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共场所智能身份识别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保领域,尤其是一种公共场所智能身份识别系统。
技术介绍
当人们在体育场火车火车站等公共场合时,往往需要对行人进行身份识别,传统的身份识别装置仅能对票据进行读取,不能将票据与身份证件比对,容易造成威胁人物混入,导致秩序混乱,而且传统的身份识别装置不能限制行人逐个进入,很不方便,因此有必要设置一种公共场所智能身份识别系统改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共场所智能身份识别系统,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公共场所智能身份识别系统,包括机身以及所述机身内设置的左右贯通的过道,所述过道前侧端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后的摆动腔,所述摆动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摆动腔左侧端壁间弹性设置有第一扭簧,所述挡块右侧端壁上设置有开口向右的锁定槽,所述挡块右侧端壁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过道前侧端壁内设置有蜗轮腔,所述蜗轮腔与所述摆动腔之间设置有切换腔,所述蜗轮腔与所述摆动腔之间转动设置有贯穿所述切换腔的蜗杆,所述蜗轮腔与所述过道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共场所智能身份识别系统,包括机身以及所述机身内设置的左右贯通的过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道前侧端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后的摆动腔,所述摆动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摆动腔左侧端壁间弹性设置有第一扭簧,所述挡块右侧端壁上设置有开口向右的锁定槽,所述挡块右侧端壁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过道前侧端壁内设置有蜗轮腔,所述蜗轮腔与所述摆动腔之间设置有切换腔,所述蜗轮腔与所述摆动腔之间转动设置有贯穿所述切换腔的蜗杆,所述蜗轮腔与所述过道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过道内的所述第一转轴末端固定设置有摆动门,所述蜗轮腔内的所述第一转轴末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蜗杆啮合的蜗轮,所述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共场所智能身份识别系统,包括机身以及所述机身内设置的左右贯通的过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道前侧端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后的摆动腔,所述摆动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摆动腔左侧端壁间弹性设置有第一扭簧,所述挡块右侧端壁上设置有开口向右的锁定槽,所述挡块右侧端壁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过道前侧端壁内设置有蜗轮腔,所述蜗轮腔与所述摆动腔之间设置有切换腔,所述蜗轮腔与所述摆动腔之间转动设置有贯穿所述切换腔的蜗杆,所述蜗轮腔与所述过道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过道内的所述第一转轴末端固定设置有摆动门,所述蜗轮腔内的所述第一转轴末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蜗杆啮合的蜗轮,所述摆动腔内的所述蜗杆末端固定设置有拨轮,所述切换腔内的所述蜗杆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切换腔左侧端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右侧端壁内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滑动腔顶壁内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动杆,所述第一滑动杆与所述第一滑动槽端壁间弹性设置有第一复位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公共场所智能身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腔右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二滑动槽底壁内设置有开口向下的齿轮腔,所述齿轮腔后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一皮带腔,所述第一皮带腔与所述齿轮腔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齿轮腔内的所述第二转轴末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一皮带腔内的所述第二转轴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带轮,所述过道底壁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二滑动腔,所述第二滑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动块与所述第二滑动腔底壁间弹性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第二滑动腔底壁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啮合腔,所述啮合腔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红,于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开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