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安装的实验室新型空气净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0182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6 0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实验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易安装的实验室新型空气净化设备,实验室;排气管,贯通连接在实验室侧壁上;抽气泵,设置于所述排气管伸入所述实验室内的一端;净化设备本体,通过第一支架连接在实验室的外侧壁上,其进风口与所述排气管伸出所述实验室的一端相连通;气体检测装置,通过第二支架连接在实验室的外侧壁上,其气体采集口通过第一气管与所述排气管侧壁相连通;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气体监测装置、所述净化设备本体和抽气泵控制连接。

A new ai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easy to install in laborato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安装的实验室新型空气净化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实验室设备
,具体为一种易安装的实验室新型空气净化设备。
技术介绍
在化学实验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各种难闻的,有腐蚀性、有毒或易爆的气体。这些有害气体如不及时排除室外,就要造成室内空气污染,影响实验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如果直接排放到室外,同时也会造成环境污染。为防止实验室工作人员吸入或咽入一些有毒的或毒性不明的化学物质、有机体、蒸气、气体和微粒(烟雾、煤烟、灰尘和气悬体)等物质,同时也要避免环境污染,实验室通常会安装有空气净化设备。然而目前市场上一般的净化设备仅仅依靠活性炭吸附,净化效果单一,从而使净化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易安装的实验室新型空气净化设备,包括,实验室;排气管,贯通连接在实验室侧壁上;抽气泵,设置于所述排气管伸入所述实验室内的一端;净化设备本体,通过第一支架连接在实验室的外侧壁上,其进风口与所述排气管伸出所述实验室的一端相连通;气体检测装置,通过第二支架连接在实验室的外侧壁上,其气体采集口通过第一气管与所述排气管侧壁相连通;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气体监测装置、所述净化设备本体和抽气泵控制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净化设备本体包括,第一净化装置,其进风口与所述排气管伸出所述实验室的一端相连通;杀菌装置,其进风口通过连接管与所述第一净化装置的出风口相连接;活性炭吸附装置,其进风口通过连接管与所述杀菌装置的出风口连接;第二净化装置,设置于连接管内。作为优选,所述净化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一端部开设有第一出风口,另一端开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外壳内部包括风机、导风罩、粗滤层、过滤网、弹簧、电磁铁、承台、百叶窗和抽屉,所述风机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口朝内一侧,所述导风罩设置于所述风机周围,所述粗滤层位于导风罩的另一端,所述粗滤层的侧边与外壳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网位于所述粗滤层朝向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一侧,且倾斜设置,其周边与外壳内壁良好配合,所述过滤网的左右两侧边缘设置有包边,两个所述电磁铁分别固定设置于外壳上下侧内壁,其铁芯位于水平方向,所述包边顶部与铁芯底部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每个所述包边下方均对应一方形承台,所述承台固定设置于外壳内侧壁,所述外壳对应所述过滤网的下方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内水平设置有百叶窗,所述百叶窗下方设置有抽屉,所述抽屉与所述外壳拆卸式连接,所述百叶窗通过电机控制开闭,所述电机设置于外壳外侧壁,所述外壳底部外侧设置有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抽气泵、风机、电磁铁和电机。