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31131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6 1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能够在不对处理对象体进行加湿的情况下利用臭氧高效地进行杀菌处理、除臭处理的处理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通过对臭氧原料气体照射不包含将臭氧分解的波长区域的光、并且作为波长为200nm以下的光的臭氧生成用光而得到含臭氧气体,通过将处理对象体在相对湿度为55%以下的低湿度条件下曝露于所得到的含臭氧气体中,从而对该处理对象物进行处理。

process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含有臭氧的含臭氧气体来进行杀菌处理、除臭处理的处理方法。进一步详细而言,涉及为了对厌湿性物品进行处理而适宜采用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进行杀菌处理、除臭处理的处理方法(以下也称为“杀菌除臭处理方法”。)之一,已知利用具有强氧化力的臭氧(O3)的方法。而且,作为臭氧的生成方法,已知有放电方式及光化学反应方式等,所述放电方式是在臭氧原料气体(具体而言,例如空气等含有氧(O2)的含氧气体)的气氛下,通过产生沿面放电等无声放电来生成臭氧,所述光化学反应方式是通过对臭氧原料气体照射紫外线来生成臭氧。在杀菌除臭处理方法中,广泛利用了放电方式的臭氧生成方法。具体而言,作为利用通过放电方式的臭氧生成方法而得到的臭氧的杀菌除臭处理方法的某种方法,公开了下述方法:以构成室内气氛的空气、配置于室内的室内配置物作为处理对象体,将该处理对象体曝露在含臭氧气体(具体而言,含有臭氧的含臭氧空气)与雾(水分)的混合体中(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杀菌除臭处理方法中,向管道内摄入构成室内的气氛的空气,在该管道内,通过产生沿面放电而生成臭氧,将含有该生成的臭氧的含臭氧空气与用喷雾喷嘴生成的雾(水分)进行混合。然后,通过由管道将含臭氧空气与雾的混合体供给到室内,从而进行构成该室内的气氛的空气及配置在该室内的室内配置物的处理(杀菌处理及除臭处理)。在该杀菌除臭处理方法中,从处理效率的观点出发,据认为:被供给有含臭氧空气与雾的混合体的室内即处理中的室内优选为高湿度、具体而言湿度为80%以上。另外,作为利用臭氧的杀菌除臭处理方法,提出了利用通过放电方式以外的臭氧生成方法而生成的臭氧的各种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及专利文献3。)。具体而言,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下述方法:使用具备通过光化学反应方式的臭氧生成方法而生成臭氧的臭氧生成机构的除臭处理装置来进行杀菌处理、除臭处理。该方法是以构成除臭处理装置的周围气氛的空气作为处理对象体,通过将该处理对象体曝露在含有通过臭氧生成机构而生成的含有臭氧的含臭氧空气中来进行除臭处理。在该方法中,通过对臭氧原料气体(含氧气体)照射波长为185nm的紫外线来生成臭氧。而且,据认为:在供于臭氧生成方法的臭氧原料气体中包含大量水分的情况下,臭氧生成率降低。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下述方法:将通过光化学反应方式等臭氧生成方法而生成的臭氧与水混合,通过将处理对象体曝露在所得到的臭氧混合水中来进行杀菌处理。在该方法中,从臭氧生成效率的观点出发,据认为:优选将供于臭氧生成方法的臭氧原料气体(含氧气体)的湿度设定为60%以下。像这样,以往,已知在利用臭氧的杀菌除臭处理方法中,臭氧生成效率依赖于臭氧原料气体(含氧气体)的湿度、在处理对象体为气体的情况下依赖于该气体的湿度、在处理对象体为气体以外的物质的情况下依赖于构成处理对象体的周围气氛的空气的湿度等,但对于处理中利用的臭氧的生成方法对处理效率造成的影响,没有弄清楚。即,以往以来,在利用臭氧的杀菌除臭处理方法中,对于臭氧的生成方法与处理效率的关系性未作考虑。另外,作为进行杀菌处理的方法,还提出了利用活性氧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具体而言,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下述方法:使用具备向容纳处理对象体的腔室内供给含氧气体的氧供给机构、对该腔室内进行减压的减压机构和配设于该腔室中的紫外线灯的杀菌处理装置来进行杀菌处理。在该杀菌处理装置中,作为紫外线灯,需要下述两种灯:放射真空紫外区域的紫外线的活性氧产生用灯;和放射真空紫外区域以外的紫外线的活性氧分解用灯。而且,作为活性氧产生用灯,据认为也可以使用放射真空紫外区域的紫外线和真空紫外区域以外的紫外线这两者的灯,具体而言,使用主要的输出光为波长185nm、波长254nm、波长313nm及波长366nm等的低压汞灯。此外,作为活性氧分解用灯,使用对外部仅放射比波长200nm长的波长的紫外线的构成的低压汞灯。该方法是以在各种领域、具体而言例如在医疗领域使用的器具作为处理对象体。而且,在该方法中,对容纳有处理对象体的腔室内进行减压后,向该腔室内供给含氧气体,与此同时使活性氧产生用灯在整个规定时间中点亮,之后,再使活性氧分解用灯点亮,由此来进行杀菌处理。在这样的杀菌处理的过程中,通过真空紫外区域的紫外线(具体而言,波长为185nm的紫外线)被含氧气体中的氧(O2)吸收来生成活性氧(O·)。