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齿隙消除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0246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陀螺稳定平台自动跟踪系统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无空回差齿轮机构。一种自动齿隙消除机构,它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托架,托架上设有有效载荷,托架内设有被动齿轮,被动齿轮位于有效载荷的下方,有效载荷的轴穿过被动齿轮,被动齿轮的下方设有一对轴承,其中,所述的托架与底座之间设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抵住底座和托架,一对轴承之间还没有轴承隔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由于在托架与底座之间设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抵住底座和托架的两端,由于压缩弹簧的作用力,使被动齿轮与主动齿轮之间保持无间隙啮合,消除了产生空回的条件,保证系统无空回差。(*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陀螺稳定平台自动跟踪系统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无空回 差齿轮机构。
技术介绍
陀螺稳定平台自动跟踪系统有广泛的应用,而陀螺稳定平台自动跟踪系 统中的内齿轮空回差直接影响系统的品质。而要想获得更好的系统效果,就 必须采用合理的结构型式和设计技术。目前现有的消除齿轮空回的结构是将相互啮合的齿轮之间固定起来,使 齿轮之间没有间隙,但是这种固定的方式,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温度升 高齿轮受热膨胀,相互之间挤压,可能导致齿轮的损坏,当温度降低时,齿 轮收縮,相互之间又形成间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完全消除齿隙,便于安装及使用的自 动齿隙消除机构。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动齿隙消除机构,它包括底座,底座上设 有托架,托架上设有有效载荷,托架内设有被动齿轮,被动齿轮位于有效载 荷的下方,有效载荷的轴穿过被动齿轮,被动齿轮的下方设有一对轴承,其 中,所述的托架与底座之间设有压縮弹簧,压縮弹簧的两端分别抵住底座和 托架, 一对轴承之间还设有轴承隔圈。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在托架与底座之间设有压縮弹簧,压縮弹簧 的两端分别抵住底座和托架的两端,由于压縮弹簧的作用力,使被动齿轮与 主动齿轮之间保持无间隙啮合,消除了产生空回的条件,保证系统无空回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齿隙消除机构结构图。图中,l底座,2托架,3压縮弹簧,4被动齿轮,5有效载荷,6轴承, 7轴承隔圈。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 一种自动齿隙消除机构,它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托架2,托架2上设有有效载荷5,托架2内设有被动齿轮4,被动齿轮4位于 有效载荷5的下方,有效载荷5的轴穿过被动齿轮4,被动齿轮4的下方设 有一对轴承7,其中,所述的托架2与底座1之间设有压縮弹簧3,压縮弹簧 3的两端分别抵住底座1和托架2, 一对轴承6之间还设有轴承隔圈7。在被 动齿轮4的另一端有主动齿轮与其进行啮合传动。底座1与托架2之间在压縮弹簧3的弹簧力作用下的相对滑动距离应大 于齿轮的全齿高。压縮弹簧的压縮力为弹簧的压縮力^『(弹簧须驱动的物 体的质量)X (振动使系统产生的加速度)』+导轨的磨檫力。本技术的一种自动齿隙消除机构主要由底座l、托架2、带被动齿轮 4的有效载荷5和一个压縮弹簧3组成。压縮弹簧3安装于底座1与托架2 之间,二者在压縮弹簧3的弹簧力的作用下可以相对运动。由于采用的压縮 弹簧3为预压力型式,安装于托架2上的有效载荷5的被动齿轮4在弹簧力 的驱动下与主动齿轮能够始终保持无间隙紧密接触,从而消除了齿隙,也就 消除了齿轮系统在旋转方向改变时所可能产生的空回差。由于压縮弹簧的弹 簧力,使得在温度发生变化时,主动齿轮与被动齿轮之间也能够紧密的啮合。 该机构用于陀螺稳定平台。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齿隙消除机构,它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托架(2),托架(2)上设有有效载荷(5),托架(2)内设有被动齿轮(4),被动齿轮(4)位于有效载荷(5)的下方,有效载荷(5)的轴穿过被动齿轮(4),被动齿轮(4)的下方设有一对轴承(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架(2)与底座(1)之间设有压缩弹簧(3),压缩弹簧(3)的两端分别抵住底座(1)和托架(2),一对轴承(6)之间还设有轴承隔圈(7)。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陀螺稳定平台自动跟踪系统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无空回差齿轮机构。一种自动齿隙消除机构,它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托架,托架上设有有效载荷,托架内设有被动齿轮,被动齿轮位于有效载荷的下方,有效载荷的轴穿过被动齿轮,被动齿轮的下方设有一对轴承,其中,所述的托架与底座之间设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抵住底座和托架,一对轴承之间还没有轴承隔圈。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在托架与底座之间设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抵住底座和托架的两端,由于压缩弹簧的作用力,使被动齿轮与主动齿轮之间保持无间隙啮合,消除了产生空回的条件,保证系统无空回差。文档编号F16H55/18GK201141428SQ200720305310公开日2008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30日专利技术者曹光正 申请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八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齿隙消除机构,它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托架(2),托架(2)上设有有效载荷(5),托架(2)内设有被动齿轮(4),被动齿轮(4)位于有效载荷(5)的下方,有效载荷(5)的轴穿过被动齿轮(4),被动齿轮(4)的下方设有一对轴承(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架(2)与底座(1)之间设有压缩弹簧(3),压缩弹簧(3)的两端分别抵住底座(1)和托架(2),一对轴承(6)之间还设有轴承隔圈(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光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八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