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尹万春专利>正文

转动变力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1082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转动变力臂机构,包括转轴、支架、绳索、配重,其特征在于:转轴(2)上设置有呈逗号状的组合轮(1)。(*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动力产生机构领域,涉及一种转动变力臂机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往复转动机构的转轮是一种半径不变的圆型轮,中心轴两端的力臂不会变化,在每次起动或停止时,转轮及载荷的惯性力会耗费很多的外界动力,在梁式小角度摆动的机械动力产生机构中,有采用改变力臂或力矩的方法来解决,但体积过于庞大,不适合小体积大冲程机械动力产生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颖,体积小,可用冲程大,低耗节能的转动变力臂机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转动变力臂机构,包括转轴、支架、绳索、配重,其转轴上设置有呈逗号状的组合轮。组合轮由圆型轮与非圆型轮固联为一整体,可整体成型或焊接成型。绳索一端固定在非圆型轮上的最小半径b点处,另一端绕非圆型轮一圈,并设置有配重,绳索一端固定在圆型轮的c′点处,另一端设置有配重,两配重重量相等。转轴上设置的组合轮也可呈“草帽”状,由两个非圆型轮固联为一整体,可整体成型或焊接成型。绳索一端固定在非圆型轮的b′点处,另一端设置有配重。转轴上可设置有齿轮。本技术根据渐开线形成原理设计非圆型转轮,可以得到相对变力臂,使长力臂一端比另一端具有较大的力矩,克服了起动时惯性力所需的动力损耗,并通过圆周的长度决定冲程的长度,本技术结构新颖,体积小,可用冲程大,低耗节能,适于油田抽油机、织布机以及儿童玩具等机械动力产生机构安装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阅图1、图2所示,一种转动变力臂机构,主要是由组合轮1、轮轴2、支架3、绳索4、5,配重6、7等构成的,其组合轮1包括圆型轮101、非圆型轮102,圆型轮101与非圆型轮102固联为一整体,呈逗号“,”状,组合轮1可采用整体成型或焊接成型,通过转轴2设置在支架3上,一根绳索5一端固定在非圆型轮102上的最小半径b点处,另一端绕非圆型轮102一圈至最大半径a点处,并设置有配重7,另一根绳索4一端固定在圆型轮101的c′点处,另一端设置有配重6,两配重6、7重量相等,以保证组合轮1转动半程时两边的力矩相等,非圆型轮102上的b点至a点的最大圆周角度为385°,最大可转动角度大于360°,半径最长的a点在180°圆周上的点为c点,c点在圆型轮101上的对应点为c′点。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技术在外力作用下,如电机驱动转轴2带动组合轮1转动,当a点与c点的连线成水平位置时,组合轮呈启动状态,组合轮1向力矩大的一边转动,即组合轮1向配重7端转动,力臂也开始由长变短,由于惯性的作用,力矩直至变为最小,然后停止,此时另一端获得相对较大的力矩,组合轮1又开始回转,即组合轮1又会向配重6端转动,重复上述过程,配重6、7就会在各自的行程内不停地往复运动,组合轮1会像“摆”一样进行动能和势能互换,往复转动改变力臂,可节省在每次起动时,转轮及载荷的惯性力所耗费的外界动力,中断外力驱动,组合轮1呈停止状态。实施例2参阅图3、图4所示,本技术的组合轮1也可以是由两个逗号状的非圆型轮102、103固联为一体,方向相反设置,呈“草帽”状,绳索9一端固定在非圆型轮103的b′点处,另一端设置有配重6,本技术的转轴2上可设置有齿轮8,用于啮合从动齿轮,实现变力臂和齿轮传动。其余结构及工作原理同实施例1,在此不多赘述。权利要求1.一种转动变力臂机构,包括转轴、支架、绳索、配重,其特征在于转轴(2)上设置有呈逗号状的组合轮(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变力臂机构,其特征在于组合轮(1)由圆型轮(101)与非圆型轮(102)固联为一整体,可整体成型或焊接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动变力臂机构,其特征在于绳索(5)一端固定在非圆型轮(102)上的最小半径b点处,另一端绕非圆型轮(102)一圈,并设置有配重(7),绳索(4)一端固定在圆型轮(101)的c′点处,另一端设置有配重(6),两配重(6)、(7)重量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变力臂机构,其特征在于转轴(2)上设置的组合轮(1)也可呈“草帽”状,由两个非圆型轮(102)、(103)固联为一整体,可整体成型或焊接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转动变力臂机构,其特征在于绳索(9)一端固定在非圆型轮(103)的b′点处,另一端设置有配重(6)。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转动变力臂机构,其特征在于转轴(2)上可设置有齿轮(8)。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机械动力产生机构领域,涉及一种转动变力臂机构,包括转轴、支架、绳索、配重,其转轴上设置有呈逗号状的组合轮。本技术根据渐开线形成原理设计非圆形转轮,可以得到相对变力臂,使长力臂一端比另一端具有较大的力矩,克服了起动时惯性力所需的动力损耗,通过圆周的长度决定冲程的长度,本技术结构新颖,体积小,可用冲程大,低耗节能,适于油田抽油机、织布机以及儿童玩具等机械动力产生机构安装使用。文档编号F16H21/44GK2610166SQ03240508公开日2004年4月7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12日专利技术者尹万春 申请人:尹万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万春
申请(专利权)人:尹万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