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脑膜生物补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301235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6 0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补片领域,涉及一种硬脑膜生物补片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硬脑膜生物补片原料,不是来自商品肉畜,而是来自种畜,如经产母猪SIS补片,其具有天然良好力学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在去细胞环节采用植物源试剂,使用这类天然温和试剂对ECM天然结构基无损伤,且能保留更多有效活性成份,具有更好的诱导组织修复生长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既没有用交联剂来增强力学性能,也没有用合成去污剂来去细胞;避免了化学试剂残留及其毒性,同时能够保留更多ECM中有效成份,特别是GAGs的含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硬膜生物补片不仅质地柔软且韧性好,易于缝合紧密,能防止脑脊液渗漏;而且降解速度与新硬膜生长基本同步,更有利于硬膜的修复再生。

A dural biological patch and its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硬脑膜生物补片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组织修复用生物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硬脑膜生物补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硬脑膜,也称硬膜,是保护脑组织的一道重要屏障,对于维护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功能活动意义重大;硬脑膜是一厚而坚韧的双层膜。外层是颅骨内面的骨膜,仅疏松地附于颅盖,特别是在枕部与颞部附着更疏松,称为骨膜层。但在颅的缝和颅底则附着更牢固,很难分离。颅内无硬膜内腔。硬脑膜内层较外层厚而坚韧,与硬脊膜在枕骨大孔处续连,称为脑膜层;主要作用是保护大脑;创伤或颅脑手术可造成硬脑膜缺损,需要通过手术,采用硬膜补片来修补硬脑膜,封闭硬脑膜下腔,这样可明显减少或预防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理想硬脑膜补片应具备下列条件:①具有安全性,无毒性,无感染性,②组织相容性好,无免疫排斥反应。③致密性好,无渗透性,能防止脑脊液漏,保护脑组织。④具有韧性,易牢固缝合。⑤能促使硬脑膜再生,不发生粘连。⑥使用方便,手术简单,易于消毒灭菌。⑦取材广泛,价格低廉。⑧具有稳定的生物学惰性的,不引起急慢性炎症反应。目前应用较多的硬脑膜修补材料主要是异种去细胞基质,这类天然生物补片,也称为去细胞组织补片,补片初始原料主要来源于动物小肠粘膜下层、膀胱粘膜下层、胃粘膜下层、心包膜、脑膜、羊膜、脏器膜、腹膜及真皮等组织;通过一系列加工处理,包含重要工艺,如去细胞、去DNA,去α-Gal抗原等免疫原成分。这种方法获得的去细胞基质材料,一方面能够保留三维立体结构,同时也含有一些重要活性成份。由去细胞基质制备而成的理想生物补片,应具有良好的生物适应性,可降解性、可吸收性;力学强度适宜性,无毒性,无免疫性;能够为宿主细胞的趋化、附着、增殖、分化提供理想的空间支架和适宜的微(营养)环境,有利于靶组织的结构修复和功能重建。关于补片的力学性能,临床上多使用源自商品肉畜的心包、腹膜或胸膜、肌腱、小肠系膜等作为硬膜生物补片的最初原料。实际应用中,这类补片在力学性能上常达不到硬膜补片的力学要求;因此在制备硬膜补片过程中,常采用以下二种方法来增强补片力学性能,达到韧性好、拉伸强度高的要求。一是:化学(生化)方法,在补片制备过程中,使用环氧化物或戊二醛等化学交联剂,以提高补片的生物力学特性。如申请人是北京桀亚莱福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专利技术人是孙继煌的公开号为CN108261565的专利,和专利技术人是刘博文的公开号为CN105999411的专利,这两篇专利在去(脱)细胞工艺上有所优化,同时为了达到补片在力学上的要求,都使用了交联剂。其缺点是交联程度很难控制,残留的交联剂有潜在的细胞毒性,且这类交联型补片通常力学性能好,抵抗力强,不易降解或降解缓慢,降解与组织再生不能同步匹配,易导致纤维化、慢性炎症等不良反应;广东某公司的硬脑膜补片,采用心包膜或胸膜经环氧交联处理等加工而成,补片力学强度够,但降解较慢,可导致纤维化、慢性炎症反应、存在与颅骨或脑组织粘连等风险;且因其较硬,无法与脑组织表面完美贴合。二是:物理方法,如将单层片横向或纵向,多层交叉部分重叠放置,如申请人为上海宏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利技术人是周宁辉,公开号为CN106039404A的专利,虽然整体上采用此方法制备成的补片,其拉伸强度有所提高,但使用补片原料较多,一方面是原料被浪费,另一方面是补片过厚,会使整个补片完全降解的时间被拖得过长,进而影响靶组织的修复和功能的康复。另外本申请人公开的专利CN109248339A文献,其创新点是将补片原料制成细条状后捻成线,再通过编织的方式制成补片;经过编织而制成的补片,其拉抻强度得到明显提高,但是此步骤需要先将补片原料制成细条,再通过编织方式制备,技术上有点难度,步骤上有点复杂。另外目前市场上,有北京某公司、美国某公司的硬膜补片产品,采用的是牛腱提取胶原而制成的,特点是生物相容性好,且无需缝合;但其降解速度过快,在新组织组织未长成之前,硬膜补片已过早降解了。