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脑膜或硬脊膜补片套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37157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硬脑膜或硬脊膜补片套装盒,其包括盒体(1)以及盖体(2),所述盒体(1)包括位于盒体(1)周围的凸缘部(4)以及位于盒体(1)中央部的容腔(C),在容腔(C)内设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凹槽,所述凹槽之间设有凸起间隔部(8);在所述每个凹槽内置放有其形状与凹槽形状相匹配的硬脑膜或硬脊膜补片;其中所述盖体(2)通过盖合盒体(1)之上将盒体(1)密封,所述盒体(1)上的凸缘部(4)的任意位置设有作为盖体剥离部的凸起(A)。通过该套装盒,可以一次性提供神经外科或骨科手术中所需的多片硬脑膜或硬脊膜补片,满足产品全生命周期可追溯的要求,减少患者的负担并保障其生命健康安全。

Dural or dural patch k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硬脑膜或硬脊膜补片套装盒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硬脑膜或硬脊膜补片套装盒。
技术介绍
神经外科或骨科手术中,有时会破坏硬脑膜或硬脊膜组织,若不将该屏障重建,则会造成脑脊液漏,引发感染,引起患者头疼、发热等症状。为降低脑脊液漏的发生,神经外科或骨科手术中会对破损的硬脑膜、硬脊膜进行修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采用自体组织进行硬脑膜修复的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采用硬脑膜或硬脊膜补片进行修复。硬脑膜或硬脊膜补片一般指的是一类可用于硬脑膜或硬脊膜破损修复的医疗器械产品,该硬脑膜或硬脊膜通常由公知的Ⅰ型胶原、生物膜材或高分子聚合物制成。通常所述I型胶原由相互缠绕形成右手三螺旋的三条多肽链组成的,通过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利用常规方法可在所有哺乳动物的腱,韧带和真皮中提取制备得到I型胶原。所述的生物膜材或高分子聚合物也是修复硬脑膜或硬脊膜常用的常规材料。此处所述的“修复”是指在组织缺陷部位形成足以至少部分填充空位或结构断位的新组织。但是修复并不表示或并不必然表示完全治愈或治疗的过程即100%有效地使组织缺陷恢复至缺陷前的生理/结构/机械状态。I型胶原来源于动物组织,其具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因此,目前更广泛的被神经外科或骨科手术过程中采用来修复硬脑膜或硬脊膜。目前市面上的硬脑膜或硬脊膜补片尤其是I型胶原补片通常是单片独立包装,无菌提供。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根据神经外科或骨科手术的特点,这类手术中硬脑膜或硬脊膜的破损较为深入,或者范围较大,难于进行缝合操作。因此,在神经外科或骨科手术中,采用可贴敷使用免缝合的硬脑膜或硬脊膜补片对硬脑膜、硬脊膜进行修复,并且为了保证在深入、大面积、多处缺损的情况下仍有效避免脑脊液漏,临床上一般采用多层(片)修复。在这种情况下,目前市面上的单片包装的硬脑膜或硬脊膜由于在手术过程中打开多个包装盒,而且对同一患者不得不采取不同批次的硬脑膜补片或硬脊膜补片,这样以来不仅造成医疗材料浪费、患者存在较高的感染风险,而且操作手续麻烦耗费时间、容易污染,对患者身心都易造成不利影响;另外,由于该硬脑膜或硬脊膜补片属于三类医疗器械,国家《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从生产、验收、销售到临床使用等各个环节实现产品可追溯。在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如需对所使用硬脑膜或硬脊膜补片的全生命周期进行追溯,则可根据产品唯一性标识对该产品进行追溯。而在手术过程中打开多个包装盒取出多个补片对同一患者施行手术情况下,在后期则需要对多个来源不同的硬脑膜或硬脊膜补片进行追溯,产生高的追溯成本和不确定因素。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市场上缺乏与神经外科或骨科手术配套使用的包含2片或3片以上贴敷式硬脑膜或硬脊膜补片的套装盒,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含了多片修复用硬脑膜或硬脊膜补片的套装包装盒。具体来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硬脑膜或硬脊膜补片套装盒,包括盒体(1)以及盒体(1)上的盖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包括位于盒体(1)周围的凸缘部(4)以及位于盒体(1)中央部的容腔(C),在容腔(C)内设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凹槽,所述凹槽之间设有凸起间隔部(8);在所述每个凹槽内置放有其形状与凹槽形状相匹配的硬脑膜或硬脊膜补片;其中所述盖体(2)通过盖合盒体(1)之上将盒体(1)密封,所述盒体(1)上的凸缘部4的任意位置设有作为盖体剥离部的凸起(A)。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套装盒,其中,所述凹槽深度为0.1-0.6cm,所述凸起间隔部(8)的高度比凸缘部(4)的高度低0.05-0.15cm。前述的套装盒,其中,优选地所述凹槽为二个以上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凹槽,每个凹槽之间设有凸起间隔部(8)。前述的套装盒,其中,优选地所述凹槽为长方形的凹槽,其长度为3-10cm,宽度为1-4cm,正方形的凹槽其边长为1-10cm。前述的套装盒,其中,优选地所述凹槽数为3个,凹槽形状分别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每个凹槽之间设有凸起间隔部(8)。前述的套装盒,其中,优选地所述凹槽为设于容腔(3)内的二个或二个以上凹槽单元或者通过对容腔分割形成的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区域。前述的套装盒,其中,优选地所述凹槽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所述圆形的直径为1-8cm。