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房建框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2700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房建结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房建框架结构。包括房建框架、房基和缓震层,所述房建框架的底部与缓震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房基的顶部与缓震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房建框架通过设置的缓震层与房基固定连接。该抗震效果好的房建框架结构,房基通过斜拉抗震器的设计和斜拉抗震器支座的设计,能够有效的保证房建框架的减震效果,保证房建框架的稳定性和高效减震效果,避免了设置在房基上的建筑房屋垮塌,满足了现在的使用要求,在发生较低震级的地震时,地震波的纵波和横波通过斜拉抗震器支座的设计,能够有效的吸收部分能量,使得建筑房屋较小幅度的振动,避免垮塌,实现减震功能,有效的保证了建筑房屋的稳定性。

A kind of frame structure with good seismic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房建框架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房建框架
,具体为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房建框架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在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建筑就是房屋,房屋是住人或存放东西的建筑物。房屋是家庭的基体,房屋是人类生存的寄托,在这里人们可以避开外界一切干扰,和自己的亲人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以房屋为本的思想深深的影响着人们,人们都为拥有自己的房屋而努力。现在生活中,各种房屋建筑随处可见,但是现在很多多层建筑房屋减震能力较差,特别在一些地震频繁的地区,不能有效的减震,很容易导致建筑房屋垮塌。所以现在需要在建筑房屋上应用减震装置,来提高建筑房屋的稳定性,达到有效的抗震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房建框架结构,具备结构简单,抗震效果好,具有隔音效果等优点,解决了现在房屋减震能力较差,特别在一些地震频繁的地区,不能有效的减震,很容易导致建筑房屋垮塌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房建框架结构,包括房建框架、房基和缓震层,所述房建框架的底部与缓震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房基的顶部与缓震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房建框架通过设置的缓震层与房基固定连接。所述房基的内部包括钢筋混凝土层、斜拉抗震器、斜拉抗震器支座、斜拉抗震器支座槽、缓震中层、缓震空层、消能减震器、密封板、支撑立柱、消能减震器槽和固定板层,所述钢筋混凝土层的底部开设有斜拉抗震器支座槽,所述钢筋混凝土层的两侧开设有消能减震器槽,所述斜拉抗震器的底部与斜拉抗震器支座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缓震中层的外壁与支撑立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消能减震器的外壁与消能减震器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立柱的底部与钢筋混凝土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层的外壁与钢筋混凝土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板的两侧与钢筋混凝土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板与固定板层之间的夹缝形成了缓震空层。所述斜拉抗震器的内部包括缸体、内腔、缸体座、转动头、拉座、活塞杆、转动座、活塞和黏滞流体,所述缸体的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缸体座的外壁与缸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头的外壁与缸体座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拉座的外壁与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座的外壁与拉座的外壁转动连接,所述活塞的内壁与活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黏滞流体位于内腔的内部。所述缓震层的内部包括混凝土外层、弹性阻尼橡胶层、抗震树脂层、弯曲不锈钢钢板层、隔音板层、石膏层、聚氨酯抗震橡胶层、减震垫和地面装饰层,所述混凝土外层的底部与弹性阻尼橡胶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抗震树脂层的底部与弹性阻尼橡胶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抗震树脂层的内壁与弯曲不锈钢钢板层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抗震树脂层的顶部与隔音板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石膏层的底部与隔音板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石膏层的顶部与聚氨酯抗震橡胶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聚氨酯抗震橡胶层的顶部与减震垫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垫的顶部与地面装饰层的底部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房建框架的底部与地面装饰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缓震层通过设置在其上的地面装饰层与房建框架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消能减震器的顶部与密封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消能减震器的一侧与支撑立柱的外壁搭接。