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飘忆专利>正文

电力轨道及与其配套使用的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9771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5 0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供电连接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轨道,包括轨道壳体,轨道壳体的前侧壁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开口,轨道壳体内与每个第一开口相对应的位置固定有第一导体。与电力轨道配套使用的插座,包括插头本体,所述插头本体上设置有与每个第一导体相配合的第一插脚,与轨道壳体的前壁相配合的地线引脚。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力轨道,通过在轨道壳体的前侧壁设置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开口,并在轨道壳体内设置两个第一导体,无需在电力轨道上安装专用插座,就可将现有的两脚插头插入电力轨道的任意位置进行取电。通过设置与电力轨道配套使用的插座,使现有的两脚和三脚插头均可通过该插座在电力轨道上进行取电。

Power track and sockets used with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力轨道及与其配套使用的插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电连接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电力轨道及与其配套使用的插座。
技术介绍
传统的装潢布线形式使得插座孔的位置相对固定,而相对固定的插座位置使家用电器的摆放位置受到限制。如果家用电器的摆放位置与插座孔之间的距离较远,那么家用电器就不能通过设置于其上的电源线连接于插座。目前有一种电源分配装置,包括电力轨道和插座,电力轨道内设置有导电体,电力轨道上设置与其内部连通的长条形开口。使用时,将专用插座从长条形开口插入电力轨道内,并将插座沿长条形开口移动至供电位置,插座上的导电体与电力轨道内的导电体接触导电,进而就可通过插座给家用电器供电,不用时取出插座即可。该电源分配装置虽然解决了供电位置固定的问题,但是由于电力轨道需要安装专用插座才能使用,而不能直接将现有的两脚插头直接插入电力轨道进行取电,其适用范围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力轨道,使现有的两脚插头可直接插入电力轨道进行取电;并提供一种与电力轨道配套使用的插座,使现有的两脚和三脚插头均可插入该插座在电力轨道上进行取电。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力轨道,包括长条形的轨道壳体,所述轨道壳体的前侧壁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且沿轨道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开口;所述轨道壳体内与每个第一开口相对应的位置、固定有沿轨道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导体;所述第一导体为横截面呈U形的弹性导电体,其横截面的开口朝向与其相对应的第一开口的方向设置。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轨道壳体内、且位于弹性导电体与轨道壳体的前侧壁之间的保护门装置;所述保护门装置包括沿轨道壳体的长度方向并列设置的若干个保护门单元;每个保护门单元包括安装在轨道壳体内的滑座,设置在滑座的两侧、且用于遮挡和打开第一开口的保护门,设置在两个保护门之间的复位弹簧;所述保护门与滑座滑动配合、且保护门的滑动方向与复位弹簧的伸缩方向一致;每个所述保护门上设置有朝向第一开口的驱动斜面;当同时对两个驱动斜面施加作用力时,两个保护门相向移动,以打开两个第一开口。进一步的,所述滑座通过沿轨道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转轴转动安装在轨道壳体内;每个保护门的后侧设置有卡扣,所述轨道壳体内设置有与每个卡扣相配合的挡块;当对其中一个保护门上的驱动斜面施加作用力时,所述滑座绕转轴转动、并使该保护门上的卡扣卡在与其相配合的挡块上。进一步的,所述轨道壳体包括上壁,设置在上壁下方的下壁,固定在上壁与下壁之间的后壁,设置在上壁与下壁之间、且与后壁连接的前壁;所述前壁与上壁、下壁之间均具有间隙,该间隙形成所述第一开口。进一步的,所述上壁、下壁、前壁和后壁均采用金属材质制作;所述上壁和下壁的内表面均设置有第一绝缘层,所述前壁与第一开口相对应的表面均设置有第二绝缘层;每个第一导体通过第一绝缘体固定在轨道壳体内。进一步的,所述后壁与前壁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结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在后壁的内表面、且沿轨道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隔板,卡接在隔板上的卡板,连接在卡板与前壁之间的至少两个固定杆。进一步的,所述隔板、卡板和固定杆均采用金属材质制作。进一步的,还包括轨道连接件;所述轨道连接件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且安装在轨道壳体端部的安装座,固定在安装座的第一表面上、且插接在每个第一导体内的第二导体,固定在安装座的第二表面上、且与每个第二导体连接的第三导体;所述安装座的第二表面上还设置有相适配的插槽和插舌;当两个轨道连接件相连接时,每个轨道连接件上的插舌分别插接在另一个轨道连接件上的插槽中,且两个轨道连接件上相对应位置处的第三导体相接触。进一步的,所述插舌上设置有卡块,所述插槽的壁上设置有与卡块相适配的卡槽。与电力轨道配套使用的插座,包括插头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本体上设置有与每个第一导体相配合的第一插脚,与轨道壳体的前壁相配合的地线引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力轨道,通过在轨道壳体的前侧壁设置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开口,并在轨道壳体内设置两个第一导体,无需在电力轨道上安装专用插座,就可将现有的两脚插头插入电力轨道的任意位置进行取电。通过设置与电力轨道配套使用的插座,使现有的两脚和三脚插头均可通过该插座在电力轨道上进行取电。