作为优选,所述杀菌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从左至右依次设有过滤室、去湿室、调节室和杀菌室,所述过滤室的内腔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室的内腔顶部设有第一湿度传感器,所述过滤室的右侧壁上固定设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右端贯穿过滤室的右侧壁并延伸至去湿室的内腔固定连接横板,所述横板的右端与去湿室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气管的右端上呈上下对称设有排气管,两组所述排气管上均设有电动阀门,下方所述排气管的下方设有干燥层,所述调节室的内腔顶部设有第二湿度传感器,所述调节室的底部设有循环水箱,所述调节室的内腔顶部设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的底端设有雾化喷头,所述导水管的顶端贯穿壳体的顶部并延伸至其外部固定连接水箱,所述水箱的右侧壁通过水管与循环水泵固定连接,所述杀菌室的内腔顶部设有紫外线消毒灯,所述杀菌室的左侧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杀菌室的内腔设有电加热管,所述杀菌室的内腔壁上设有导热板,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第二控制器,所述循环水箱通过水管与水箱连接,所述循环水泵设置在水管上,所述壳体上设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上设有散热风扇,所述电加热管、紫外线消毒灯、电动阀门、循环水泵、第一湿度传感器、风机、第二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半导体制冷片、和散热风扇均与第二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横板将去湿室分割成呈上下设置的排气室和干燥室,且排气室和干燥室的右侧壁上均设有通气管,两组所述排气管分别位于排气室和干燥室的内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吸热面与导热板紧贴,所述散热风扇固定在半导体制冷片的散热面上,所述循环水箱的内腔设有水位测量仪,且水位测量仪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导水管上设有水泵,且水泵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干燥层位于干燥室的内腔,所述干燥层的高度高于干燥室的右侧壁上设有的通气管的高度,所述干燥层安装在固定板上,且固定板与壳体滑动卡接。作为优选,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包括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内部设置至少两层过滤层和一层分隔层,所述分隔层设置于所述两层过滤层之间,用于固定过滤层,所述分隔层四周与安装框架固定连接;所述过滤层厚度是分隔层厚度的两倍到三倍;所述过滤层内设置多个过滤体,多个过滤体呈矩阵式均匀交错排布于过滤层内,所述过滤体外部包括一支撑架,内部镂空形成一空腔,空腔内设置活性碳球形体,所述活性碳球形体内切于支撑架内部,所述活性碳球形体将空腔分为三条风道,所述风道的支撑架内壁均粘涂有活性碳层,所述过滤体呈正三角形。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净化装置,包括,外壳、顶盖,所述外壳内设有第一滤筒,所述第一滤筒中部固定有负极线,所述第一滤筒外侧套设有第二滤筒,所述第二滤筒外侧套设有锦纶网,所述锦纶网外侧套设有正极板,所述外壳内侧面设有多叠层过滤芯片,所述第一滤筒外侧面上设有若干第一网孔,所述第二滤筒包括过滤部和筒状部,所述过滤部外侧面上设有若干第二网孔,所述第二网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网孔的孔径,所述筒状部外侧还套设有震动盘,所述顶盖上设有一个开口,所述开口对应于所述第一滤筒的进风口,所述第一滤筒的进风口处还设有一个蜂窝状活性炭棉。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无线通讯装置,设置于所述净化设备本体上,与所述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和所述气体检测装置数据连接;服务器,其与所述无线通讯装置数据连接;用户终端,其用于输入阀值数据,并将所述阀值数据向服务器传输;其中,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阀值数据和所述气体检测装置检测的数据对比,判定用户是否需要启动净化设备本体,若需要启动净化设备本体,则服务器通过无线通迅装置向所述第一控制器和所述第二控制器发出控制指令,使其分别控制所述气泵、第一净化装置和杀菌装置工作。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易安装的实验室新型空气净化设备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净化设备本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净化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杀菌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杀菌装置后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杀菌装置散热机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活性炭吸附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过滤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过滤层和分隔层结构连接关系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安装的实验室新型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实验室(1);通风管(2),贯通连接在实验室(1)侧壁上;抽气泵(3),设置于所述通风管(2)伸入所述实验室(1)内的一端;净化过滤系统(4),通过第一支架(5)连