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快速采集样本的水下软体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1534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6 1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快速采集样本的水下软体机器人,涉及软体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主体和衔接柱,所述主体的内部右侧安置有防护罩,且防护罩的内侧安装有摄像头,所述衔接柱设置于主体的内侧中部,且衔接柱与主体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衔接柱的内部安装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底端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与衔接柱之间为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快速采集样本的水下软体机器人,通过对收纳篮、连接杆、扇叶和连接头的设置,且收纳篮与连接杆之间为固定连接,通过收纳篮与连接杆的连接作用,使得两者之间的连接性增强,并且在收纳篮的作用下,能够对刀体切割后的藻类样本进行采集、收纳工作,提升装置的多功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快速采集样本的水下软体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软体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具有快速采集样本的水下软体机器人。
技术介绍
软体机器人是一种新型柔韧机器人,可以仅用空气来驱动,科学家最新研究的软体机器人是采用纸质和硅橡胶制成,能够弯曲、扭转和抓起自身重量100多倍的物体,软体机器人的设计灵感是模仿人类的内部构造或昆虫的外形架构等,尤其是后者,且需要通过具有快速采集样本的水下软体机器人对水下的藻类植物进行采集样本工作。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105735391A中公开的一种水底掘进软体机器人,该水底掘进软体机器人,虽然能够实现作业自动化,具备自掘进和自复位功能,低能耗、结构紧凑,且用于海底资源勘探、石油工业、海底通讯等行业设备的锚固和系泊中,保障了设备的安全性和作业效率提供了新的手段和装备,但是,该水底掘进软体机器人,具有不能对水下的物质进行样本采集工作的功能,并且不具备对水面上的风向进行探测操作,使得装置难以根据环境进行实时自身调节工作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快速采集样本的水下软体机器人,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快速采集样本的水下软体机器人,包括主体和衔接柱,所述主体的内部右侧安置有防护罩,且防护罩的内侧安装有摄像头,所述衔接柱设置于主体的内侧中部,且衔接柱与主体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衔接柱的内部安装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底端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与衔接柱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正面上方开设有进气口,且电动推杆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电动推杆之间为活动连接,且连接头的外壁连接有扇叶,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储气室,且主体的左端安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中部外侧设置有衔接环,且衔接环与连接轴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衔接环的右侧安置有转轴,且转轴与衔接环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左侧安装有活动气囊,所述储气室的内部设置有气泵,且气泵的输出端安置有气管,所述主体的底端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左侧连接有收纳篮,所述连接杆的底部设置有刀体,且刀体与连接杆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固定环。可选的,所述防护罩的右端外侧与主体的内部右侧相贴合,且防护罩的截面呈半圆状结构。可选的,所述衔接柱的中轴线与电动推杆的中轴线相重合,且电动推杆与承载板之间呈垂直状分布。可选的,所述扇叶等距均匀分布于连接头的外侧,且扇叶与连接头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主体的外壁连接有推进器,且主体的内侧设置有操作室。可选的,所述连接轴与衔接环之间为啮合结构,且连接轴的横向轴线与衔接环的横向轴线相持平,所述连接头的内侧上方开设有活动槽,且连接头的内部下方设置有滚珠,所述滚珠与连接头、电动推杆之间均为活动连接。可选的,所述收纳篮的外壁呈网孔状结构,且收纳篮与连接杆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衔接柱的内侧开设有固定孔,且固定孔通过注塑与衔接柱构成一体化连接。可选的,所述推进器关于主体的横向轴线对称,且推进器与主体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衔接柱的顶端中部开设有预留口,且预留口的内侧设置有橡胶环,所述预留口通过注塑与衔接柱构成一体化连接。可选的,所述活动槽的内侧与电动推杆的顶端外侧相贴合,且电动推杆通过滚珠与连接头构成旋转结构。可选的,所述橡胶环的对称中心与预留口的对称中心相重合,且橡胶环与预留口之间为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快速采集样本的水下软体机器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具有快速采集样本的水下软体机器人,通过对收纳篮、连接杆、扇叶和连接头的设置,且收纳篮与连接杆之间为固定连接,通过收纳篮与连接杆的连接作用,使得两者之间的连接性增强,并且在收纳篮的作用下,能够对刀体切割后的藻类样本进行采集、收纳工作,提升装置的多功能性,而扇叶等距均匀分布于连接头的外侧,当装置行进于水面上,通过风对扇叶的吹动作用,使得扇叶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头一同旋转,便于工作人员实时对水面上的风向进行监测工作,并快速完成对装置行进的调节操作。2、该具有快速采集样本的水下软体机器人,通过对防护罩、主体、电动推杆和承载板的设置,且防护罩的右端外侧与主体的内部右侧相贴合,在防护罩的作用下,能够对主体的右侧在行进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力进行承载操作,避免水压造成主体的右侧端部产生形变的现象,影响装置的正常工作,同时,摄像头透过透明材质构成的防护罩,并且在防护罩内侧高聚光性的作用下,能够有效防止摄像头在摄像工作时,出现大范围的散光现象,而电动推杆与承载板之间呈垂直状分布,当装置在水面上浮动时,通过承载板对电动推杆的承载作用,使得呈垂直状分布的电动推杆能够竖直将其正面上方的进气口推送至装置的上方,便于气泵抽吸外界的空气,并通过气管输送出去,能够加快装置的移动速度。