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耕农专利>正文

改良构造的置物架连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003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良构造的置物架连接头,具有复数组支骨及连接头,连接头设有容置迫紧块的支端部,周面设有数道空隙形成张力片,连接头设有螺钉进入的圆孔并容置有迫紧块,迫紧块由前端以渐增比率扩大体积至后端,且设有贯穿螺孔,埋头螺钉螺接迫紧块,支骨套结支端部外围,螺钉旋转带动迫紧块逐渐深入支端部,张力片向外紧迫于支骨内周面,将套置支端部外围的架体支骨紧密稳固连接在连接头上,其可方便组装及降低组装时易遭的损坏,可达架体更稳定、更牢固且组装方便、不易损坏的功效。(*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良构造的置物架连接头,特别是涉及一种相当方便于使用者亲手组装且不致遭受损坏,可让置物架更能增进稳定性及牢固性的改良构造的置物架连接头。置物架为普遍被使用在储置器皿、家电用品、书籍及各种摆饰物的用品,较高级且精致的置物架,大部分是采用原材制成,然而广泛经济型的置物架,则是利用铝材质为主要骨架,原木材型的置物架因为较昂贵,所以其消费层次及其使用量均较受限制,反而是以铝材质制成的置物架,普遍被大部分消费者所喜爱并广泛使用,然而观看现今一般置物架的构造及其使用方式,则存在有不易组装、亲手组装易产生损坏及组装后架体的稳定性、牢固性不佳等缺陷。上述缺陷的产生原因,最主要的是因为连接头的构造还有待进一步改良。传统的铝制置物架,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1所示,其骨干是以铝质支骨借着各种不同的连接头共同连接而成,臂如是以四支端连接头81、三支端连接头82直接套合竖立支骨92、93、横置支骨91,隔板则以合板为材质,因为支骨与连接头均属硬性、刚性的连接,不能有所变形,一般消费者购买后自行组装时,在借由工具进行出力打压时,若因为组装方式不当,譬如打压角度不当、零件配置错误等等,足以使支骨及连接头产生变形或损坏,导致整体架体无法完成组装,或是完成组装后的架体仍会有松动不稳的现象,此种已出现有松动不稳状况的架体,若使用于承载物品,其不稳定性及危险性实为令人忧虑。因为由消费者亲自组装如图11所示的置物架,确有其本身既存的不便地方,所以,目前市面销售商均要求中间商需以组装完成的成品提供贩卖,而中间商则要求制造者提供完成品,然而整体完成品有其一定的占用体积,在运输成本及整体装置的费用上,无形中提高了制造成本,此种成本显然要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另一方面,完成品的置物架,若由市面商销售给消费者,因为其仅属于单一商品且非高价商品,市面商均不愿负责载送,然而此种置物架无法利用轿车载送,若利用摩托车类机动车运送,对消费者自身及周遭的交通安全,显然甚具危险性,也容易因震动而导致置物架的架体松动或解体,唯一较佳可行的方式是利用小货车进行载送,但并非多数消费者拥有或可借得到小货车,故对制造者、销售商及消费者均极为不便。所以,传统置物架在使用上、组装上均存有其缺陷,尤其是接头与支骨相套接的连接结构方式,更存在有不稳定性、易松动的使用缺陷。有鉴于上述传统产品的弊端,本设计人基于多年从事制造置物架多年的技术实务经验、专业知识及依据销售商的销售反应,经过不断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本技术改良构造的置物架连接头。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改良构造的置物架连接头,使其设有紧密式、稳固连接的构造,形成可调整并可控制稳定性的结构,方便于消费者亲自组装,即使组装方式不当亦不致损坏套件,同时使其可以相当小的体积装载运输,降低运输成本及售价,且可利于使用各种交通工具载运而不具危险性,具有较佳的稳定性、牢固性及更适于实用的功效。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改良构造的置物架连接头,其具有复数组支骨及作为连接支骨的连接头,其特征在于连接头设有一可容置迫紧块的支端部,该支端部在周面预设有数道空隙,形成张力片,在连接头适当处设有一供埋头螺钉进入的圆孔,前述迫紧块的实体由前端以渐增比率扩大体积至后端,且实体设有一贯穿前后端的螺孔,埋头螺钉螺接于该迫紧块并带动迫紧块,支骨套结在支端部外围,螺钉旋转带动迫紧块逐渐深入于支端部,张力片紧迫于支骨的内周面。其可达到更稳定、更牢固且组装方便、不易损坏的功效。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改良构造的置物架连接头,其中所述的连接头为设有用于不同部位不同规格的二支端、三支端及四支端的连接头。