然后,据认为存在下述情况:起因于活性氧(O·)为不稳定的物质,活性氧(O·)与活性氧(O·)结合而再次恢复成氧(O2),或者通过活性氧(O·)与氧分子(O2)反应而产生臭氧(O3)。另外,据认为:根据来自活性氧分解用灯的波长为260nm以下的紫外线(具体而言,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被臭氧(O3)吸收,通过该臭氧(O3)发生分解而生成氧(O2)和活性氧(O·)。另外,据认为:杀菌处理中的腔室内的湿度从活性氧(O·)的浓度的观点出发,优选为20~50%。进而,在专利文献4中示出了通过实验而弄清楚了:在供给有纯氧的湿度为20~50%的腔室内将低压汞灯点亮,通过一边对处理对象体照射来自该低压汞灯的光一边进行杀菌处理,可得到良好的杀菌效果。然而,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的杀菌处理方法中,虽然示出了活性氧(O·)的浓度依赖于构成处理对象体的周围气氛的含氧气体的湿度,但对于在杀菌处理的过程中产生的臭氧(O3)对杀菌处理造成的影响,没有弄清楚。另外,近年来,关于食品等的制造销售的卫生管理的重要性在提高,特别是在进口加工食品中杀菌处理的必要性在提高。然而,在粉末食品和干燥食品中存在下述问题:由于在需要加湿那样的高湿度条件下进行处理(具体而言,蒸气杀菌处理等)而导致风味、香味有可能会受损。因此,要求例如用于在不伴随损害风味、香味之类等产生品质劣化这样的弊端的情况下对粉末食品、干燥食品等厌湿性物品进行杀菌处理的方法。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69762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31354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070953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6-02066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于是,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者们对利用臭氧的处理方法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了根据处理中利用的臭氧的生成方法而处理的状况不同。即,判明了:在利用臭氧的处理方法中,作为臭氧的生成方法,在选择光化学反应方式的情况和选择放电方式的情况下,根据湿度条件而处理效率、具体而言与在臭氧中的曝露量的关系下的处理效率产生大的差异。其中,“在臭氧中的曝露量”是指以被曝露有处理对象体的气氛中的臭氧的浓度与该曝露的总计时间之积的值所表示的值。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以上那样的情况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不对处理对象体进行加湿的情况下利用臭氧高效地进行杀菌处理、除臭处理的处理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通过对臭氧原料气体照射不包含将臭氧分解的波长区域的光、并且作为波长为200nm以下的光的臭氧生成用光而得到含臭氧气体,通过将处理对象体在相对湿度为55%以下的低湿度条件下曝露于所得到的含臭氧气体中,从而对该处理对象体进行处理。在本专利技术的处理方法中,上述臭氧生成用光优选为从氙准分子灯放射的光。在本专利技术的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臭氧原料气体照射不包含将臭氧分解的波长区域的光、并且作为波长为200nm以下的光的臭氧生成用光而得到含臭氧气体,通过将处理对象体在相对湿度为55%以下的低湿度条件下曝露于所得到的含臭氧气体中,从而对该处理对象体进行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3.15 JP 2017-0502031.一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臭氧原料气体照射不包含将臭氧分解的波长区域的光、并且作为波长为200nm以下的光的臭氧生成用光而得到含臭氧气体,通过将处理对象体在相对湿度为55%以下的低湿度条件下曝露于所得到的含臭氧气体中,从而对该处理对象体进行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生成用光为从氙准分子灯放射的光。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臭氧气体的相对湿度为55%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臭氧气体的相对湿度为30%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臭氧气体的相对湿度为20%以下。6.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处理对象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内藤敬祐
申请(专利权)人:优志旺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