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释滤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2508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缓释滤芯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能旋转的旋转筒,所述外壳内周壁与旋转筒外周壁间形成进水通道,所述旋转筒靠近外壳出水端一侧设置有过水通道,位于过水通道周侧的旋转筒端面上间隔设置有连接片,连接片间放置有第一叶轮,所述第一叶轮的连接轴一端伸入到旋转筒内并与一旋转叶片相联接,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位于过水通道内的螺旋叶片,所述旋转筒内设置有一隔板,所述隔板将旋转筒内腔分割成第一腔室和用于放置缓释材料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过水通道相连通,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通孔,该结构可以使旋转筒内的缓释材料缓慢的被稀释,提高整个换使滤芯的使用寿命。

Structure of slow release filter el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释滤芯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缓释滤芯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世界各个地区生活用水的水质差异大,个别地区的水质余氯、硬度或者菌落总数等含量比较高,影响着人们的沐浴生活。例如,余氯含量比较高,会导致肌肤漂白化,皮肤脱落等过敏症,导致皮肤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同时,余氯会侵蚀头发,使得头发的毛鳞片发生粗糙开叉。因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沐浴用水有了较高的要求;功能性花洒滤材也因此逐渐普及,例如采用维生素C除余氯美白过滤花洒在国外已成为众多家庭用户的首选母婴护理用品。但是,如维生素C的功能性滤材在水中的溶解度大,溶解速度快,直接应用于花洒滤材中,或者加工成缓释型的滤材,均难以达到用户的长寿命要求。因此,结构缓释就成为增加滤材析出寿命的重要一部分。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释滤芯结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缓释滤芯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能旋转的旋转筒,所述外壳内周壁与旋转筒外周壁间形成进水通道,所述旋转筒靠近外壳出水端一侧设置有过水通道,位于过水通道周侧的旋转筒端面上间隔设置有连接片,连接片间放置有第一叶轮,所述第一叶轮的连接轴一端伸入到旋转筒内并与一旋转叶片相联接,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位于过水通道内的螺旋叶片,所述旋转筒内设置有一隔板,所述隔板将旋转筒内腔分割成第一腔室和用于放置缓释材料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过水通道相连通,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通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叶片位于第一腔室内并与连接连接轴一端相连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一端伸入到第二腔室内,所述旋转叶片位于第二腔室内并与连接轴相联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一端经通孔伸入到第二腔室内。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均设置有凸销,所述旋转筒的两个端面均与凸销配合联接以实现旋转筒的旋转,所述旋转筒靠近外壳进水端一端设置有第二叶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筒还包括一端盖,所述端盖下方与连接片配合联接,所述端盖与连接片间形成一空间,所述第一叶轮设置在空间内;相邻两连接片间形成进水道,从所述进水道进入空间内的水冲击第一叶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过水通道边缘设置有位于空间内的凸环,所述第一叶轮下方靠近连接轴处设置有与凸环配合的缺口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端盖顶部设置有与位于外壳出水端凸销相配合的凹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筒一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三个连接片,该些连接片环形分布在旋转筒一端面上,从所述进水道进入水流的方向与第一叶轮旋转的轨迹相切。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缓释滤芯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可以通过控制进入空间的入水角度、叶片的个数控制第一叶轮的转速,从而控制螺旋叶片注水速度。2、螺旋叶片的螺距等参数可以控制功能性材料的传输速度,达到缓释效果。3、双腔室结构,减缓水流进入第二腔体速度,延后滤材溶解速度以及扩散流出速度。4、旋转叶片搅拌,使得溶解的滤材浓度更均匀。