前述的套装盒,其中,优选地所述硬脑膜或硬脊膜补片由I型胶原、生物膜材或高分子聚合物制成。前述的套装盒,其中,还优选地所述硬脑膜或硬脊膜补片形状为长方形、正方形或圆形或椭圆形中的任一种或任一种以上,补片厚度为0.5mm-5mm;所述长方形和正方形补片边长为1-10cm,圆形补片直径为1cm-8cm。前述的套装盒,其中,优选地所述套装盒为无菌包装,所述盖体(2)通过封口膜热压封合密封或通过其上设置胶黏层而盖合于盒体(1)。本技术主要解决神经外科或骨科手术中需多片贴敷式硬脑膜或硬脊膜补片的问题,通过提供硬脑膜或硬脊膜补片套装盒,可以一次性提供神经外科或骨科手术中所需的多片贴敷式硬脑膜或硬脊膜补片,避免一次手术使用多个硬脑膜或硬脊膜补片产品,减少重复拆装、裁剪造成的时间上的浪费,降低感染风险,避免加重患者的身心创伤,以及减少因此对患者造成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根据国家《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规定,在需要对患者所用的硬脑膜或硬脊膜补片进行追溯来源时,大大简化了程序,减轻了患者的精神痛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硬脑膜或硬脊膜补片套装盒的盒体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硬脑膜或硬脊膜补片套装盒的盖体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硬脑膜或硬脊膜补片套装盒的使用状态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硬脑膜或硬脊膜补片套装盒的盒体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3的硬脑膜或硬脊膜补片套装盒的盒体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硬脑膜或硬脊膜补片套装盒,包括盒体以及盒体上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位于盒体周围的凸缘部以及位于盒体中央部的容腔,在容腔内设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凹槽,所述凹槽之间设有凸起间隔部;在所述每个凹槽内置放有其形状与凹槽形状相匹配的硬脑膜或硬脊膜补片;其中所述盖体通过盖合盒体之上将盒体密封,所述盒体上的凸缘部的任意位置设有作为盖体剥离部的凸起。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提供的硬脑膜或硬脊膜补片组合套装包装盒中具有2-4个长方形、正方形或圆形的凹槽,凹槽深度为0.1-0.6cm,所述凸起间隔部(8)的高度比凸缘部(4)的高度低0.05-0.15cm;长方形的凹槽长度为3-10cm,宽度为1-4cm,正方形的凹槽其边长为1-10cm,圆形凹槽直径D1为1-8cm,每个凹槽放置一片硬脑膜或硬脊膜补片,所述盖体,通过封口膜热压封合密封而盖合于盒体上。选用本技术时,通过在凸起A处剥离从包装盒的盒体上剥离盖体封口膜的密封,取出包装盒内部无菌提供的硬脑膜或硬脊膜补片,对神经外科或骨科手术中硬脑膜或硬脊膜组织破损进行修复。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结构以及如何使用。实施例1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本技术的硬脑膜或硬脊膜补片套装盒,包括盒体1以及盒体1上的盖体2,其中,盖体2如图2所示,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包括位于盒体1周围的凸缘部4以及位于盒体1中央部的容腔C,在容腔C内设有二个凹槽(5,6,7)或三个以上凹槽(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硬脑膜或硬脊膜补片套装盒,包括盒体(1)以及盒体(1)上的盖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包括位于盒体(1)周围的凸缘部(4)以及位于盒体(1)中央部的容腔(C),在容腔(C)内设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凹槽,所述凹槽之间设有凸起间隔部(8);在所述每个凹槽内置放有其形状与凹槽形状相匹配的硬脑膜或硬脊膜补片;其中所述盖体(2)通过盖合盒体(1)之上将盒体(1)密封,所述盒体(1)上的凸缘部(4)的任意位置设有作为盖体剥离部的凸起(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硬脑膜或硬脊膜补片套装盒,包括盒体(1)以及盒体(1)上的盖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包括位于盒体(1)周围的凸缘部(4)以及位于盒体(1)中央部的容腔(C),在容腔(C)内设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凹槽,所述凹槽之间设有凸起间隔部(8);在所述每个凹槽内置放有其形状与凹槽形状相匹配的硬脑膜或硬脊膜补片;其中所述盖体(2)通过盖合盒体(1)之上将盒体(1)密封,所述盒体(1)上的凸缘部(4)的任意位置设有作为盖体剥离部的凸起(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装盒,其中,所述凹槽深度为0.1-0.6cm,所述凸起间隔部(8)的高度比凸缘部(4)的高度低0.05-0.15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装盒,其中,所述凹槽为二个以上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凹槽,每个凹槽之间设有凸起间隔部(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套装盒,其中,所述凹槽为长方形的凹槽,其长度为3-10cm,宽度为1-4cm,正方形的凹槽其边长为1-10cm。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毋晓涛黄小强李岑王俊华张春亮丁乐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银河巴马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