进一步的,所述转动座的顶部与固定板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座的外壁与支撑立柱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层通过设置的转动座与斜拉抗震器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活塞的外壁与内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拉座的外壁与缸体的一端搭接,所述转动头的内壁与斜拉抗震器支座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斜拉抗震器通过设置在其上的转动头与斜拉抗震器支座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外层的底部与密封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缓震层通过设置在其下的混凝土外层与密封板固定连接,所述房基通过设置在其上密封板与缓震层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抗震效果好的房建框架结构,在使用时,房基通过斜拉抗震器的设计和斜拉抗震器支座的设计,能够实现房基地上和地下双层级减震设置,能够有效的保证房建框架的减震效果,保证房建框架的稳定性和高效减震效果,保证在地震频发中的建筑房屋房基稳定,避免了设置在房基上的建筑房屋垮塌,满足了现在的使用要求,在发生较低震级的地震时,地震波的纵波通过斜拉抗震器支座的设计,拉座拉动活塞杆,从而拉动活塞在缸体的内腔中滑动,并通过在内腔中设置黏滞流体包裹活塞,能够有效的吸收部分能量,使得建筑房屋较小幅度的振动,避免垮塌,地震波的横波通过斜拉抗震器的设计,在转动座的牵引下,能够有效的吸收蓄能在斜拉抗震器中,使得建筑房屋房基左右摇摆幅度降低,避免房基上的房屋建筑倾倒,实现减震功能,有效的保证了建筑房屋的稳定性。2、该抗震效果好的房建框架结构,通过在缓震层中设置弹性阻尼橡胶层、抗震树脂层、聚氨酯抗震橡胶层和减震垫,并用混凝土外层包裹,实现整体稳固性和对设置在房基上的房间框架的震动有着很好的消减作用,通过隔音板层和石膏层,实现对屋内声音的阻隔,设置的弯曲不锈钢钢板层中的不锈钢钢板为弯曲波浪形结构,起到加强材料铺设时材料层整体的硬度,使得铺设的结构整体可久经踩踏,更加耐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或现有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房基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斜拉抗震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缓震层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房建框架;2、房基;201、钢筋混凝土层;202、斜拉抗震器;20201、缸体;20202、内腔;20203、缸体座;20204、转动头;20205、拉座;20206、活塞杆;20207、转动座;20208、活塞;20209、黏滞流体;203、斜拉抗震器支座;204、斜拉抗震器支座槽;205、缓震层;206、缓震空层;207、消能减震器;208、密封板;209、支撑立柱;210、消能减震器槽;211、固定板层;3、缓震层;301、混凝土外层;302、弹性阻尼橡胶层;303、抗震树脂层;304、弯曲不锈钢钢板层;305、隔音板层;306、石膏层;307、聚氨酯抗震橡胶层;308、减震垫;309、地面装饰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5,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房建框架结构,包括房建框架1、房基2和缓震层3,房建框架1的底部与缓震层3的顶部固定连接,房基2的顶部与缓震层3的底部固定连接,房建框架1通过设置的缓震层3与房基2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房基2的内部包括钢筋混凝土层201、斜拉抗震器202、斜拉抗震器支座203、斜拉抗震器支座槽204、缓震中层205、缓震空层206、消能减震器207、密封板208、支撑立柱209、消能减震器槽210和固定板层211,钢筋混凝土层201的底部开设有斜拉抗震器支座槽204,钢筋混凝土层201的两侧开设有消能减震器槽210,斜拉抗震器202的底部与斜拉抗震器支座203的顶部转动连接,缓震中层205的外壁与支撑立柱209的内壁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房建框架结构,包括房建框架(1)、房基(2)和缓震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房建框架(1)的底部与缓震层(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房基(2)的顶部与缓震层(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房建框架(1)通过设置的缓震层(3)与房基(2)固定连接;所述房基(2)的内部包括钢筋混凝土层(201)、斜拉抗震器(202)、斜拉抗震器支座(203)、斜拉抗震器支座槽(204)、缓震中层(205)、缓震空层(206)、消能减震器(207)、密封板(208)、支撑立柱(209)、消能减震器槽(210)和固定板层(211),所述钢筋混凝土层(201)的底部开设有斜拉抗震器支座槽(204),所述钢筋混凝土层(201)的两侧开设有消能减震器槽(210),所述斜拉抗震器(202)的底部与斜拉抗震器支座(203)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缓震中层(205)的外壁与支撑立柱(209)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消能减震器(207)的外壁与消能减震器槽(210)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立柱(209)的底部与钢筋混凝土层(20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