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力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2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两脚插头插入电力轨道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至图6为金属杆从其中一个第一开口插入电力轨道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3中B向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左视图;图10是图8的右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的左视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轨道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卡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5至图1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各种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为:1-轨道壳体,2-第一导体,3-保护门单元,4-第一绝缘体,5-轨道连接件,6-金属杆,7-卡件,11-第一开口,12-上壁,13-下壁,14-后壁,15-前壁,16-第一绝缘层,17-第二绝缘层,18-隔板,19-卡板,20-固定杆,31-滑座,32-保护门,33-复位弹簧,34-驱动斜面,35-转轴,36-卡扣,37-挡块,51-安装座,52-第一表面,53-第二导体,54-第二表面,55-第三导体,56-插槽,57-插舌,58-卡块,59-卡槽,60-第四导体,61-第五导体,71-插头本体,72-第一插脚,73-地线引脚,74-插座本体,80-外壳,81-安装槽,181-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称的“上”、“下”、“左”、“右”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但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起限定作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力轨道,包括长条形的轨道壳体1,所述轨道壳体1的前侧壁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且沿轨道壳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开口11;所述轨道壳体1内与每个第一开口11相对应的位置、固定有沿轨道壳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导体2;所述第一导体2为横截面呈U形的弹性导电体,其横截面的开口朝向与其相对应的第一开口11的方向设置。如图1、图2所示,所述轨道壳体1为长条形结构,其内部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容纳腔室;所述轨道壳体1的前侧壁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开口11,两个第一开口11均为长条形开口、且其长度方向平行于轨道壳体1的长度方向,两个第一开口11之间的距离应与现有的国标两脚插头的两个插脚之间的距离相适配,以便现有的两脚插头的两个插脚能从两个第一开口11插入轨道壳体1内。如图2所示,所述轨道壳体1内与每个第一开口11相对应的位置固定有第一导体2;所述第一导体2为长条形的弹性导电体,该第一导体2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轨道壳体1的长度方向,该第一导体2的横截面呈U形,且其横截面的开口朝向与其相对应的第一开口11的方向设置,以便插头的插脚从第一开口11插入轨道壳体1内后,能插接配合在第一导体2内。在使用时,其中一个第一导体2为火线导体,另一个第一导体2为零线导体。两个第一导体2均为弹性导电体,其可以采用任意具有弹性的导电材质制作;为了使该弹性导电体不仅具有足够的弹性,以确保对插头的插脚有足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力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条形的轨道壳体(1),所述轨道壳体(1)的前侧壁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且沿轨道壳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开口(11);所述轨道壳体(1)内与每个第一开口(11)相对应的位置、固定有沿轨道壳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导体(2);所述第一导体(2)为横截面呈U形的弹性导电体,其横截面的开口朝向与其相对应的第一开口(11)的方向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力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条形的轨道壳体(1),所述轨道壳体(1)的前侧壁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且沿轨道壳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开口(11);所述轨道壳体(1)内与每个第一开口(11)相对应的位置、固定有沿轨道壳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导体(2);所述第一导体(2)为横截面呈U形的弹性导电体,其横截面的开口朝向与其相对应的第一开口(11)的方向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轨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轨道壳体(1)内、且位于弹性导电体与轨道壳体(1)的前侧壁之间的保护门装置;所述保护门装置包括沿轨道壳体(1)的长度方向并列设置的若干个保护门单元(3);每个保护门单元(3)包括安装在轨道壳体(1)内的滑座(31),设置在滑座(31)的两侧、且用于遮挡和打开第一开口(11)的保护门(32),设置在两个保护门(32)之间的复位弹簧(33);所述保护门(32)与滑座(31)滑动配合、且保护门(32)的滑动方向与复位弹簧(33)的伸缩方向一致;每个所述保护门(32)上设置有朝向第一开口(11)的驱动斜面(34);当同时对两个驱动斜面(34)施加作用力时,两个保护门(32)相向移动,以打开两个第一开口(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31)通过沿轨道壳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转轴(35)转动安装在轨道壳体(1)内;每个保护门(32)的后侧设置有卡扣(36),所述轨道壳体(1)内设置有与每个卡扣(36)相配合的挡块(37);当对其中一个保护门(32)上的驱动斜面(34)施加作用力时,所述滑座(31)绕转轴(35)转动、并使该保护门(32)上的卡扣(36)卡在与其相配合的挡块(37)上。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电力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壳体(1)包括上壁(12),设置在上壁(12)下方的下壁(13),固定在上壁(12)与下壁(13)之间的后壁(14),设置在上壁(12)与下壁(13)之间、且与后壁(14)连接的前壁(15);所述前壁(15)与上壁(12)、下壁(13)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飘忆王辉
申请(专利权)人:王飘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