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爆炸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爆炸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考说明书附图,一种缓释滤芯结构,包括外壳10,所述外壳内设置有能旋转的旋转筒20,在一使用过程中,外壳及旋转筒同轴设置,旋转筒可以相对外壳进行旋转,其旋转主要通过进入外壳内水流的冲击形成,具体下面再进行详细阐述,所述外壳内周壁与旋转筒外周壁间形成进水通道11,所述旋转筒靠近外壳出水端一侧设置有过水通道21,参考说明书附图,进入外壳的水从进水通道向上流,然后流到位于旋转筒上方的过水通道;位于过水通道周侧的旋转筒端面上间隔设置有连接片50,相邻的连接片间形成过水道,部分的水流从过水道流入过水通道内;连接片间放置有第一叶轮31,所述第一叶轮的连接轴32一端伸入到旋转筒内并与一旋转叶片33相联接,从过水道流入的水流冲击第一叶轮从而带动其旋转,同时也带动旋转轴及旋转叶片旋转,二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位于过水通道内的螺旋叶片34,水流通过螺旋叶片往旋转筒内腔流;所述旋转筒内设置有一隔板22,所述隔板将旋转筒内腔分割成第一腔室23和用于放置缓释材料的第二腔室24,也就是说:从过水通道内流入的水先经过第一腔室,然后在进入第二腔室内,水与缓释材料混合后通过溶解扩散原路返回并从过水通道流出,与原来的水流混合从外壳的出水端流出,所述第一腔室与过水通道相连通,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通孔25,上述旋转叶片转动后可以使得整个腔体中溶解的缓释材料混合更均匀。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过水通道内周壁与螺旋叶片间存在间隙。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叶片位于第一腔室内并与连接连接轴一端相连通,参考说明书附图,该旋转叶片设在靠近通孔处,其可以有效的缓解水流进入第二腔室的速度,防止大水流直接冲击缓释材料,造成大量缓释材料被缓释。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一端伸入到第二腔室内,所述旋转叶片位于第二腔室内并与连接轴相联接。所述连接轴一端经通孔伸入到第二腔室内,参考说明书附图,该旋转叶片位于第二腔室靠近通孔处,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水流直接冲击缓释材料,造成大量缓释材料被缓释,同时其旋转可以在缓释材料较少时,通过旋转水流的作用个(删除),使位于底部的缓释材料被吸上,使整个缓释材料得到充分的利用。本专利技术具体的说:主要通过水力驱动第一叶轮带动转动,水沿着螺旋叶片往第一腔体注水,螺旋叶片下方的旋转叶片可以使得含溶解的功能性滤材与水混合均匀。在上述另一实施例中,旋转叶片在第二腔室内部,可以使得当具有缓释功能的滤材消耗到腔体较低位置时,旋转叶片转动可以保证第二腔体底部的滤材完全溶解并使得整个腔体的浓度均匀。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均设置有凸销12,所述旋转筒的两个端面均与凸销配合联接以实现旋转筒的旋转,所述旋转筒靠近外壳进水端一端设置有第二叶轮26,水流从外壳进水端进水的时候,水流冲击第二叶轮,使旋转筒在外壳内旋转起来。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筒还包括一端盖27,所述端盖下方与连接片配合联接,所述端盖与连接片间形成一空间30,所述第一叶轮设置在空间内;相邻两连接片间形成进水道35,从所述进水道进入空间内的水冲击第一叶轮。所述端盖顶部设置有与位于外壳出水端凸销相配合的凹槽28。在一使用过程中,在旋转筒靠近外壳进水端也设置有一能与凸销相配合的凹槽,该凹槽设置在第二叶轮中部。参考说明书附图,所述旋转筒一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三个连接片,该些连接片环形分布在旋转筒一端面上,图中也为就是旋转筒进水一端,从所述进水道进入水流的方向与第一叶轮旋转的轨迹相切,这样可以更好的驱动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释滤芯结构,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置有能旋转的旋转筒,所述外壳内周壁与旋转筒外周壁间形成进水通道,所述旋转筒靠近外壳出水端一侧设置有过水通道,位于过水通道周侧的旋转筒端面上间隔设置有连接片,连接片间放置有第一叶轮,所述第一叶轮的连接轴一端伸入到旋转筒内并与一旋转叶片相联接,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位于过水通道内的螺旋叶片,所述旋转筒内设置有一隔板,所述隔板将旋转筒内腔分割成第一腔室和用于放置缓释材料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过水通道相连通,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释滤芯结构,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置有能旋转的旋转筒,所述外壳内周壁与旋转筒外周壁间形成进水通道,所述旋转筒靠近外壳出水端一侧设置有过水通道,位于过水通道周侧的旋转筒端面上间隔设置有连接片,连接片间放置有第一叶轮,所述第一叶轮的连接轴一端伸入到旋转筒内并与一旋转叶片相联接,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位于过水通道内的螺旋叶片,所述旋转筒内设置有一隔板,所述隔板将旋转筒内腔分割成第一腔室和用于放置缓释材料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过水通道相连通,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释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叶片位于第一腔室内并与连接连接轴一端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释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一端伸入到第二腔室内,所述旋转叶片位于第二腔室内并与连接轴相联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缓释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一端经通孔伸入到第二腔室内。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汉阳夏熙陈芳梅刘荣铨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百霖净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