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线与碳纤维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1955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6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源线与碳纤维连接结构,包括外皮、火线、零线、火线连接装置、零线连接装置、碳纤维火线接口和碳纤维零线接口,所述第一套筒的右侧内壁上设有第一压垫,第二套筒的左侧内壁上设有一圈第二压垫,第二套筒与第一套筒相向安装并用螺纹拧紧啮合;所述碳纤维火线接口插入第一套筒的左端底面,火线插入第二套筒的右端底面,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配合形成的内腔中心设有铜芯;所述第一套筒的左侧外壁上设有第一套圈,第二套筒的右侧外壁上设有第二套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双套圈将套筒拧紧固定在电缆上,并在套筒内设有铜芯作为电流传导的介质,防水防漏电而且不易脱落,而且在需要时,能够将整个装置轻松的拆卸。

Power cord and carbon fiber connec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源线与碳纤维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碳纤维线缆领域,具体是电源线与碳纤维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因碳纤维作为电热体有着诸多的优越性能,现在被广泛应用于地暖中。现有的碳纤维电地暖中,碳纤维丝束与电源线一起被一个注塑而成的连接头包裹住,碳纤维加热线与源线缠绕接触,由于线缆中的导线丝之间仅有点接触,容易使得局部电阻过大而造成局部过热。这种结构的连接头不够牢靠,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碳纤维加热线与电源线接触不良的问题,而且该结构不能防水,存在安全隐患,并且在需要时不能简便的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电源线与碳纤维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电源线与碳纤维连接结构,包括外皮、火线、零线、火线连接装置、零线连接装置、碳纤维火线接口、碳纤维零线接口、碳纤维加热器、第一套筒、第二套筒、铜芯、第一套圈、第二套圈、第一绝缘套和第二绝缘套,所述外皮内设有火线和零线,火线上设有火线表皮,零线上设有零线表皮;所述火线的左端与火线连接装置右端连接,零线的左端与零线连接装置的右端连接,火线连接装置的左端与碳纤维火线接口连接,零线连接装置的左端与碳纤维零线接口连接,碳纤维火线接口的左端和碳纤维零线接口的左端向中心弯曲延伸并合并,并在汇合处的左侧设有碳纤维加热器;所述第一套筒的右侧底面设有一圈第一连接螺纹,第一套筒的左侧外壁上设有一圈第一紧定螺纹,第一套筒的右侧内壁上设有第一压垫;所述第二套筒与第一套筒相向安装,第二套筒的右侧底面设有一圈第二连接螺纹,第二套筒的左侧外壁上设有一圈第二紧定螺纹,第二套筒的左侧内壁上设有一圈第二压垫;所述第一套筒左侧底面设有第一夹垫,第二套筒的右侧底面设有第二夹垫;所述碳纤维火线接口插入第一套筒的左端底面,火线插入第二套筒的右端底面,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配合形成的内腔中心设有铜芯,碳纤维火线接口的端口设有碳纤维连接丝,碳纤维连接丝缠绕在铜芯的左半侧,火线的端口设有火线铜丝,火线铜丝缠绕在铜芯的右半侧;所述铜芯的左半侧圆柱面上设有一圈第一绝缘套,第一绝缘套覆盖在碳纤维连接丝上,且第一绝缘套的外侧壁与第一压垫的内侧壁相接触,铜芯的右半侧圆柱面上设有一圈第二绝缘套,第二绝缘套覆盖在火线铜丝上,且且第二绝缘套的外侧壁与第二压垫的内侧壁相接触;所述第一套筒的左侧外壁上设有第一套圈,第一套圈内壁上设有第一内螺纹,第一内螺纹与第一套筒外侧壁的第一紧定螺纹相配合;所述第二套筒的右侧外壁上设有第二套圈,第二套圈内壁上设有第二内螺纹,第二内螺纹与第二套筒外侧壁的第二紧定螺纹相配合;所述零线连接装置与火线连接装置的结构一致。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套筒为空心圆台形塑料套筒,第二套筒为空心圆台形塑料套筒。