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星霖专利>正文

双阀体深水子母芯管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9330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5 0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双阀体深水子母芯管阀,是本人原创性发明专利技术的芯管阀母系列中的双阀体芯管阀板块中的一种组合;所述子阀、母阀,包裹于外阀体内腔的阀芯管为固定件同轴向贯穿于阀体的袖管Ⅰ、阀体内腔、以及阀体的袖管Ⅱ;阀芯管中部有轴向隔层,隔层的轴向相邻两边分别是输入段和输出段的至少一个流通孔;环绕隔层的环形阀芯与袖管Ⅰ和袖管Ⅱ的至少一个袖管喉部的环形阀座构成密封副;输入段与袖管Ⅰ和输出段与袖管Ⅱ为轴孔式配合其结合部均设置密封;位于外阀体的轴向至少一侧通过连通管与子阀,和主阀前压相通;子阀,外阀体内腔两端均设置电磁铁吸引阀体在外阀体内腔轴向往复移动实现驱动介质启闭引发主阀关和开。简单、可靠、高效、无泄漏。

Dual-body deep-water mother-core pipe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阀体深水子母芯管阀
双阀体深水子母芯管阀属于阀门领域,是本人原创性专利技术的芯管阀母系列中的双阀体芯管阀板块的一种组合,涉及远程控制压力启闭子母阀组;母阀,是主阀,子阀,是控制主阀的电磁阀。
技术介绍
目前,没有一种常开型深水阀门能够远程控制来使用微量动能开启微小子阀,借助介质之力实现主阀的关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双阀体深水子母芯管阀,满足深水特种工况的生产需要。双阀体深水子母芯管阀的主要技术特征是:所述母阀,主阀,包裹于外阀体内腔的阀芯管为固定件同轴向从下至上贯穿于阀体的袖管Ⅰ、阀体内腔、以及阀体的袖管Ⅱ;阀芯管中部有轴向隔层,隔层由内核和内核径向辐射的阀芯管的中间管段构成;隔层的轴向相邻两边分别是输入段和输出段的至少一个流通孔;环绕隔层的环形阀芯与袖管Ⅰ和袖管Ⅱ的至少一个袖管喉部的环形阀座构成密封副;输入段与袖管Ⅰ和输出段与袖管Ⅱ为轴孔式配合其结合部均设置密封;输入段与输出段的外径之差≥0;外阀体的轴向至少一侧通过连通管贯通外阀体内腔和阀的前压,连通管中部是电磁阀控制驱动介质的启闭;在两种势能作用下,阀体在外阀体内腔轴向往复移动实现主流介质的启闭。所述子阀,电磁阀,包裹于外阀体内腔的阀芯管为固定件同轴向贯穿于阀体的袖管Ⅰ、阀体内腔、以及阀体的袖管Ⅱ;阀芯管中部有轴向隔层,隔层由内核和内核径向辐射的阀芯管的中间管段构成;隔层的轴向相邻两边分别是输入段和输出段的至少一个流通孔;环绕隔层的环形阀芯与袖管Ⅰ和袖管Ⅱ的至少一个袖管喉部的环形阀座构成密封副;输入段与袖管Ⅰ和输出段与袖管Ⅱ为轴孔式配合其结合部均设置密封;输入段与输出段的外径之差≥0;外阀体内腔的轴向两端均设置电磁铁;在两端电磁铁的作用下,阀体在外阀体内腔轴向往复移动实现驱动介质的启闭。所述主阀,输入段的外径大于输出段的外径。所述主阀,在袖管Ⅰ和袖管Ⅱ的至少一个袖管端面同轴向设置柔性环形密封套其端面与袖管的端面紧密相贴,环形密封套的环形内壁有若干密封环台,在驱动介质压力下环形密封套的环形内壁抱紧阀芯管。所述主阀和电磁阀,隔层由内核和内核径向辐射的阀芯管的中间管段构成,可以是一体的,也可以是内核轴向压入阀芯管的两个部分构成;所述隔层内核的两个轴向端面是舌形三角坡面,从分流到合流,最大限度的提高过流能力,实现介质流向平稳,流阻小,低压损;隔层内核的两个轴向端面可以是球面,也可以是下弧形引导面,还可以是平面和凹面。所述主阀和电磁阀,环形阀芯的密封面是双向坡面。所述主阀和电磁阀,环形阀芯的密封面是圆弧坡面。