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TD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无线供电装置及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9791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5 0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抑制将由整流电路整流的电压进行平滑化的电容器的寿命变短的无线供电装置及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一种无线供电装置,具备:供电线圈,其与受电线圈进行磁耦合;整流电路,其整流被供给的交流电压;第一电容器,其将从整流电路供给的电压平滑化成直流电压;供电电路,其将由第一电容器平滑化的直流电压转换成驱动频率的交流电压;第二电容器,其在连接整流电路与供电电路的两个传输路径间进行旁通,第二电容器在整流电路与供电电路之间设置于比第一电容器更靠近供电电路侧,在两个传输路径中的高电位侧的传输路径中,具备设置于第一电容器与第二电容器之间的电感器或整流元件。

Wireless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Radio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供电装置及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供电装置及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技术介绍
进行与通过无线进行的电力的传输即无线电力传输相关的技术的研究及开发。与之相关,已知有一种无线供电装置,通过无线电力传输向无线受电装置具备的受电线圈传输电力,具备:与受电线圈进行磁耦合的供电线圈;整流被输入的交流电压的整流电路;将通过整流电路整流的电压平滑化成直流电压的平滑电容器;将由平滑电容器平滑化的直流电压转换成驱动频率的交流电压,且将转换的交流电压供给至供电线圈的供电电路(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5204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具备这样的无线供电装置和无线受电装置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有时应用于搭载于电动汽车等的移动体的蓄电池的充电系统等。在这种情况下,正在进行无线电力传输的时候的供电线圈与受电线圈的相对性的位置大多根据与移动体的种类(例如,电动汽车的车型)相应的高度的不同(例如,电动汽车的车高的不同)、移动体的停止位置的允许范围的宽度的不同等而不同。其结果,在该情况下,有时难以利用该无线供电装置使从供电电路向供电线圈供给的交流电流的相位与从供电电路向供电线圈供给的交流电压的相位一致。在从供电电路向供电线圈供给的交流电流的相位与从供电电路向供电线圈供给的交流电压的相位不一致的情况下,在供电电路的前段流过无效电流。其结果,向供电电路供给的直流电流的纹波变大。于是,当向供电电路供给的直流电流的纹波变大时,有时平滑电容器的寿命会变短。本专利技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其课题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将由整流电路整流的电压进行平滑化的电容器的寿命变短的无线供电装置、及无线电力传输系统。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是一种无线供电装置,是向无线受电装置具备的受电线圈传输交流电力的无线供电装置,具备:供电线圈,其与所述受电线圈进行磁耦合;整流电路,其对被供给的交流电压进行整流;第一电容器,其设置于所述整流电路具有的两个输出端子间,将从所述整流电路供给的电压平滑化成直流电压;供电电路,其将由所述第一电容器平滑化的直流电压转换成驱动频率的交流电压;第二电容器,其设置于所述供电电路具有的两个输入端子间,并在连接所述整流电路与所述供电电路的两个传输路径间进行旁通,所述第二电容器在所述整流电路与所述供电电路之间设置于比所述第一电容器更靠近所述供电电路侧,所述两个传输路径中的高电位侧的传输路径中,具备设置于所述第一电容器与所述第二电容器之间的电感器或整流元件。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抑制将由整流电路整流的电压进行平滑化的电容器的寿命变短。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1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图2是表示无线供电装置10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图3是表示使电感器L的电感变化的情况下的第一电流比率和第二电流比率各自的变化相对于有效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的变化的一个例子的图表;图4是表示使电感器L的电感变化的情况下的第一电流比率和第二电流比率各自的变化相对于有效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的变化的另一个例子的图表;图5是表示使电感器L的电感变化的情况下的第一电流比率和第二电流比率各自的变化相对于有效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的变化的又一个例子的图表。