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29292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5 0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散热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散热系统包括散热器和风扇,散热器包括散热室和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且均转动设置于散热室的散热芯体,风扇朝向散热芯体,且风扇用于对多个散热芯体散热,散热器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散热器位于第一状态时,任意相邻两个散热芯体相互抵接;当散热器位于第二状态时,任意相邻两个散热芯体之间均设有除尘间隙,风扇吹出的风在经过除尘间隙时,气流流速将加快,能够将散热芯体表面的灰尘或絮状物剥离,有利于加强除尘效果,相比现有技术,该散热系统在清灰时,无需拆卸散热器,并且无需使风扇反转,也无需设置喷水装置。

A Heat Dissipation System and Its Control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内燃机工作时,通常通过散热系统对其进行冷却,散热系统通常包括散热器和风扇,风扇在将外界的冷空气吹向散热器的同时也会将空气中的絮状物、灰尘等同时吹向散热器,灰尘附着于散热器表面会造成散热器散热效率下降,必须定期对散热器进行清理,否则会引起内燃机水温高的情况,而水温高则会降低内燃机的动力性能,降低内燃机燃油经济性,严重时还会引起拉缸等严重故障,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并存在安全隐患。散热器堵塞后,现有技术中,有的通过停机手动清理。将散热系统停机,利用高压水枪、高压空气或者毛刷等对散热器进行手工清理,但是停机状态下散热器无法使用,会导致散热效率低下的问题。对此,现有技术中提出了采用风扇反转的解决方案。利用风扇反转产生的反向气流,将堵塞在散热器中的杂物“吸”出。虽然无需停机处理,但是这种方案中,风扇反转时同样存在散热效率较低的问题,而且风扇一般无法长时间反转。对此,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在风扇周围安装喷水装置的解决方案,虽然无需散热系统停机,但是通过喷水装置喷水对散热器进行水洗,需要单独设置水路,影响整机布局,并且需要配备专门的储水装置。而且,上述这些方法都是在出现水温高或者目测散热器堵塞之后才采取的,属于补救型方案,无法实现散热器堵塞情况的实时监控和及时处理。同时,传统的散热器也存在一些不足,散热器上通常设有多个散热芯体,散热芯体表面设有多个散热翅片,相邻两个散热翅片构成散热通道,而散热芯体面对风扇一侧的散热通道与风扇正对,风扇吹出的风会直接将灰尘、絮状物以及其他杂物直接吹入到散热通道内,影响散热效果。因此,亟需一种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散热系统的散热器堵塞后通过停机手动处理和通过风扇反转处理导致散热器的散热效率较低,以及通过安装喷水装置,影响整机布局并且需要配备专门的储水装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系统,该散热系统包括:散热器,包括散热室和多个散热芯体,所述散热室内设有用于储存散热介质的容纳腔,所述散热室上间隔设有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多个所述散热芯体均转动设置于所述散热室,多个所述散热芯体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所述散热芯体的外周面上均布有多个翅片,所述翅片垂直于所述散热芯体的外周面;风扇,所述风扇的风向朝向所述散热芯体,且所述风扇的风向与所述翅片之间的夹角小于90°。作为散热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散热系统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散热芯体转动,所述散热芯体转动过程中,所述风扇的风向与所述翅片之间的夹角始终小于90°。作为散热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散热器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时,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散热芯体相互抵接,当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第二状态时,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散热芯体之间均设有除尘间隙,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散热器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转换。作为散热系统的优选方案,多个所述散热芯体分为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所述第一散热组件的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散热芯体之间均设有一个所述第二散热组件的所述散热芯体;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散热组件的各个所述散热芯体转动。作为散热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散热组件的各个所述散热芯体转动。作为散热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时,多个所述散热芯体整体呈锯齿状排布。作为散热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散热系统还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均用于测取风速,或者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均用于测取风压,沿所述风扇的吹风方向,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散热器的两侧。作为散热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以及与所述第一电机传动连接的第一蜗杆,所述第一散热组件的各个所述散热芯体上均设有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蜗杆分别与各个所述第一蜗轮啮合;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以及与所述第二电机传动连接的第二蜗杆,所述第二散热组件的各个所述散热芯体上均设有第二蜗轮,所述第二蜗杆分别与各个所述第二蜗轮啮合。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如上述任一方案中所述的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沿风扇的吹风方向,散热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计算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测取的风速或风压的数值的差值,当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判断所述散热器需要强制除尘,控制各个散热芯体转动,以使风扇的吹风方向与各个散热芯体的翅片之间的夹角均减小;当所述差值小于所述预设值时,判断所述散热器需要终止强制除尘,控制各个散热芯体转动,以使风扇的吹风方向与各个散热芯体的翅片之间的夹角均增大。