所述电磁阀,外阀体内环壁有径向的沉孔,沉孔内从内至外依次轴向设置压缩弹簧和滚珠,阀体的外环壁在同一剖面线上有两个与滚珠匹配的半圆凹坑,在阀体轴向往复移动时,滚珠分别落入这两个凹坑,电磁阀分别定位于开启或者关闭状态。所述电磁阀,电磁铁的供电电源和远程控制信号接收插件可以放置在外面,甚至可以设想利用深水的涌动或者生物的游动能量发电,毕竟,开启电磁阀,电能消耗极小又短暂。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双阀体深水子母芯管阀的积极效果在于:1、结构简单,便于制造;2、无外泄漏;3、环形密封阀座与环形阀芯是轴向直线接触,极少摩擦,密封效果好;4、使用寿命长,性价比高;5、适应特种工况;6、关闭阀门时阀体作为启闭件对介质流是切断式,启闭阻力小;7、即使在高压主流介质和超高压环境状态下,操作性会依然良好;8、节约能源;9、安全性、可靠性强。附图说明附图1、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组实施例母阀纵向全剖面结构示意状态图。附图2、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组实施例子阀纵向全剖面结构示意状态图。附图5、7,是本专利技术第二组实施例母阀纵向全剖面结构示意状态图。附图6、8,是本专利技术第二组实施例子阀纵向全剖面结构示意状态图。图中1-阀芯管、1′-输入段、1″-输出段、100-隔层、100′-舌形三角坡面、101-环形阀芯、103-流通孔、2-阀体、2′-袖管Ⅰ、2″-袖管Ⅱ、200-内腔、201-环形阀座、300-波纹管密封件、302-密封圈、305-环形密封套、4-压缩弹簧、508-电磁铁、600-连通管、605-电磁阀、8-外阀体、8′-内腔。具体实施方案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所述的双阀体深水子母芯管阀:参看附图1、3,母阀,主阀为常开型;所述包裹于外阀体8内腔8′的阀芯管1为固定件同轴向从下至上贯穿于阀体2的袖管Ⅰ2′、阀体2内腔200、以及阀体2的袖管Ⅱ2″;阀芯管1中部有轴向隔层100,隔层100由内核和内核径向辐射的阀芯管1的中间管段构成,隔层100内核的两个轴向端面是舌形三角坡面100′;隔层100的轴向相邻两边分别是输入段1′和输出段1″的两个径向流通孔103;环绕隔层100的环形阀芯101的密封面是双向坡面与袖管Ⅰ2′喉部的环形阀座201构成密封副;输入段1′与袖管Ⅰ2′和输出段1″与袖管Ⅱ2″为轴孔式配合其结合部均设置密封圈302;设置一根连通管600穿过外阀体8进入内腔8′的袖管Ⅰ2′端面一侧贯通阀的前压,连通管600中部有电磁阀605;外阀体8的环形内壁与阀体2的环形外壁之间有微量间隙可以往复穿过内腔8′轴向两端的驱动介质。参看附图2、4,子阀,电磁阀605,为常闭型;所述包裹于外阀体8内腔8′的阀芯管1为固定件同轴向贯穿于阀体2的袖管Ⅰ2′、阀体2内腔200、以及阀体2的袖管Ⅱ2″;阀芯管1中部有轴向隔层100,隔层100由内核和内核径向辐射的阀芯管1的中间管段构成,隔层100内核的两个轴向端面是舌形三角坡面100′;隔层100的轴向相邻两边分别是输入段1′和输出段1″的两个径向流通孔103;环绕隔层100的环形阀芯101的密封面是双向坡面与袖管Ⅰ2′喉部的环形阀座201构成密封副;输入段1′与袖管Ⅰ2′和输出段1″与袖管Ⅱ2″为轴孔式配合其结合部均设置波纹管密封件300;输入段1′的外径略小于输出段1″的外径;外阀体8内腔8′的轴向两个端面均设置电磁铁508;外阀体8内环壁有径向的带点倾角的沉孔,沉孔内从内至外依次轴向设置压缩弹簧4和滚珠707,阀体2的外环壁在同一剖面线上有两个与滚珠707匹配的半圆凹坑,在阀体2轴向往复移动时,滚珠707分别落入这两个凹坑,电磁阀605分别定位于开启或者关闭状态。附图1、2所示,附图2描述的子阀,电磁阀605为关闭状态,此时,袖管Ⅱ2″端面被电磁铁508吸引,阀体2向输出段1″方向移动,滚珠707落入阀体2外环面的定位于关闭的凹坑,袖管Ⅰ2′喉部的环形阀座201与环形阀芯101紧密相贴;同时,电磁铁508断电。