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空档设置液压回路的连续可变液压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9201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续可变液压传动装置,包括: 一个壳体; 一根以轴颈支承在该壳体内以接收来自原动机的输入扭矩的输入轴; 一根以轴颈支承于该壳体内将输出力矩传递给负载的输出轴; 一个按驱动关系耦合于输出轴的液压泵组件; 一个固定于壳体的液压马达组件; 一个按操作关系安装在液压泵组件与液压马达组件之间的旋转斜盘,包括调节液压泵组件和液压马达组件之间的泵送液压流体输送的孔口,还包括沿直径相对的高、低液压流体压力侧; 一个将斜盘枢接于输出轴,从而将作用于斜盘的力矩耦合于输出轴的连接器; 一个调节斜盘围绕连接器枢轴线的角度方位以改变传动装置传动比的传动比控制器; 一个传动装置空档设定液压回路,和斜盘孔口成流体连通,可选择性地操作,使斜盘高、低流体压力侧中的流体压力基本相等,从而使作用于斜盘上的力矩降低到大致为零,而与由传动比控制器设定的斜盘角度方位无关。(*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机械,尤其涉及能以连续(无级)可变传动比将动力自一原动机传输到一负载的液压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上述美国专利和美国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液压机械,它包括一液压泵组件和一液压马达组件,它们相互对置,与一中间楔形旋转斜盘成轴向对中关系。该泵组件连于一根由原动机驱动的输入轴,而马达组件则固定于静止的机壳。一根与该输入轴共轴线并按驱动关系和一负载联结的输出轴,按力矩耦合关系枢接于旋转斜盘。当泵组件受原动机驱动时,液压流体经斜盘中的孔口在泵组件和马达组件之间被来回泵动。结果,全沿相同方向作用的三个力矩分量施加在旋转斜盘上,在输出轴上产生输出扭矩,以驱动负载。这些力矩分量中的两个是由旋转泵组件作用在旋转斜盘上的一个机械分量和由马达组件作用在旋转斜盘上的液压机械分量。第三个分量是一纯粹的液压静力分量,是由作用在斜盘孔口的圆周相反端面上的流体压力引起的差动力产生的,这是斜盘孔口由于斜盘的楔形具有不同的表面积。为改变传动比,要改变斜盘相对于输出轴轴线的角度方位。因为传动比,即转速比,是连续可变的,所以原动机能以基本上设定在其最高效率工作点的恒速运转。1∶0(空档)传动比设定省去了离合器。和常规的不同,连续可变液压传动装置,其中液压流体的流量率随传动比增加而成比例增加,因此,最大流量率出现在最高传动比设定点,在所引用的美国专利和美国专利申请中公开的液压机械中,该流量率在传动比范围的中点达到最大,随后逐渐减小到1∶1传动比时的基本上为零。这样,由液压流体流量引起的损失减少了,并且在高传动比时普通液压传动装置恼人的尖叫声避免了。由于施加在斜盘上的多力矩分量,在输出速度范围内的上半部液压流体流量的减少,以及调节原动机最佳性能输入的能力,为引用的美国专利和美国专利申请所公开的液压机械作为高效、安静、连续可变的液压传动装置应用于车辆驱动系中是特别有利的。专利技术概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改进为上述引用的专利和专利申请中所公开的这种连续可变液压传动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装备这种传动装置,以确保提高该传动装置的运转控制能力。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是装备这种传动装置以确保能有选择地操作,当需要突然中止传动输出扭矩,诸如当这种传动装置应用于车辆驱动系中时的紧急制动情况。为实现这些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连续可变液压传动装置包括一个壳体;一根以轴颈支承于该壳体中用以自原动机接收输入扭矩的输入轴;一根以轴颈支承于该壳体中用以将输出扭矩传递给负载的输出轴;一个与输入轴按驱动方式耦合的液压泵组件;一个固定于该壳体的液压马达组件;一个按操作关系配置在液压泵组件和液压马达组件之间的楔形旋转斜盘,该斜盘包括调节液压泵和马达组件之间的液压流体输送的孔口,还包括沿直径对置的高、低液压流体压力侧;枢接斜盘和输出轴的联接器,使作用在斜盘上的力矩耦合于输出轴;一传动比控制器,用以调节斜盘围绕联接器枢轴轴线的角度方位,以改变传动装置的传动比。一传动空档设置液压回路与斜盘孔口成流体连通,并能有选择地操作,使斜盘高、低流体压力侧中的流体压力大致相等,从而使作用在斜盘上的力矩降到基本为零,而与由传动比控制器操纵的斜盘角度方位无关。