,提高换热效果;还简化了磁制冷系统以及管路结构。

A cold storage bed and magnetic refrige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冷床和磁制冷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磁制冷
,具体涉及一种蓄冷床和磁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磁制冷技术是一种基于磁热效应的新型制冷技术,而磁热效应是指磁热材料在磁场增强或减弱时放热或吸热的物理现象。当磁场给磁热材料加磁时,磁热材料磁熵变低,放出热量;去掉磁场时,磁热材料磁熵变高,吸收热量。磁制冷就是利用磁热效应的现象可以实现制冷的目的。旋转式磁制冷机因其结构紧凑、运行频率高、制冷效果好而成了研究的重点。但是在旋转式磁制冷系统中,因为蓄冷床在加去磁期间中间歇地变冷或变热,使得蓄冷床热出口突然又变成冷出口,或冷出口突然变成热出口,因此造成需要非常复杂的管路系统,同时还会经常出现冷热流体混流的情况,严重影响磁制冷效果。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磁制冷系统中存在由于蓄冷床在加去磁期间中间歇地变冷或变热,使得蓄冷床热出口突然变成冷出口,或冷出口突然变成热出口,因此造成需要非常复杂的管路系统,同时还会经常出现冷热流体混流的情况,严重影响磁制冷效果等技术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研究设计出一种蓄冷床和磁制冷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磁制冷系统存在蓄冷床热出口和冷出口交替变换而造成需要非常复杂的管路系统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蓄冷床和磁制冷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蓄冷床,其包括:工作部分和预备部分,所述工作部分内部容置有磁工质、且所述工作部分能与磁体相对运动而使得所述磁工质被加磁或去磁,所述工作部分与所述预备部分的内部相通、且换热流体能被驱动从所述预备部分进入到所述工作部分中,所述工作部分连接设置有工作出口,所述工作出口能够分别流出被加磁后的磁工质升温或降温的换热流体或被去磁后的磁工质降温或升温的换热流体。优选地,所述工作出口处还连通设置有第一换向阀,所述第一换向阀的一端与所述工作出口连通、另一端设置有包括热出口和冷出口的两个出口、所述热出口和所述冷出口能选择性地与所述工作出口连通,当所述工作出口流出热流体时接通所述热出口、当所述工作出口流出冷流体时接通所述冷出口。优选地,所述预备部分连通设置有预备进口,所述预备进口能够接入经冷交换器或热交换器换热后的流体进入所述预备部分中。优选地,所述预备部分的所述预备进口处还连通设置有泵,所述泵能够泵送经换热后的换热流体进入所述预备部分中。优选地,所述预备部分的所述预备进口处还连通设置有第二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包括位于其一端的第二阀口、和位于其另一端的热进口和冷进口,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预备进口连通,所述热进口能够与所述热交换器连通、所述冷进口能够与所述冷交换器连通。优选地,当包括泵时,所述泵设置于所述预备进口和所述第二换向阀之间。优选地,所述工作部分与所述预备部分连接、且二者一体转动,所述预备部分位于所述工作部分旋转方向的径向外侧,所述预备部分和所述工作部分相接的位置设置有连通通道。优选地,所述工作部分的横截面形状为扇环形结构,所述预备部分的横截面形状为扇环形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磁制冷装置,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蓄冷床,还包括磁体,所述磁体具有容纳所述工作部分运动穿入或穿出的容纳槽。优选地,所述磁制冷装置包括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上设置有分别与其内部连通的热进口端和热出口端,所述磁制冷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热进口端连通的热进口管路和与所述热出口端连通的热出口管路,当所述蓄冷床还包括第一换向阀时,所述热进口管路的另一端还与所述第一换向阀的热出口连通;当所述蓄冷床还包括第二换向阀时,所述热出口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换向阀的热进口相连通。优选地,所述磁制冷装置包括冷交换器、所述冷交换器上设置有分别与其内部连通的冷进口端和冷出口端,还包括与所述冷进口端连通的冷进口管路和与所述冷出口端连通的冷出口管路,当所述蓄冷床还包括第一换向阀时,所述冷进口管路的另一端还与所述第一换向阀的冷出口连通;当所述蓄冷床还包括第二换向阀时,所述冷出口管路的另一端还与所述第二换向阀的冷进口相连通。优选地,当同时包括热交换器和冷交换器时,所述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磁体的一侧,所述冷交换器设置于所述磁体的另一侧;和/或所述磁体为永磁体。优选地,当同时还包括冷进口端、冷出口端、冷进口管路和冷出口管路时:一个所述蓄冷床、一个所述磁体、一个所述热进口端、一个所述热出口端、一个所述所述冷进口端、一个所述冷出口端、一个所述热进口管路、一个所述热出口管路、一个所述冷进口管路和一个所述冷出口管路组成一个循环单元的部分结构,且所述磁制冷装置包括两个以上的循环单元。优选地,两个以上的所述循环单元包括两个以上的所述蓄冷床、两个以上的磁体,所述热交换器包括两个以上的热进口端和两个以上的所述热出口端,所述热进口管路也为两个以上、且与所述热进口端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热出口管路也为两个以上、且与所述热出口端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冷交换器包括两个以上的所述冷进口端和两个以上的所述冷出口端,所述冷进口管路也为两个以上、且与所述冷进口端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冷出口管路也为两个以上、且与所述冷出口端一一对应设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蓄冷床和磁制冷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蓄冷床中设置包括工作部分和预备部分的两部分结构,且工作部分内部设置磁工质、能在磁体的磁场中运动而被完成加磁和去磁、以完成对换热流体的加热或降温的作用,并通过预备部分、预备部分中不设磁工质,换热流体能在其中流通、但不换热,因此在预备部分中形成了对换热后的换热流体进行预储存的功能、并将储存的换热流体再导入工作部分中,从而能够使得工作部分中经过换热后的换热流体被完全导出后再从预备部分中通入换热