作为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方案,当判断所述散热器需要强制除尘时,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散热组件的各个所述散热芯体转动,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第二散热组件的各个所述散热芯体转动,以使所述散热器转换为第二状态;当判断所述散热器需要终止强制除尘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散热组件的各个所述散热芯体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散热组件的各个所述散热芯体转动,以使所述散热器转换为第一状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系统,该散热系统包括散热器和风扇。散热器包括散热室和多个散热芯体,散热室内设有用于储存散热介质的容纳腔,散热室上间隔设有均与容纳腔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和出液口用于和内燃机的冷却管路连接,以构成冷却回路。多个散热芯体均转动设置于散热室,且多个散热芯体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排布。散热器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散热器位于第一状态时,任意相邻两个散热芯体相互抵接,当散热器位于第二状态时,任意相邻两个散热芯体之间均设有除尘间隙。风扇设置于散热器的一侧,风扇的风向朝向散热芯体,且风扇用于对多个散热芯体散热。当散热器位于第一状态时,任意相邻两个散热芯体相互抵接,从而多个散热芯体面向风扇一侧的表面依次相连并形成该散热器的散热面,该散热面为一个整体且不存在间隙,此时灰尘、絮状物等能够附着于散热面上。当散热器处于第二状态时,风扇吹出的风可通过相邻两个散热芯体之间的除尘间隙,从而附着于散热面的灰尘或絮状物等杂物会被风剥离,并从除尘间隙中吹离散热面,起到清灰作用。并且,散热器处于第二状态时,当风扇吹出的风在经过除尘间隙时,由于空间变窄,气流流速将加快,从而也更容易将散热面的灰尘、絮状物等杂物剥离,有利于加强除尘效果。相比现有技术,该散热系统在清灰时,无需拆卸散热器,能够保障散热器的工作效率,并且无需使风扇反转,风直接能够吹向散热面,能够保障散热效率,同时,也无需设置喷水装置,进而不会影响整机布局并且无需配备专门的储水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散热器位于第一状态);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散热器位于第二状态);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散热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图4所示散热系统的侧向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散热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1),包括散热室和多个散热芯体(12),所述散热室内设有用于储存散热介质的容纳腔,所述散热室上间隔设有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多个所述散热芯体(12)均转动设置于所述散热室,多个所述散热芯体(12)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所述散热芯体(12)的外周面上均布有多个翅片,所述翅片垂直于所述散热芯体(12)的外周面;风扇(2),所述风扇(2)的风向朝向所述散热芯体(12),且所述风扇(2)的风向与所述翅片之间的夹角小于9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1),包括散热室和多个散热芯体(12),所述散热室内设有用于储存散热介质的容纳腔,所述散热室上间隔设有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多个所述散热芯体(12)均转动设置于所述散热室,多个所述散热芯体(12)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所述散热芯体(12)的外周面上均布有多个翅片,所述翅片垂直于所述散热芯体(12)的外周面;风扇(2),所述风扇(2)的风向朝向所述散热芯体(12),且所述风扇(2)的风向与所述翅片之间的夹角小于9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系统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散热芯体(12)转动,所述散热芯体(12)转动过程中,所述风扇(2)的风向与所述翅片之间的夹角始终小于9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1)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所述散热器(1)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时,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散热芯体(12)相互抵接,当所述散热器(1)位于所述第二状态时,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散热芯体(12)之间均设有除尘间隙(123),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散热器(1)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转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散热芯体(12)分为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所述第一散热组件的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散热芯体(12)之间均设有一个所述第二散热组件的所述散热芯体(12);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散热组件的各个所述散热芯体(12)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散热组件的各个所述散热芯体(12)转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1)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时,多个所述散热芯体(12)整体呈锯齿状排布。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系统还包括第一传感器(41)和第二传感器(4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光前金丹张明月王振雨张晨张高峰侯玉鹏张凯刘曰奇张忠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