符号的说明1、1X…无线电力传输系统,10、10X…无线供电装置,11…转换电路,11A…整流电路,12…附加电路,13…供电电路,14…供电线圈单元,20、20X…无线受电装置,21…受电线圈单元,22…整流平滑电路,C1…第一电容器,C2…第二电容器,EV…电动汽车,G…地面,L…电感器,L1…供电线圈,L2…受电线圈,P…商用电源,Vload…负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此,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说明,将通过无线进行的电力的传输称为无线电力传输进行说明。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将传输与直流电力相应的电信号或与交流电力相应的电信号的导体称为传输路径进行说明。传输路径是例如印刷于基板上的导体。此外,传输路径也可以代替该导体,而是形成为线状的导体即导线等。〈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概要〉首先,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1的概要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1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无线电力传输系统1具备无线供电装置10和无线受电装置20。无线电力传输系统1中,电力通过无线电力传输从无线供电装置10向无线受电装置20传输。更具体而言,无线电力传输系统1中,电力通过无线电力传输从无线供电装置10具备的供电线圈L1(图1中未图示)向无线受电装置20具备的受电线圈L2(图1中未图示)传输。无线电力传输系统1使用例如磁场共振方式进行无线电力传输。此外,无线电力传输系统1也可以是代替磁场共振方式,而使用其它方式进行无线电力传输的结构。以下,作为一个例子,如图1所示,说明无线电力传输系统1应用于相对于搭载于电动汽车EV的蓄电池(二次电池)通过无线电力传输进行充电的系统的情况。电动汽车EV是通过对蓄电池充电的电力驱动马达而进行行驶的电动车辆(移动体)。图1所示的例子中,无线电力传输系统1具备设置于充电设备侧的地面G的无线供电装置10和搭载于电动汽车EV的无线受电装置20。此外,无线电力传输系统1也可以代替应用于该系统的结构,而是应用于其它装置、其它系统等的结构。在此,磁场共振方式的无线电力传输中,无线电力传输系统1使无线供电装置10具备的未图示的供电侧共振电路(图1所示的例子中,配备于下述的供电线圈单元14)与无线受电装置20具备的未图示的受电侧共振电路(图1所示的例子中,配备于下述的受电线圈单元21)之间的共振频率接近(或使该共振频率一致),将共振频率附近的高频电流及电压施加于供电线圈单元14,并向电磁共振(共振)的受电线圈单元21通过无线传输(供给)电力。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1不进行与充电电缆的连接,能够一边将从充电设备侧供给的电力通过无线向电动汽车EV传输,一边相对于搭载于电动汽车EV的蓄电池进行利用无线电力传输的充电。在此,比较与无线电力传输系统1不同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1X和无线电力传输系统1,并对无线电力传输系统1进行说明。无线电力传输系统1X是例如现有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无线电力传输系统1X具备无线供电装置10X和无线受电装置20X。无线供电装置10X是例如现有的无线供电装置。无线受电装置20X是例如现有的无线受电装置20。无线电力传输系统1X中,无线供电装置10X例如具备:与无线受电装置20X具备的受电线圈L2X进行磁耦合的供电线圈L1X;对被输入的交流电压进行整流的整流电路;将由整流电路整流的电压平滑化成直流电压的平滑电容器;将由平滑电容器平滑化的直流电压转换成驱动频率的交流电压,并将转换了的交流电压供给至供电线圈的供电电路。这种无线电力传输系统1X与该一个例子中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1相同,有时应用于搭载于上述的电动汽车EV等的移动体的蓄电池的充电系统等。在这种情况下,正在进行无线电力传输的时候的供电线圈L1X与受电线圈L2X的相对性的位置大多根据与移动体的种类(例如,电动汽车的车型)相应的高度的不同(例如,电动汽车的车高的不同)、移动体的停止位置的允许范围的宽度的不同等而不同。其结果,在该情况下,有时难以利用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供电装置,其中,是向无线受电装置具备的受电线圈传输交流电力的无线供电装置,具备:供电线圈,其与所述受电线圈磁耦合;整流电路,其对被供给的交流电压进行整流;第一电容器,其设置于所述整流电路具有的两个输出端子间,将从所述整流电路供给的电压平滑化成直流电压;供电电路,其将由所述第一电容器平滑化了的直流电压转换成驱动频率的交流电压;第二电容器,其设置于所述供电电路具有的两个输入端子间,并在连接所述整流电路与所述供电电路的两个传输路径间进行旁通,所述第二电容器在所述整流电路与所述供电电路之间设置于比所述第一电容器更靠近所述供电电路侧的位置,所述两个传输路径中的高电位侧的传输路径中,具备设置于所述第一电容器与所述第二电容器之间的电感器或整流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3.30 JP 2018-0698361.一种无线供电装置,其中,是向无线受电装置具备的受电线圈传输交流电力的无线供电装置,具备:供电线圈,其与所述受电线圈磁耦合;整流电路,其对被供给的交流电压进行整流;第一电容器,其设置于所述整流电路具有的两个输出端子间,将从所述整流电路供给的电压平滑化成直流电压;供电电路,其将由所述第一电容器平滑化了的直流电压转换成驱动频率的交流电压;第二电容器,其设置于所述供电电路具有的两个输入端子间,并在连接所述整流电路与所述供电电路的两个传输路径间进行旁通,所述第二电容器在所述整流电路与所述供电电路之间设置于比所述第一电容器更靠近所述供电电路侧的位置,所述两个传输路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泽陵大西正秀
申请(专利权)人:TD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