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开型薄膜温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0056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6 0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开型薄膜温室,属于大棚温室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支撑底架和棚顶,所述棚顶置于支撑底架的顶部,所述棚顶包括若干支撑顶架,所述支撑顶架的拱顶向外凸,在支撑顶架两侧的底边处均设有一定高度的裙膜,所述拱顶至裙膜顶边的区域设为窗口,所述支撑顶架的拱顶处设有顶膜,所述顶膜能被收卷至支撑顶架的拱顶;和/或所述顶膜能从支撑顶架的拱顶向两侧覆盖,所述顶膜覆盖至裙膜表面时,所述顶膜的底边能超过裙膜的顶边,使顶膜与裙膜之间有相互贴合的重叠区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大棚最大的通风量及最快调节温度的问题;解决大棚内冷凝水无法排出,滴落于大棚能对植物造成病害传播、植株腐烂的问题;解决大棚抗风性能不佳的问题。

A full open film green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开型薄膜温室
本专利技术涉及温室、大棚
,尤其是一种全开型的薄膜温室/大棚。
技术介绍
大棚(温室)技术广泛地应用于花卉、果蔬等现代农业的种植/栽培,逐渐成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设备。在大棚技术的具体应用过程中,包含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氧气、光照、避雨、防霜、防雪、病虫害等因素,都是温室的重要调整条件,就像温室的大脑,使得调节出来的温室小环境,最适合植物生长,从而达到高效现代农业的目的大棚技术。目前,拱圆形的棚顶普遍应用于大棚温室,如专利号为:201620407869.2,名称为:一种双拱实用连栋温室大棚,公开日为2016年10月19日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该种大棚温室因其弧形结构的形状所限,靠近拱顶附近的坡度十分平缓,尤其是拱顶部分,几乎是平直的结构,该平直段在棚顶位置处形成封闭区域的薄膜,由此给弧形拱顶薄膜温室带来的不足之处是:1、卷膜器在拱顶及附近的坡度平缓处卷膜和放膜时经常动作失灵,无法及时、完全和可靠地开启,特别是关闭大面积的拱顶窗口,甚至容易造成卷膜器和/或膜的损坏;大幅减小拱顶窗口面积(普遍的做法是窗口开启面积仅为温室拱顶总表面积的20~30%)虽使问题有所改善,但拱顶窗口面积小,顶部区域封闭,使温度在整个棚顶的最高处无法完全排出,只能从侧壁的开窗出进行热能的释放,因此严重影响了温室的最大通风量,整个温室的调节效果不明显。2、由于开窗在顶部区域的两侧,外来风从一侧开窗进入棚内时,易在棚顶的封闭区域形成向上的举升,当风量较大时,极易将整个棚顶从该封闭区域抬起而将大棚掀翻,因此其抗风性能极低。3、特别是在冬天为了保温,封闭的大棚内,湿度伴随着温度至温室的顶部聚集,由于内外温差的存在,在棚顶形成有冷凝水,冷凝水聚集到一定程度后会向下滴,或者会顺着棚顶的向两侧流动,当冷凝水下流至棚顶的卡槽处时,水会下滴地到棚内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温室中的冷疑水大量的病菌,滴在植物上会造成植物病害传播、植株腐烂,使得冷凝水在棚顶无法排出。另外,也有锯齿形的棚顶技术,如专利号为:201721806978.2,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单侧拱杆垂直型连栋温室大棚,公开日为:2018年08月21日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该种大棚的开窗在为顶部的非弧形的侧膜(垂直部),该种棚顶能够将侧膜向上翻起进行通风,其通风效果较佳,温度调节效率较高。