层(211)的外壁与钢筋混凝土层(20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板(208)的两侧与钢筋混凝土层(20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板(208)与固定板层(211)之间的夹缝形成了缓震空层(206);所述斜拉抗震器(202)的内部包括缸体(20201)、内腔(20202)、缸体座(20203)、转动头(20204)、拉座(20205)、活塞杆(20206)、转动座(20207)、活塞(20208)和黏滞流体(20209),所述缸体(20201)的内部开设有内腔(20202),所述缸体座(20203)的外壁与缸体(2020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头(20204)的外壁与缸体座(20203)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拉座(20205)的外壁与活塞杆(2020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座(20207)的外壁与拉座(20205)的外壁转动连接,所述活塞(20208)的内壁与活塞杆(2020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黏滞流体(20209)位于内腔(20202)的内部;所述缓震层(3)的内部包括混凝土外层(301)、弹性阻尼橡胶层(302)、抗震树脂层(303)、弯曲不锈钢钢板层(304)、隔音板层(305)、石膏层(306)、聚氨酯抗震橡胶层(307)、减震垫(308)和地面装饰层(309),所述混凝土外层(301)的底部与弹性阻尼橡胶层(30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抗震树脂层(303)的底部与弹性阻尼橡胶层(30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抗震树脂层(303)的内壁与弯曲不锈钢钢板层(304)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抗震树脂层(303)的顶部与隔音板层(30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石膏层(306)的底部与隔音板层(30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石膏层(306)的顶部与聚氨酯抗震橡胶层(30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聚氨酯抗震橡胶层(307)的顶部与减震垫(308)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垫(308)的顶部与地面装饰层(309)的底部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房建框架结构,包括房建框架(1)、房基(2)和缓震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房建框架(1)的底部与缓震层(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房基(2)的顶部与缓震层(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房建框架(1)通过设置的缓震层(3)与房基(2)固定连接;所述房基(2)的内部包括钢筋混凝土层(201)、斜拉抗震器(202)、斜拉抗震器支座(203)、斜拉抗震器支座槽(204)、缓震中层(205)、缓震空层(206)、消能减震器(207)、密封板(208)、支撑立柱(209)、消能减震器槽(210)和固定板层(211),所述钢筋混凝土层(201)的底部开设有斜拉抗震器支座槽(204),所述钢筋混凝土层(201)的两侧开设有消能减震器槽(210),所述斜拉抗震器(202)的底部与斜拉抗震器支座(203)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缓震中层(205)的外壁与支撑立柱(209)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消能减震器(207)的外壁与消能减震器槽(210)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立柱(209)的底部与钢筋混凝土层(20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层(211)的外壁与钢筋混凝土层(20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板(208)的两侧与钢筋混凝土层(20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板(208)与固定板层(211)之间的夹缝形成了缓震空层(206);所述斜拉抗震器(202)的内部包括缸体(20201)、内腔(20202)、缸体座(20203)、转动头(20204)、拉座(20205)、活塞杆(20206)、转动座(20207)、活塞(20208)和黏滞流体(20209),所述缸体(20201)的内部开设有内腔(20202),所述缸体座(20203)的外壁与缸体(2020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头(20204)的外壁与缸体座(20203)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拉座(20205)的外壁与活塞杆(2020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座(20207)的外壁与拉座(20205)的外壁转动连接,所述活塞(20208)的内壁与活塞杆(2020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黏滞流体(20209)位于内腔(20202)的内部;所述缓震层(3)的内部包括混凝土外层(301)、弹性阻尼橡胶层(302)、抗震树脂层(303)、弯曲不锈钢钢板层(304)、隔音板层(3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朋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南昌铁路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