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点、优点和目的将在随后的说明中提出,从说明书中会部分地变得明显,或者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可弄清楚。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优点由在下面书写的说明书和附录的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详细指出的连续可变液压传动装置来实现和获得。应当理解,以上总的说明和下面的详细说明是举例性的和说明性的,并且意欲按请求保护的范围对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是用来对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了解的,它们包括在说明书内,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图示本专利技术的优先实施例,并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附图简介附图说明图1是按本专利技术优先实施例构成的连续可变液压传动装置纵剖面图;图2是沿图12-2线所取的剖面图;图3是沿图13-3线所取的剖视图。在所有几张附图中,相应的标号指相同的部件。优先实施例详述在图1中,总的以10指示的按本专利技术优先实施例的连续可变液压传动装置,作为基本部件,包括一壳体12,一输入轴14和一输出轴16共轴线地大致按头尾相接的关系以其轴颈支承于其中。在壳体外部的输入轴14的一端按驱动关系连于诸如车用内燃机的原动机(未示),而在壳体外部的输出轴16的一端按驱动关系连于诸如车驱动轮的负载(未示)。输入轴14驱动总的以18指示的液压泵组件18。总的以20指示的液压马达组件按与泵组件18轴向相反的关系固定于壳体12。一楔形旋转斜盘,总的以22指示,按驱动关系连于泵和马达组件之间安装就位的输出轴16上,并开有孔,以23表示,以调节泵和马达组件之间被泵送的液压流体的变化。以24简略表示的传动比控制器与斜盘22连结,用来以枢轴为支点调节斜盘相对输出轴轴线25的角度方位,从而可调节地设定输入轴速度相对于输出轴速度的传动比。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特点,传动装置10还包括总的以26表示的液压回路,它可操作来突然建立输入轴速度对输出轴速度的空档传动比工况(1∶10),而与由传动比控制器24设定的当前的斜盘角无关。现在详细参照图1,壳体12包括一盖30,由一圆周排螺栓(未示)将其固定就位,以封闭壳体的敞开输出端。输出轴14穿过壳体,并以轴颈支承于盖中的中心开口内。输入轴14的内端开有平底锪孔,形成圆柱形凹口,以安装输出轴16的直径缩小的内端部。一滚动轴承环32,安装在该输入轴凹口内,为输出轴提供内端轴颈支承。输入轴14的内端部穿过包括液压泵组件18的许多活塞的支座34中的孔33。输入轴和支座孔制有花键和花键槽、以35表示,这样,输入轴和泵活塞支座34成扭矩耦合关系。若干泵活塞,例如10个,其中两个总的以36表示,按所引用的专利和专利申请中所公开的方式均匀分布在与输出轴轴线25同心的一圆周排内。每一泵活塞36包括一活塞头38,用活节安装在支柱40的自由端,支柱的另一端制有螺纹,拧入支座34的螺孔内。泵活塞头38滑动安装在成一圆周排列的缸筒42内,缸筒在围绕输出轴16的圆环形缸体内制出。由于泵活塞头38用活节安装在轴向延伸的支柱40的自由端,泵缸体相对于输出轴轴线25的章动在传输作业期间得到调节,这在所引用的美国专利和美国专利申请中有详细的描述。再参照图1,液压马达组件20在结构上基本等同于液压泵组件18。然而,该液压马达组件代之以由一圆周排安装支柱50固定于壳体12上,支柱50的端部制有螺纹,拧入壳座52的螺孔内。活塞头54以活节安装在各安装支柱50的自由端。马达缸体56形成一圆周排马达缸筒58,分别以滑动方式安装马达活塞头54。因为马达组件20由支柱50固定于壳体12,故马达活塞和缸体56并不转动,然而,马达活塞头54以活节安装于支柱50调节了传动作业期间马达缸体的章动(旋进)运动。和在图1中还看到的,输出轴16向右穿过封闭传动装置10输出端的壳座52中的中心开口。斜盘22在泵组件18和马达组件20之间的工作位置上用横销60按驱动关系连于输出轴16。销60的轴线垂直于输出轴轴线25,构成斜盘22的枢轴线,以适应由传动比控制器24产生的斜盘角度方位相对于输出轴轴线25的传动比变化调节。该控制器只是被简略地表示,因为它可采取各种多样的形式,例如从所引用的专利和专利申请中看到的。斜盘22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F·拉金D·M·普尔瑟尔
申请(专利权)人:通用动力防卫系统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