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套圈为圆台形塑料套圈,第二套圈为圆台形塑料套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铜芯的圆柱面上设有凹槽,左半侧铜芯上的凹槽倾斜向下45°设置,右半侧铜芯上的凹槽倾斜向上45°设置。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夹垫与火线的接触位置的截面设置为锯齿状;所述第一夹垫与第二夹垫的形状一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采用双套筒拼合的结构,并在套筒内设有铜芯作为电流传导的介质,不会因为局部电阻激增而造成局部过热的现象;本技术采用双套筒相互拼合形成绝缘的腔体,并使用双套圈将套筒拧紧固定在电缆上,防水防漏电而且不易脱落,而且在需要时,能够将整个装置轻松的拆卸。附图说明图1为电源线与碳纤维连接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电源线与碳纤维连接结构中火线连接装置的正剖视图。图3为电源线与碳纤维连接结构中铜芯的示意图。图4为电源线与碳纤维连接结构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外皮;2、火线;3、火线表皮;4、零线;5、零线表皮;6、火线连接装置;7、零线连接装置;8、碳纤维火线接口;9、碳纤维零线接口;10、碳纤维加热器;61、第一套筒;611、第一连接螺纹;612、第一压垫;613、第一紧定螺纹;614、第一夹垫;62、第二套筒;621、第二连接螺纹;622、第二压垫;623、第二紧定螺纹;624、第二夹垫;63、铜芯;631、凹槽;64、第一套圈;641、第一内螺纹;65、第二套圈;651、第二内螺纹;66、第一绝缘套;67、第二绝缘套;21、火线铜丝;81、碳纤维连接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2,电源线与碳纤维连接结构,包括外皮1、火线2、零线4、火线连接装置6、零线连接装置7、碳纤维火线接口8、碳纤维零线接口9、碳纤维加热器10、第一套筒61、第二套筒62、铜芯63、第一套圈64、第二套圈65、第一绝缘套66和第二绝缘套67,所述外皮1内设有火线2和零线4,外皮1为软塑料表皮,外皮1剥开后漏出火线2和零线4,火线2上设有火线表皮3,零线4上设有零线表皮5;所述火线2的左端与火线连接装置6右端连接,零线4的左端与零线连接装置7的右端连接,火线连接装置6的左端与碳纤维火线接口8连接,零线连接装置7的左端与碳纤维零线接口9连接,碳纤维火线接口8的左端和碳纤维零线接口9的左端向中心弯曲延伸并合并,并在汇合处的左侧设有碳纤维加热器10。所述火线连接装置6包括第一套筒61、第二套筒62、铜芯63、第一套圈64、第二套圈65、第一绝缘套66和第二绝缘套67;所述第一套筒61为空心圆台形塑料套筒,第一套筒61的右侧底面设有一圈第一连接螺纹611,第一连接螺纹611为螺纹齿形向外侧的外螺纹,第一压垫612的外侧壁固定于第一套筒61的内侧壁上,第一套筒61的左侧外壁上设有一圈第一紧定螺纹613,第一套筒61的左侧内壁上设有一圈第一压垫612,第一压垫612为均布于第一套筒61内侧壁一圈的橡胶圈;所述第二套筒62为空心圆台形塑料套筒,第二套筒62与第一套筒61相向安装,第二套筒62的右侧底面设有一圈第二连接螺纹621,第二连接螺纹621为螺纹齿形向内侧的内螺纹,第二连接螺纹621与第一连接螺纹611相啮合,第二压垫622的外侧壁固定于第二套筒62的内侧壁上,第二套筒62的左侧外壁上设有一圈第二紧定螺纹623,第二套筒62的左侧内壁上设有一圈第二压垫622,第二压垫622为均布于第二套筒62内侧壁一圈的橡胶圈;所述第一套筒61左侧底面设有第一夹垫614,第二套筒62的右侧底面设有第二夹垫624。所述碳纤维火线接口8插入第一套筒61的左端底面,火线2插入第二套筒62的右端底面,第一套筒61和第二套筒62配合形成的内腔中心设有铜芯63,碳纤维火线接口8的端口设有碳纤维连接丝81,碳纤维连接丝81缠绕在铜芯63的左半侧,火线2的端口设有火线铜丝21,火线铜丝21缠绕在铜芯63的右半侧;所述铜芯63的左半侧圆柱面上设有一圈第一绝缘套66,第一绝缘套66覆盖在碳纤维连接丝81上,且第一绝缘套66的外侧壁与第一压垫612的内侧壁相接触,铜芯63的右半侧圆柱面上设有一圈第二绝缘套67,第二绝缘套67覆盖在火线铜丝21上,且且第二绝缘套67的外侧壁与第二压垫622的内侧壁相接触,火线2通过铜芯63将电流传导至碳纤维火线接口8,第一绝缘套66配合第一压垫612将碳纤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源线与碳纤维连接结构,包括外皮(1)、火线(2)、零线(4)、火线连接装置(6)、零线连接装置(7)、碳纤维火线接口(8)、碳纤维零线接口(9)、碳纤维加