3、该具有快速采集样本的水下软体机器人,通过对连接轴、衔接环、推进器和主体的设置,且连接轴与衔接环之间为啮合结构,通过呈啮合结构的连接轴和衔接环的作用,使得操作室内侧的驱动组件带动转轴活动,能够带动衔接环围绕着连接轴转动,使得连接轴带动活动气囊左右旋转,呈摆尾式的辅助装置移动,而推进器关于主体的横向轴线对称,在呈对称设置的推进器的作用下,使得主体在水中活动的平衡性增强,并且通过启动推进器,能够对活动至水下的该装置进行推动操作,实现装置在水面上及水下多项功能的行进工作。4、该具有快速采集样本的水下软体机器人,通过对电动推杆、滚珠和连接头的设置,且电动推杆通过滚珠与连接头构成旋转结构,当扇叶需要转动组件带动其转动来对风向进行探测工作时,则在滚珠与电动推杆、连接头之间均为活动连接的作用下,使得连接头围绕着电动推杆的顶端旋转,便于装置更加精确的辅助扇叶对水面上的风向进行探测工作,辅助装置实时完成自身调节工作,加快行进的速度。5、该具有快速采集样本的水下软体机器人,通过对橡胶环和预留口的设置,且橡胶环的对称中心与预留口的对称中心相重合,通过对称中心相重合的橡胶环与预留口的作用,使得两者的初始相对位置不易发生偏移,并且在连接头的顶端与衔接柱的顶部相持平时,橡胶环紧贴于连接头的外侧,能够有效增强衔接柱顶端的密封性,同时,辅助提升预留口承载连接头对其的耐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快速采集样本的水下软体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快速采集样本的水下软体机器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快速采集样本的水下软体机器人的电动推杆与连接头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快速采集样本的水下软体机器人的衔接柱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快速采集样本的水下软体机器人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2、防护罩;3、摄像头;4、衔接柱;5、电动推杆;6、进气口;7、连接头;8、扇叶;9、储气室;10、连接轴;11、衔接环;12、活动气囊;13、转轴;14、气管;15、气泵;16、收纳篮;17、连接杆;18、刀体;19、承载板;20、推进器;21、操作室;22、滚珠;23、活动槽;24、固定孔;25、预留口;26、橡胶环;27、固定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快速采集样本的水下软体机器人,包括主体(1)和衔接柱(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部右侧安置有防护罩(2),且防护罩(2)的内侧安装有摄像头(3),所述衔接柱(4)设置于主体(1)的内侧中部,且衔接柱(4)与主体(1)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衔接柱(4)的内部安装有电动推杆(5),且电动推杆(5)的底端设置有承载板(19),所述承载板(19)与衔接柱(4)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5)的正面上方开设有进气口(6),且电动推杆(5)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头(7),所述连接头(7)与电动推杆(5)之间为活动连接,且连接头(7)的外壁连接有扇叶(8),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储气室(9),且主体(1)的左端安置有连接轴(10),所述连接轴(10)的中部外侧设置有衔接环(11),且衔接环(11)与连接轴(10)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衔接环(11)的右侧安置有转轴(13),且转轴(13)与衔接环(11)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连接轴(10)的左侧安装有活动气囊(12),所述储气室(9)的内部设置有气泵(15),且气泵(15)的输出端安置有气管(14),所述主体(1)的底端安装有连接杆(17),且连接杆(17)的左侧连接有收纳篮(16),所述连接杆(17)的底部设置有刀体(18),且刀体(18)与连接杆(17)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固定环(2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快速采集样本的水下软体机器人,包括主体(1)和衔接柱(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部右侧安置有防护罩(2),且防护罩(2)的内侧安装有摄像头(3),所述衔接柱(4)设置于主体(1)的内侧中部,且衔接柱(4)与主体(1)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衔接柱(4)的内部安装有电动推杆(5),且电动推杆(5)的底端设置有承载板(19),所述承载板(19)与衔接柱(4)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5)的正面上方开设有进气口(6),且电动推杆(5)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头(7),所述连接头(7)与电动推杆(5)之间为活动连接,且连接头(7)的外壁连接有扇叶(8),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储气室(9),且主体(1)的左端安置有连接轴(10),所述连接轴(10)的中部外侧设置有衔接环(11),且衔接环(11)与连接轴(10)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衔接环(11)的右侧安置有转轴(13),且转轴(13)与衔接环(11)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连接轴(10)的左侧安装有活动气囊(12),所述储气室(9)的内部设置有气泵(15),且气泵(15)的输出端安置有气管(14),所述主体(1)的底端安装有连接杆(17),且连接杆(17)的左侧连接有收纳篮(16),所述连接杆(17)的底部设置有刀体(18),且刀体(18)与连接杆(17)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固定环(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快速采集样本的水下软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2)的右端外侧与主体(1)的内部右侧相贴合,且防护罩(2)的截面呈半圆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快速采集样本的水下软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柱(4)的中轴线与电动推杆(5)的中轴线相重合,且电动推杆(5)与承载板(19)之间呈垂直状分布。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曼马宏伟邓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