流体,有效防止蓄冷床中的冷热流体之间发生混流的情况,提高了换热效果,工作出口始终为一个、或者供经升温后的换热流体流出或者供经降温后的换热流体流出,有效避免蓄冷床冷热出口要循环更替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换热效果,更有利于换热;并且通过上述结构有效地简化了磁制冷机系统以及管路结构,解决了原有磁制冷机管路复杂,管路结构臃肿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换向阀、其一端与所述工作出口连通,另一端的热出口和所述冷出口能选择性地与所述工作出口连通,能够在加去磁周期中都能将冷热流体分成两股不干涉的流体分别流至冷、热交换器上进行热交换;换向阀中的热出口永远为热出口,冷出口永远为冷出口,不会出现冷热流体出口循环更替而造成流体混流及影响热交换效果的情况,大大提升换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蓄冷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蓄冷床与磁体组合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蓄冷床与磁体组合时加去磁的原理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磁制冷装置中一个循环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磁制冷装置的整机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蓄冷床;11、工作部分;12、预备部分;13、工作出口;14预备进口;2、第一换向阀;21、热出口;22、冷出口;3、泵;4、磁体;41、容纳槽;51、热进口管路;52、冷进口管路;53、热出口管路;54、冷出口管路;6、热交换器;61、热进口端;62、热出口端;7、冷交换器;71、冷进口端;72、冷出口端;8、第二换向阀;81、第二阀口;82、热进口;83、冷进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蓄冷床,其包括:工作部分11和预备部分12,所述工作部分11内部容置有磁工质、且所述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冷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部分(11)和预备部分(12),所述工作部分(11)内部容置有磁工质、且所述工作部分(11)能与磁体(4)相对运动而使得所述磁工质被加磁或去磁,所述工作部分(11)与所述预备部分(12)的内部相通、且换热流体能被驱动从所述预备部分(12)进入到所述工作部分(11)中,所述工作部分(11)连接设置有工作出口(13),所述工作出口(13)能够分别流出经加磁后的磁工质升温或降温的换热流体或经去磁后的磁工质降温或升温的换热流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冷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部分(11)和预备部分(12),所述工作部分(11)内部容置有磁工质、且所述工作部分(11)能与磁体(4)相对运动而使得所述磁工质被加磁或去磁,所述工作部分(11)与所述预备部分(12)的内部相通、且换热流体能被驱动从所述预备部分(12)进入到所述工作部分(11)中,所述工作部分(11)连接设置有工作出口(13),所述工作出口(13)能够分别流出经加磁后的磁工质升温或降温的换热流体或经去磁后的磁工质降温或升温的换热流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冷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出口(13)处还连通设置有第一换向阀(2),所述第一换向阀(2)的一端与所述工作出口(13)连通、另一端设置有包括热出口(21)和冷出口(22)的两个出口、所述热出口(21)和所述冷出口(22)能选择性地与所述工作出口(13)连通,且当所述工作出口(13)流出热流体时接通所述热出口(21)、当所述工作出口(13)流出冷流体时接通所述冷出口(2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冷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备部分(12)连通设置有预备进口(14),所述预备进口(14)能够接入经冷交换器(7)或热交换器(6)换热后的流体进入所述预备部分(12)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冷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备部分(12)的所述预备进口(14)处还连通设置有泵(3),所述泵(3)能够泵送经换热后的换热流体进入所述预备部分(12)中。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蓄冷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备部分(12)的所述预备进口(14)处还连通设置有第二换向阀(8),所述第二换向阀(8)包括位于其一端的第二阀口(81)、和位于其另一端的热进口(82)和冷进口(83),所述第二阀口(81)与所述预备进口(14)连通,所述热进口(82)能够与所述热交换器(6)连通、所述冷进口(83)能够与所述冷交换器(7)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冷床,其特征在于:当包括泵(3)时,所述泵(3)设置于所述预备进口(14)和所述第二换向阀(8)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蓄冷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部分(11)与所述预备部分(12)连接、且二者一体转动,所述预备部分(12)位于所述工作部分(11)旋转方向的径向外侧,所述预备部分(12)和所述工作部分(11)相接的位置设置有连通通道。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蓄冷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部分(11)的横截面形状为扇环形结构,所述预备部分(12)的横截面形状为扇环形结构。9.一种磁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蓄冷床(1),还包括磁体(4),所述磁体(4)具有容纳所述工作部分(11)运动穿入或穿出的容纳槽(41)。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宁波罗胜李大全周鸣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