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综观前述,传统置物架的支骨与连接头为直接套合的结构方式,在使用者为套接组装而使用锤头打压迫紧不当时,铝质支骨或是连接头均可能变形,致使连接位置不能迫紧而有松动、不稳定的现象产生,更何况在加诸了承载物品后所增加的重量,更会使置物架的松动现象增大,更显出其不稳固性。若为了避免消费者直接组装,则如前述,制造者势必加重运输成本,且消费者的载运颇具危险性及不便性。反观本技术,由以上技术方案及容后所述实施例可知,本技术改良构造的置物架连接头,其在具有多向连接架体支骨的连接头内容置有一可受埋头螺钉旋动的迫紧块,该迫紧块为由其一端以微增比率式扩大至另一端,在迫紧块受埋头螺钉的旋动而向连接头的支端部内移动时,可使支端部上的张力片向外迫挤,并使套置在支端部外围的架体支骨被紧密、稳固地连接在连接头上,具有可使置物架体方便组装及降低组装时易遭致的损坏程度;其利用迫紧块可逐次扩张连接头支端部的张力片,使支端部适当地迫紧在支骨的内周面,而成为可调整并可控制稳固性的结构方式,实比传统产品为佳,所产生的稳定性效果比传统产品更佳。还可一提的是,制造者将已完成的左右两侧架体及其它组件,可以相当小的体积装盒,直接交由市面商销售给消费者,消费者可以很容易地螺动埋头螺钉,而一一将支骨组立及完成其它相关隔板、面板的组装,如此一来,由于运输成本的降低,即可降低售价,实惠于消费者,且消费者因为可亲自利用各种交通工具载运,而不具有危险性。相比之下,本技术连接头的构造与传统的连接头不同,其稳固性、实用性显然皆比传统产品更佳。综上所述,本技术其主要构造是在连接头的一支端部内容置有一迫紧块,该迫紧块受一埋头螺钉旋动,可使迫紧块向支端部的内空部移动,同时可将支端部的张力片向外扩展而迫紧在支骨的内周面,构成紧密式、稳固性的连接构造,并形成可调整并可控制稳定性的结构,非常方便于消费者亲自组装,即使组装方式不当亦不致损坏套件,同时使其可以相当小的体积装载运输,降低运输成本及售价,且可使用各种交通工具载运而不具有危险性,具有较佳的稳定性、牢固性及更适于实用的功效。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大幅改进,诚为一进步、实用的设计,又本技术为同类产品所未曾出现过而确属首创,实为一新颖、实用的新设计。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图1是本技术应用在置物架的实施例外观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连接头、迫紧块、支骨、螺钉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结构型式连接头、迫紧块、支骨、螺钉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迫紧块的构造侧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迫紧块的构造正视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迫紧块的构造侧视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组合结构剖视图。图8是图7的侧视图。图9是图5所示的动作示意图。图10是图9的侧视图。图11是传统置物架结构的分解立体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改良构造的置物架连接头的具体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该图是本技术改良构造的置物架连接头应用于置物架众多结构形式规格中的一种实施例,其具有最主要的铝质制的支骨1及用为连接纵、横支骨1的连接头2,而连接头2设有多种不同的规格,其设有二支端、三支端及四支端用于不同部位的连接头,本技术则适用于各种不等支端的连接头。请同时配合参阅图2所示,本技术的连接头2是在实体上设有支端部2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构造的置物架连接头,其具有复数组支骨及作为连接支骨的连接头,其特征在于:连接头设有一可容置迫紧块的支端部,该支端部在周面预设有数道空隙,并形成张力片,在连接头适当处设有一供埋头螺钉进入的圆孔,前述迫紧块的实体由前端以渐增比率扩大 体积至后端,且实体设有一贯穿前后端的螺孔,埋头螺钉螺接于该迫紧块并带动迫紧块,支骨套结在支端部外围,螺钉旋转带动迫紧块逐渐深入于支端部,张力片紧迫于支骨的内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耕农
申请(专利权)人:陈耕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