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电行业用油雾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1330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6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电行业用油雾分离器,包括盖板、释压阀、吸风管部件、出风管部件、筒体、风机、第一负压表、球阀、液位计、旁通管路、第二负压表、蝶阀、补气阀、放油阀、进油雾管、隔板、油雾分离区、油箱区、滤芯、接口法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益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旁通管路,旁通管路内部设置调压阀,本装置启动后,滤芯表面不断吸附油液,从而导致油雾分离区内部的负压增大,超过设定值时调节阀打开,过滤后排出的干净气体通过出风管部件和旁通管路进入油雾分离区,从而使得油雾分离区内部的负压回到设定值时,调节阀关闭,从而实现气体内循环。

An oil mist separator for hydropower indust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电行业用油雾分离器
本技术属于水电站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水电行业用油雾分离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大型、重型的高速旋转机械的油润滑系统中,流过主机润滑、密封部位的润滑冷却油返回润滑系统油箱时,油雾高温及冲击会夹带大量气泡,进入油箱后,气泡爆裂,产生大量油雾,不及时处理会导致事故发生和相关设备故障等问题。参考对比文件1(申请号:201720476157.0,专利名称:一种水电行业带聚结滤芯的抽吸式油雾分离器)所记载的装置,该装置通过抽风机进行抽风,使得过滤桶内部形成负压,从而提高装置进行油雾分离的工作效率。但是在实际运用中,由于油液存在吸附性,该装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该装置的滤芯表面附着大量的油液,从而影响油雾分离效率,并且使得过滤桶内的负压越来越大,最终损坏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水电行业用油雾分离器。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水电行业用油雾分离器,包括盖板、释压阀、吸风管部件、出风管部件、筒体、风机、第一压力表、球阀、液位计、旁通管路、第二压力表、蝶阀、补气阀、放油阀,所述筒体的内部中空,筒体通过隔板分成上下两个区块,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电行业用油雾分离器,包括盖板(1)、释压阀(2)、吸风管部件(3)、出风管部件(4)、筒体(5)、风机(6)、第一压力表(7)、球阀(801)、液位计(9)、旁通管路(10)、第二压力表(11)、蝶阀(12)、补气阀(13)、放油阀(14),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5)的内部中空,筒体(5)通过隔板(16)分成上下两个区块,上区块为油雾分离区(17),下区块为油箱(18),隔板(16)上侧的中间部位设置滤芯(19),滤芯(19)的底部连接进油雾管(15),所述进油雾管(15)的一端穿过隔板(16)和筒体(5)固定连接接口法兰(20),接口法兰(20)处安装蝶阀(12),进油雾管(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电行业用油雾分离器,包括盖板(1)、释压阀(2)、吸风管部件(3)、出风管部件(4)、筒体(5)、风机(6)、第一压力表(7)、球阀(801)、液位计(9)、旁通管路(10)、第二压力表(11)、蝶阀(12)、补气阀(13)、放油阀(14),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5)的内部中空,筒体(5)通过隔板(16)分成上下两个区块,上区块为油雾分离区(17),下区块为油箱(18),隔板(16)上侧的中间部位设置滤芯(19),滤芯(19)的底部连接进油雾管(15),所述进油雾管(15)的一端穿过隔板(16)和筒体(5)固定连接接口法兰(20),接口法兰(20)处安装蝶阀(12),进油雾管(15)和接口法兰之间设置第一压力表(7),油雾分离区(17)的外侧设置第二压力表(11),油雾分离区(17)的上侧连接吸风管部件(3),所述吸风管部件(3)的顶部安装释压阀(2),吸风管部件(3)的下端连接风机(6),所述风机(6)连接出风管部件(4),所述出风管部件(4)通过旁通管路(10)连接进油雾管(15),所述旁通管路(10)上设置调压阀(1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电行业用油雾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国良陈梁华俊男尹俊孟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易普润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