热器(10)、第一套筒(61)、第二套筒(62)、铜芯(63)、第一套圈(64)、第二套圈(65)、第一绝缘套(66)和第二绝缘套(67),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皮(1)内设有火线(2)和零线(4),火线(2)上设有火线表皮(3),零线(4)上设有零线表皮(5);所述火线(2)的左端与火线连接装置(6)右端连接,零线(4)的左端与零线连接装置(7)的右端连接,火线连接装置(6)的左端与碳纤维火线接口(8)连接,零线连接装置(7)的左端与碳纤维零线接口(9)连接,碳纤维火线接口(8)的左端和碳纤维零线接口(9)的左端向中心弯曲延伸并合并,并在汇合处的左侧设有碳纤维加热器(10);所述第一套筒(61)的右侧底面设有一圈第一连接螺纹(611),第一套筒(61)的左侧外壁上设有一圈第一紧定螺纹(613),第一套筒(61)的右侧内壁上设有第一压垫(612);所述第二套筒(62)与第一套筒(61)相向安装,第二套筒(62)的右侧底面设有一圈第二连接螺纹(621),第二套筒(62)的左侧外壁上设有一圈第二紧定螺纹(623),第二套筒(62)的左侧内壁上设有一圈第二压垫(622);所述第一套筒(61)左侧底面设有第一夹垫(614),第二套筒(62)的右侧底面设有第二夹垫(624);所述碳纤维火线接口(8)插入第一套筒(61)的左端底面,火线(2)插入第二套筒(62)的右端底面,第一套筒(61)和第二套筒(62)配合形成的内腔中心设有铜芯(63),碳纤维火线接口(8)的端口设有碳纤维连接丝(81),碳纤维连接丝(81)缠绕在铜芯(63)的左半侧,火线(2)的端口设有火线铜丝(21),火线铜丝(21)缠绕在铜芯(63)的右半侧;所述铜芯(63)的左半侧圆柱面上设有一圈第一绝缘套(66),第一绝缘套(66)覆盖在碳纤维连接丝(81)上,且第一绝缘套(66)的外侧壁与第一压垫(612)的内侧壁相接触,铜芯(63)的右半侧圆柱面上设有一圈第二绝缘套(67),第二绝缘套(67)覆盖在火线铜丝(21)上,且且第二绝缘套(67)的外侧壁与第二压垫(622)的内侧壁相接触;所述第一套筒(61)的左侧外壁上设有第一套圈(64),第一套圈(64)内壁上设有第一内螺纹(641),第一内螺纹(641)与第一套筒(61)外侧壁的第一紧定螺纹(613)相配合;所述第二套筒(62)的右侧外壁上设有第二套圈(65),第二套圈(65)内壁上设有第二内螺纹(651),第二内螺纹(651)与第二套筒(62)外侧壁的第二紧定螺纹(623)相配合;所述零线连接装置(7)与火线连接装置(6)的结构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源线与碳纤维连接结构,包括外皮(1)、火线(2)、零线(4)、火线连接装置(6)、零线连接装置(7)、碳纤维火线接口(8)、碳纤维零线接口(9)、碳纤维加热器(10)、第一套筒(61)、第二套筒(62)、铜芯(63)、第一套圈(64)、第二套圈(65)、第一绝缘套(66)和第二绝缘套(67),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皮(1)内设有火线(2)和零线(4),火线(2)上设有火线表皮(3),零线(4)上设有零线表皮(5);所述火线(2)的左端与火线连接装置(6)右端连接,零线(4)的左端与零线连接装置(7)的右端连接,火线连接装置(6)的左端与碳纤维火线接口(8)连接,零线连接装置(7)的左端与碳纤维零线接口(9)连接,碳纤维火线接口(8)的左端和碳纤维零线接口(9)的左端向中心弯曲延伸并合并,并在汇合处的左侧设有碳纤维加热器(10);所述第一套筒(61)的右侧底面设有一圈第一连接螺纹(611),第一套筒(61)的左侧外壁上设有一圈第一紧定螺纹(613),第一套筒(61)的右侧内壁上设有第一压垫(612);所述第二套筒(62)与第一套筒(61)相向安装,第二套筒(62)的右侧底面设有一圈第二连接螺纹(621),第二套筒(62)的左侧外壁上设有一圈第二紧定螺纹(623),第二套筒(62)的左侧内壁上设有一圈第二压垫(622);所述第一套筒(61)左侧底面设有第一夹垫(614),第二套筒(62)的右侧底面设有第二夹垫(624);所述碳纤维火线接口(8)插入第一套筒(61)的左端底面,火线(2)插入第二套筒(62)的右端底面,第一套筒(61)和第二套筒(62)配合形成的内腔中心设有铜芯(63),碳纤维火线接口(8)的端口设有碳纤维连接丝(81),碳纤维连接丝(81)缠绕在铜芯(63)的左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杰峰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广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