但其缺点是:1、由于开窗在竖直的侧面上,因此仅能进行单侧开窗和通风,因此无法达到最大通风量和最快温度调节的目的。2、因锯齿形棚顶的方向朝向统一,因此当面对风力朝向竖直侧面吹来时,其抗风性能极低。3、该种棚顶同样存在冬天室内冷凝水无法排出的问题,对棚内植物容易造成植物病害传播、植株腐烂。可见,现有的大棚存在较多额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对其进行结构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全开型薄膜温室,主要解决大棚最大的通风量及最快调节温度的问题;解决大棚内冷凝水无法排出,滴落于大棚能对植物造成病害传播、植株腐烂的问题;解决大棚抗风性能不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全开型薄膜温室,包括支撑底架和棚顶,所述棚顶置于支撑底架的顶部,所述棚顶包括若干支撑顶架,所述支撑顶架的拱顶向外凸,在支撑顶架两侧的底边处均设有一定高度的裙膜,所述拱顶至裙膜顶边的区域设为窗口,所述支撑顶架的拱顶处设有顶膜,所述顶膜能被收卷至支撑顶架的拱顶;和/或所述顶膜能从支撑顶架的拱顶向两侧覆盖,所述顶膜覆盖至裙膜表面时,所述顶膜的底边能超过裙膜的顶边,使顶膜与裙膜之间有相互贴合的重叠区域。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顶膜能被收卷至支撑顶架的拱顶,能将温室的顶部薄膜(顶膜)全部敞开,开窗在温室最高端,把整个窗口打开,支撑顶架两侧的窗口全部打开,可以有效地形成对流态势,从而达到了最大的通风量,最快调节温度的目的,因为湿度伴随着温度在温室的最高点(热空气往上走的蒸腾作用),最快调节温室中的湿度,降低湿度就会降低病虫害,所以也是连栋温室中调节病虫害效果最好的温室。另外,因为所述顶膜覆盖至裙膜表面时,所述顶膜的底边能超过裙膜的顶边,使顶膜与裙膜之间有相互贴合的重叠区域。在冬天,为了保温,温室内会有很多的冷疑水,会聚积在顶膜上,冷疑水会沿顶膜内壁向两侧流至顶膜与裙膜重叠的区域,重叠处的形成膜张力,使温室中的热量保持更好,此型号温室最好的保温;同时,最关键的在于冷凝水在下滑过程中,从顶膜与裙膜之间的贴合区域中留过并排出至大棚外,对大棚的保温效果完全没有任何影响,可见本专利技术实现了既不影响温室保温,又能将冷凝水排出的最佳效果,有效减少病害;完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温室内会有很多的冷疑水,会聚积在薄膜上,无法排走,常规的温室冷凝水会从薄膜上滴到植物,温室中的冷疑水大量的病菌,滴在植物上会造成植物病害传播、植株腐烂的问题,从而形成了唯一可以将大量的冷凝水直接排到温室外的结构。与此同时,冷疑水会沿顶膜内壁向两侧流至顶膜与裙膜重叠的区域,重叠处形成较大的膜张力,使顶膜与裙膜之间不易被分离,相对于传统的大棚温室而言,抗风更加的良好;另外棚顶的拱顶处向外凸起,使顶部能被收卷到拱顶为止,因此不能形成有不能被打开的膜区域,能有效地避免风将整个顶膜抬起;保证这个大面积活动膜的温室,(8级风力以内)能够正常的使用。进一步地,所述裙膜固定覆盖于支撑顶架两侧靠近底边的区域,所述裙膜设于支撑顶架的底边向拱顶延伸一定高度;所述顶膜在支撑顶架的拱顶向两侧覆盖时,所述顶膜能完全覆盖于窗口和裙膜表面,使整个裙膜的区域为顶膜与裙膜之间的重叠区域。由于将裙膜设于支撑顶架两侧靠近底边的位置,当顶膜对两侧进行覆盖时,能够在两侧的底部区域覆盖住并搭接在裙膜表面,在冷凝水的作用下粘合在一起,当然为了整个棚顶的结构更稳靠,抗风性能更加,那么最优即是选择顶膜将裙膜全覆盖,这样冷凝水形成膜张力更大,使顶膜和裙膜之间更不易被风吹开,从而大大地增加去抗风性能。与此同时,由于顶膜和裙膜是靠冷凝水进行粘合,因此即便是顶膜将裙膜全覆盖,对冷凝水排出至大棚外没有任何的影响。进一步地,所述裙膜为薄膜,覆盖支撑顶架侧面的底边处并约占支撑顶架侧面1/3的面积;使所述拱顶至裙膜顶边的窗口约占支撑顶架侧面2/3的面积。为了达到最佳的抗风性能以保温效果。