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春生专利>正文

离心式自动防滑差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2298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离心式自动防滑差机构,属于车辆传动系中的防滑差技术。该机构是在传统的行星齿轮上,固定一制动套。制动套上安装有离心锤,整体均随行星齿轮一起转动。在十字轴上安装有制动锥,当有滑差发生时,制动锥与制动套便自动的产生相对摩擦,从而将两半轴锁定为一体。没有滑差时,制动锥与制动套自动分离,正常发挥差速器的作用。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完全工作在自动状态下,能可靠的解决路况随时产生的滑差现像。(*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离心式自动防滑差机构,涉及的是车辆传动系中的防滑差技术。技术背景目前在汽车上运行的防滑差机构,有很多种方式,其结构各有千秋。但其结构都较为复杂, 不利于加工、制作、安装、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该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防滑差机构。该机构安装在传统差速器上,当车辆在静止时,制动锥8和离心锤3均无离心力,其上的弹簧7和4均使制动锥8和离心锤3保持在原 位,使制动锥8和制动套2之间有一定的间隙。车辆在正常行驶时,十字轴高速旋转,制动 锥8上虽有很大的离心力,但不能将制动锥8甩出。因为在无滑差现像时,行星轮的转速很 低,离心力很小,不足以使其上的离心锤3甩出。所以离心锤3上的弹簧力和杠杆力的合力, 远大于制动锥8上的离心力。当有滑差发生时,行星齿轮l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大于巻 心弹簧4的力矩,离心锤3便被甩出。离心锤3尾端的杠杆力便拨动制动锥8,此时十字轴6 上的离心力,同时使制动锥8移动,使其嵌入制动套2中,两者产生的摩擦力矩,使行星齿 轮l迅速减速而停止,两半轴便被锁定为一体,完成防滑差的作用。在车辆驶出滑差区域时, 其速度小于一定值或停止时,两个弹簧7和4的力矩,均迫使制动锥8和离心锤3自动回位。 该机构的有益特点是,充分利用了两个离心力作为制动力矩,制动力矩的大小与滑差的程度 成正比。附图说明附图l为总装配图(原理图),附图2、附图3、附图4为零件图。 1、行星齿轮2、第恸套3、离心锤4、巻心弹簧5、转轴6、十字轴7、弹簧8、帝恸锥9、 滚动钢珠具体实施方式将制动套2固定在行星齿轮1上,使之成为一整体。将离心锤3、巻心弹簧4、转轴5安 装在制动套2的侧壁上。离心锤3的短臂上安装有滚动钢珠9,目的是减小离心锤3 (短臂) 与制动锥8颈部的摩擦。制动锥8外圆为锥状,与制动套2的内圆锥度相同。制动锥8内孔 制有花键,使制动锥8与十字轴6两者为滑动配合(不能转动)。该机构可对称安装在十字轴 6上。权利要求1.本技术为离心式自动防滑差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传统差速器的行星齿轮(1)上固定一制动套(2),离心锤(3)和卷心弹簧(4),通过转轴(5)安装在制动套(2)上,离心锤(3)可绕其轴(5)灵活转动,离心锤(3)的短臂上安装有滚动钢珠(9),十字轴(6)上安装一制动锥(8)和弹簧(7),制动锥(8)与十字轴(6)为滑动连接,内有花键。专利摘要本技术为离心式自动防滑差机构,属于车辆传动系中的防滑差技术。该机构是在传统的行星齿轮上,固定一制动套。制动套上安装有离心锤,整体均随行星齿轮一起转动。在十字轴上安装有制动锥,当有滑差发生时,制动锥与制动套便自动的产生相对摩擦,从而将两半轴锁定为一体。没有滑差时,制动锥与制动套自动分离,正常发挥差速器的作用。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完全工作在自动状态下,能可靠的解决路况随时产生的滑差现像。文档编号F16H48/20GK201053484SQ200620167778公开日2008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5日专利技术者田春生 申请人:田春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实用新型为离心式自动防滑差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传统差速器的行星齿轮(1)上固定一制动套(2),离心锤(3)和卷心弹簧(4),通过转轴(5)安装在制动套(2)上,离心锤(3)可绕其轴(5)灵活转动,离心锤(3)的短臂上安装有滚动钢珠(9),十字轴(6)上安装一制动锥(8)和弹簧(7),制动锥(8)与十字轴(6)为滑动连接,内有花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田春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