附图1描述的主阀,为开启状态,在阀体2自重力的作用下,阀体2轴向下移,袖管Ⅰ2′喉部的环形阀座201离开环形阀芯101,输入段1′和输出段1″的流通孔103与内腔200贯通,主流介质流通。附图3、4所示,附图4所描述的子阀,电磁阀605为开启状态,此时,袖管Ⅰ2′端面被电磁铁508吸引,阀体2向输入段1′方向移动,滚珠707落入阀体2外环面的定位于开启的凹坑,袖管Ⅰ2′喉部的环形阀座201离开环形阀芯101,输入段1′和输出段1″的流通孔103与内腔200贯通,驱动介质从阀的前压,通过连通管600流入主阀内腔8′的袖管Ⅰ2′端面一侧;同时,电磁铁508断电。附图3描述的主阀,为关闭状态,流入内腔8′的驱动介质压力形成对袖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阀体深水子母芯管阀,母阀,主阀,其特征在于,包裹于外阀体(8)内腔(8′)的阀芯管(1)为固定件同轴向从下至上贯穿于阀体(2)的袖管Ⅰ(2′)、阀体(2)内腔(200)、以及阀体(2)的袖管Ⅱ(2″);阀芯管(1)中部有轴向隔层(100),隔层(100)由内核和内核径向辐射的阀芯管(1)的中间管段构成;隔层(100)的轴向相邻两边分别是输入段(1′)和输出段(1″)的至少一个流通孔(103);环绕隔层(100)的环形阀芯(101)与袖管Ⅰ(2′)和袖管Ⅱ(2″)至少一个袖管喉部的环形阀座(201)构成密封副;输入段(1′)与袖管Ⅰ(2′)和输出段(1″)与袖管Ⅱ(2″)为轴孔式配合其结合部均设置密封;输入段(1′)与输出段(1″)的外径之差≥0;外阀体(8)的轴向至少一侧通过连通管(600)贯通内腔(8′)和阀的前压,连通管(600)中部是电磁阀(605)控制驱动介质的启闭;在两种势能作用下,阀体(2)在外阀体(8)内腔(8′)轴向往复移动实现主流介质的启闭。

【技术特征摘要】
1.双阀体深水子母芯管阀,母阀,主阀,其特征在于,包裹于外阀体(8)内腔(8′)的阀芯管(1)为固定件同轴向从下至上贯穿于阀体(2)的袖管Ⅰ(2′)、阀体(2)内腔(200)、以及阀体(2)的袖管Ⅱ(2″);阀芯管(1)中部有轴向隔层(100),隔层(100)由内核和内核径向辐射的阀芯管(1)的中间管段构成;隔层(100)的轴向相邻两边分别是输入段(1′)和输出段(1″)的至少一个流通孔(103);环绕隔层(100)的环形阀芯(101)与袖管Ⅰ(2′)和袖管Ⅱ(2″)至少一个袖管喉部的环形阀座(201)构成密封副;输入段(1′)与袖管Ⅰ(2′)和输出段(1″)与袖管Ⅱ(2″)为轴孔式配合其结合部均设置密封;输入段(1′)与输出段(1″)的外径之差≥0;外阀体(8)的轴向至少一侧通过连通管(600)贯通内腔(8′)和阀的前压,连通管(600)中部是电磁阀(605)控制驱动介质的启闭;在两种势能作用下,阀体(2)在外阀体(8)内腔(8′)轴向往复移动实现主流介质的启闭。2.双阀体深水子母芯管阀,子阀,电磁阀(605),其特征在于,包裹于外阀体(8)内腔(8′)的阀芯管(1)为固定件同轴向贯穿于阀体(2)的袖管Ⅰ(2′)、阀体(2)内腔(200)、以及阀体(2)的袖管Ⅱ(2″);阀芯管(1)中部有轴向隔层(100),隔层(100)由内核和内核径向辐射的阀芯管(1)的中间管段构成;隔层(100)的轴向相邻两边分别是输入段(1′)和输出段(1″)的至少一个流通孔(103);环绕隔层(100)的环形阀芯(101)与袖管Ⅰ(2′)和袖管Ⅱ(2″)的至少一个袖管喉部的环形阀座(201)构成密封副;输入段(1′)与袖管Ⅰ(2′)和输出段(1″)与袖管Ⅱ(2″)为轴孔式配合其结合部均设置密封;输入段(1′)与输出段(1″)的外径之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星霖
申请(专利权)人:卢星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