关于补片中的有效活性成份,因不同的去细胞方式(机械法、化学法、酶法)以及使用不同的去细胞试剂,在补片中保留的有效活性成份差异很大;ThomasW.Gilbertetal在杂志《Biomaterials》27(2006)第3677中表1对不同去细胞方法和去细胞试剂做了详细比较。除了有酶、酸碱之外,还会用去污剂(也称表面活性剂)作为去细胞试剂,现作简要介绍如下:1.TritonX-100,-200,化学名称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是一种化工合成的去污剂;2.SDS,化学名称十二烷基硫酸钠,一种常用的离子型去垢剂,HLB为40,属于亲水基表面活性剂;可使细胞膜崩解,但其能与膜蛋白疏水部分结合,并使其与膜分离,但SDS低浓度会限制组织中对细胞的去除效率;较高浓度的SDS可破坏蛋白质中的离子键和氢键等非共价键,造成对组织ECM三维多孔结构的破坏及对蛋白质类成份构象的损伤;3.CHAPS中文名为[3-(胆酰胺丙基)二甲氨基]丙磺酸内盐,其主要是作为蛋白质裂解液,用于增溶膜蛋白和裂解蛋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4.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Betainetypesurfactant或Sulfobetaine)是由季铵盐型阳离子部分和羧酸盐型阴离子部分所构成;常见例子为烷基(硫代)甜菜碱,代表性产物是N-十烷基-N,N-二甲基-N-羧甲基甜菜碱(BS-10),对天然状态膜蛋白具有增溶作用。上述去污剂都是化工合成或半合成的,去污力强,去细胞效果好;但是易导致ECM中有效成份如GAGs的流失,以及对ECM天然立体结构破坏。采用这类去细胞试剂制备的生物补片,其保留的有效活性成份少,ECM立体结构损伤大,因此其诱导组织再生能力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硬膜生物补片在力学强度上较弱,不能有效满足临床实际需要;以及现有硬膜增强补片力学强度的方法,存在前述种种不足和缺陷;专利技术人围绕补片生物力学这一特定技术特征,通过大量文献阅读,结合自身对学术理论的仔细分析,以及多年丰富的工作经验,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巧妙又方便地解决了常见硬脑膜补片力学性能不足的技术难题。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硬脑膜修复的生物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片,含有去细胞的种畜结缔组织;进一步的,所述去细胞的去细胞试剂主要由皂素组成;进一步的,所述种畜为经产的母猪、母牛、母羊、母马;进一步的,所述种畜为健康的淘汰母猪;进一步的,所述结缔组织是指小肠粘膜下层、膀胱粘膜下层、胃粘膜下层、真皮基质、心包膜、脑膜、羊膜、脏器膜、腹膜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进一步的,所述种畜结缔组织指经产母猪小肠粘膜下层;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硬脑膜生物补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去细胞工艺中去细胞试剂主要由植物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进一步的,所述去细胞试剂,是植物源五环三萜烯皂素、类固醇皂素之一或其组合物;进一步的,所述去细胞试剂,是Quil-A、茶皂素之一或其组合物;进一步的,所述去细胞试剂的有效工作浓度重量比为0.05-1%,与补片原料作用时间为每次10-60分钟,作用温度为4-15℃;进一步的,所述硬脑膜生物补片的制备方法,原料主要由种畜结缔组织组成。现有动物源硬脑膜补片是取自新鲜屠宰动物,经去细胞工艺等步骤加工而成,所使用的新鲜屠宰动物组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硬脑膜修复的生物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片,含有去细胞的种畜结缔组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硬脑膜修复的生物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片,含有去细胞的种畜结缔组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去细胞的去细胞试剂主要由皂素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种畜为经产的母猪、母牛、母羊、母马。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种畜为健康的淘汰母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结缔组织是指小肠粘膜下层、膀胱粘膜下层、胃粘膜下层、真皮基质、心包膜、脑膜、羊膜、脏器膜、腹膜的一种或多种组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种畜结缔组织指经产母猪小肠粘膜下层。7.一种硬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韦红葛翠兰钱锵张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白衣缘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