接在实验室(1)的外侧壁上,其进风口与所述通风管(2)伸出所述实验室(1)的一端相连通;气体检测装置(6),通过第二支架(7)连接在实验室(1)的内侧壁上;控制系统(8),分别与所述气体监测装置(6)、所述净化过滤系统(4)和抽气泵(3)控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安装的实验室新型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实验室(1);通风管(2),贯通连接在实验室(1)侧壁上;抽气泵(3),设置于所述通风管(2)伸入所述实验室(1)内的一端;净化过滤系统(4),通过第一支架(5)连接在实验室(1)的外侧壁上,其进风口与所述通风管(2)伸出所述实验室(1)的一端相连通;气体检测装置(6),通过第二支架(7)连接在实验室(1)的内侧壁上;控制系统(8),分别与所述气体监测装置(6)、所述净化过滤系统(4)和抽气泵(3)控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安装的实验室新型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设备本体(3)包括,第一净化装置(10),其进风口与所述通风管(2)伸出所述实验室(1)的一端相连通;杀菌装置(11),其进风口通过连接管(12)与所述第一净化装置(10)的出风口相连接;活性炭吸附装置(13),其进风口通过连接管(12)与所述杀菌装置(11)的出风口连接;第二净化装置(9),设置于连接管内(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安装的实验室新型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净化装置(10)包括,外壳(10-1),所述外壳(10-1)一端部开设有第一出风口(10-11),另一端开设有第一进风口(10-12),所述外壳(10-1)内部包括吸风机(10-2)、导风罩(10-21)、粗滤层(10-31)、格栅网(10-32)、弹簧(10-4)、电磁铁(10-5)、承台(10-6)、百叶窗(10-7)和抽屉(10-13),所述吸风机(10-2)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口(10-12)朝内一侧,所述导风罩(10-21)设置于所述吸风机(10-2)周围,所述粗滤层(10-31)位于导风罩(10-21)的另一端,所述粗滤层(10-31)的侧边与外壳(10-1)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格栅网(10-32)位于所述粗滤层(10-31)朝向所述第一进风口(10-11)的一侧,且倾斜设置,其周边与外壳(10-1)内壁良好配合,所述格栅网(10-32)的左右两侧边缘设置有包边(10-320),两个所述电磁铁(10-5)分别固定设置于外壳(10-1)上下侧内壁,其铁芯(10-51)位于水平方向,所述包边(10-320)顶部与铁芯(10-51)底部之间通过弹簧(10-4)连接,每个所述包边(10-320)下方均对应一方形承台(10-6),所述承台(10-6)固定设置于外壳(10-1)内侧壁,所述外壳(10-1)对应所述格栅网(10-32)的下方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内水平设置有百叶窗(10-7),所述百叶窗(10-7)下方设置有抽屉(10-13),所述抽屉(10-13)与所述外壳(10-1)拆卸式连接,所述百叶窗(10-7)通过电机(10-8)控制开闭,所述电机(10-8)设置于外壳(10-1)外侧壁,所述外壳(10-1)底部外侧设置有第一控制器(10-9),所述第一控制器(10-9)用于控制所述抽气泵(3)、吸风机(10-2)、电磁铁(10-5)和电机(10-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安装的实验室新型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装置(11)包括,壳体(11-1),所述壳体(11-1)的内腔从左至右依次设有过滤室(11-27)、去湿室(11-24)、调节室(11-25)和杀菌室(11-26),所述过滤室(11-27)的内腔设有过滤网(11-2),所述过滤室(11-27)的内腔顶部设有第一湿度传感器(11-14),所述过滤室(11-27)的右侧壁上固定设有导气管(11-15),所述导气管(11-15)的右端贯穿过滤室(11-27)的右侧壁并延伸至去湿室(11-24)的内腔固定连接横板(11-3),所述横板(11-3)的右端与去湿室(11-24)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气管(11-15)的右端上呈上下对称设有排气管(11-13),两组所述排气管(11-13)上均设有电动阀门(11-12),下方所述排气管(11-13)的下方设有干燥层(11-20),所述调节室(11-25)的内腔顶部设有第二湿度传感器(11-17),所述调节室(11-25)的底部设有循环水箱(11-4),所述调节室(11-25)的内腔顶部设有导水管(11-10),所述导水管(11-10)的底端设有雾化喷头(11-18),所述导水管(11-10)的顶端贯穿壳体(11-1)的顶部并延伸至其外部固定连接水箱(11-9),所述水箱(11-9)的右侧壁通过水管(11-21)与循环水泵(11-8)固定连接,所述杀菌室(10-26)的内腔顶部设有紫外线消毒灯(11-77),所述杀菌室(11-26)的左侧壁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希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戴纳实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