此结构能够确保整个支撑顶架侧面有2/3的区域属于窗口区,特别是将裙膜设于整个支撑顶架侧面的底边区域,而将靠近支撑顶架的拱顶区域设为窗口,因此当需要进行温度调节时,可以将几乎整个大棚拱顶的窗口区域的顶膜全部打开,因此可将温室的2/3顶部薄膜全部敞开;而且开窗在温室的最高端,达到了最大的通风量,最快调节温度的目的,因为湿度伴随着温度在温室的最高点(热空气往上走的蒸腾作用),最快调节温室中的湿度,降低湿度就会降低病虫害,所以也是连栋温室中调节病虫害效果最好的温室。而仍然保留的1/3的裙膜,能够将顶膜在底边区域进行贴合粘紧,当水的张力所形成的顶膜与裙膜的粘合力大于外部/内部的风力时,整个顶膜与裙膜的贴合是非常难以被分开的,也就极强地保障了整个大棚的稳靠,增大其抗风性能。进一步地,所述裙膜置于支撑顶架表面,所述裙膜的顶边在支撑顶架位置被压低,使裙膜的顶边在位于支撑顶架处要低于其它没有支撑顶架的区域,因此在顶膜覆盖于裙膜上贴合时,该被压低处形成一导流口。在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开型薄膜温室,包括支撑底架和棚顶,所述棚顶置于支撑底架的顶部,所述棚顶包括若干支撑顶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顶架的拱顶向外凸,在支撑顶架两侧的底边处均设有一定高度的裙膜(4),所述拱顶至裙膜(4)顶边的区域设为窗口,所述支撑顶架的拱顶处设有顶膜(6),所述顶膜(6)能被收卷至支撑顶架的拱顶;和/或所述顶膜(6)能从支撑顶架的拱顶向两侧覆盖,所述顶膜(6)覆盖至裙膜(4)表面时,所述顶膜(6)的底边能超过裙膜(4)的顶边,使顶膜(6)与裙膜(4)之间有相互贴合的重叠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06 CN 20191049030621.一种全开型薄膜温室,包括支撑底架和棚顶,所述棚顶置于支撑底架的顶部,所述棚顶包括若干支撑顶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顶架的拱顶向外凸,在支撑顶架两侧的底边处均设有一定高度的裙膜(4),所述拱顶至裙膜(4)顶边的区域设为窗口,所述支撑顶架的拱顶处设有顶膜(6),所述顶膜(6)能被收卷至支撑顶架的拱顶;和/或所述顶膜(6)能从支撑顶架的拱顶向两侧覆盖,所述顶膜(6)覆盖至裙膜(4)表面时,所述顶膜(6)的底边能超过裙膜(4)的顶边,使顶膜(6)与裙膜(4)之间有相互贴合的重叠区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开型薄膜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裙膜(4)固定覆盖于支撑顶架两侧靠近底边的区域,所述裙膜(4)设于支撑顶架的底边向拱顶延伸一定高度;所述顶膜(6)在支撑顶架的拱顶向两侧覆盖时,所述顶膜(6)能完全覆盖于窗口和裙膜(4)表面,使整个裙膜(4)的区域为顶膜(6)与裙膜(4)之间的重叠区域。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开型薄膜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裙膜(4)为薄膜,覆盖支撑顶架侧面的底边处并约占支撑顶架侧面1/3的面积;使所述拱顶至裙膜(4)顶边的窗口约占支撑顶架侧面2/3的面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开型薄膜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裙膜(4)置于支撑顶架表面,所述裙膜(4)的顶边在支撑顶架位置被压低,使顶膜(6)覆盖于裙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晓芳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良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乐晓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