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凹印机的正背印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8991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2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凹印机的正背印刷装置,包括墨缸,设置于墨缸上的墨泵,竖直于墨缸两侧的支架,安装于支架上部的墨槽,以及安装于支架上端、且下部位于墨槽内的印版;还包括可拆卸安装于支架上的正面印刷刮刀架、正面印刷刮刀、背面印刷刮刀架、背面印刷刮刀;该印刷装置所在单元色组的伺服电机由主控电脑控制,有两种信号可供选择,印版顺时针转动和逆时针转动两种,印版顺转印刷背面,使用整个背面印刷装置,印版逆转印刷正面,使用整个正面印刷装置;这种同色组改装后可提供正背印刷选择的方式,不仅可实现凹印机正常正面印刷,而且在需要解决烟标向印刷正面上翘卷曲的问题时,可使用背面印刷装置实现。

A Forward and Back Printing Device for Gravure Prin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凹印机的正背印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凹印机的同单元色组正背印刷装置。
技术介绍
申请人于2018年引进一台赛鲁迪凹印机,由于当时公司的产品结构等因素,并未配备背面印刷装置。而后因为产品调整,需要该机印刷单面铜版纸软包烟标产品,如苏烟(五星红杉树)小盒和红塔山(软经典)小盒等,由于薄纸印刷后正背面吸湿程度不平衡,烟标会向上卷曲,不平整,导致烟机包烟不顺,成型不好,达不到标准要求。经研究分析,由于90克单面铜版纸容易受到环境湿度影响,印刷时正面和背面吸湿程度不一致。印刷正面由于油墨的阻隔,故吸湿小,背面由于没有油墨的阻隔,吸湿大,膨胀变形,从而导致向印刷正面上翘卷曲。为了解决此问题,需在印刷过程中,在纸张背面也印刷一道背涂,使纸张正面和背面的应力和吸湿程度达到平衡,印刷后的产品也就自然平整了。所以,单面铜版纸软包烟标产品对背印的需求已经刻不容缓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可双向印刷的凹印机的正背印刷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凹印机的正背印刷装置,包括墨缸,设置于墨缸上的墨泵,竖直于墨缸两侧的支架,安装于支架上部的墨槽,安装于支架上端、且下部位于墨槽内的印版,以及给印版和整个印刷装置供电的伺服电机;还包括可拆卸安装于支架上、且位于印版一侧的正面印刷刮刀架,安装于正面印刷刮刀架的正面印刷刮刀;可拆卸安装于支架上、且位于印版另一侧的背面印刷刮刀架,安装于背面印刷刮刀架的背面印刷刮刀。所述伺服电机由主控电脑控制,有两种信号供选择,印版顺时针转动和逆时针转动两种。安装加装导纸辊一和加装导纸辊二于墨槽两侧的地面,安装加装导纸辊三于加装导纸辊二上部固定。所述正面印刷刮刀架与支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背面印刷刮刀架与支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正面印刷刮刀通过螺栓安装于正面印刷刮刀架上,所述背面印刷刮刀通过螺栓安装于背面印刷刮刀架上。该印刷装置所在单元色组的伺服电机由主控电脑控制,有两种信号可供选择,印版顺时针转动和逆时针转动两种,印版顺转印刷背面,使用整个背面印刷装置,印版逆转印刷正面,使用整个正面印刷装置。这种同色组改装后可提供正背印刷选择的方式,不仅可实现凹印机正常正面印刷,而且在需要解决烟标向印刷正面上翘卷曲的问题时,可使用背面印刷装置实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综合人力财力和时间因素,采用印刷单元色组印版反转和改变穿纸方式来实现背印。本专利技术通过与正面印刷装置不同的穿纸方式,同时通过伺服电机改变印版的转动方向,来实现纸张背面印刷。传统有轴传动的凹印机大都通过行星齿轮实现印版反转,而我公司的赛鲁迪凹印机采用的是伺服电机传动,每个印刷单元有单独的伺服电机驱动,只需改变伺服电机的驱动方向即可。经过研究,由于我公司的赛鲁迪凹印机并未配备背印功能,其印刷装置无法实现双向印刷,需对其进行改进,加装导纸辊和刮刀架具等。印刷时,打开改装印刷单元伺服电机,当需要正面印刷时,伺服电机逆时针转动,且采用正面印刷所对应的穿纸方式,并使用正面印刷刮刀架上的正面印刷刮刀刮墨,实现正面印刷。当需要背面印刷时,伺服电机顺时针转动,使用背面印刷刮刀架上的背面印刷刮刀刮墨,选择背面印刷穿纸方式,成功实现背面印刷,背面印刷一般针对单面铜版纸软包烟标产品印刷背涂,进而解决烟标向印刷正面上翘卷曲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不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正面印刷穿纸方式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背面印刷穿纸方式示意图;图中标号为:1-墨缸、2-墨泵、3-支架、4-墨槽、5-印版、6-压印辊筒、7-正面印刷刮刀架、8-正面印刷刮刀、9-正面印刷转动方向、10-背面印刷刮刀架、11-背面印刷刮刀、12-背面印刷转动方向、13-导纸辊、14-烘箱辊、15-加装导纸辊一、16-加装导纸辊二、17-加装导纸辊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所示凹印机的正背印刷装置,包括墨缸1,设置于墨缸1上的墨泵2,竖直于墨缸1两侧的支架3,安装于支架3上部的墨槽4,以及安装于支架3上端、且下部位于墨槽4内的印版5;还包括可拆卸安装于支架1上、且位于印版5一侧的正面印刷刮刀架7,安装于正面印刷刮刀架7的正面印刷刮刀8;可拆卸安装于支架3上、且位于印版5另一侧的背面印刷刮刀架10,安装于背面印刷刮刀架10的背面印刷刮刀11。该印刷装置所在单元色组的伺服电机由主控电脑控制,有两种信号可供选择,印版顺时针转动和逆时针转动两种,印版顺转印刷背面,使用整个背面印刷装置,印版逆转印刷正面,使用整个正面印刷装置。这种同色组改装后可提供正背印刷选择的方式,不仅可实现凹印机正常正面印刷,而且在需要解决烟标向印刷正面上翘卷曲的问题时,可使用背面印刷装置实现。所述正面印刷刮刀架7与支架3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背面印刷刮刀架10与支架3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正面印刷刮刀8与正面印刷刮刀架7卡接或螺接。所述背面印刷刮刀11与背面印刷刮刀架10卡接或螺接。以上所述正背印刷装置,最主要是选择伺服电机顺逆转和不同穿纸方式。并且背印时需要加装导纸辊一、二和三来实现背印穿纸方式。下面将正面印刷对应的穿纸方式和背面印刷穿纸方式及背印导纸辊加装特点作具体说明。正面印刷特点是纸张正面接触印版5,使得图文印于正面,穿纸方式为机器普通穿纸方式,即从上一单元顺利进入,纸张正面位于导纸辊I外侧,通过导纸辊II、导纸辊III一直到达印版5时方向始终不变,那么纸张正面顺利接触印版5,图文印于正面,而后进入烘箱辊14,背面接触辊以防擦花图文,干燥后通过辊导纸辊IV进入其余导纸辊并进入下一单元。由于印刷时印版转动方向和如图2所示的纸张印刷方向需要一致,因此印版为逆时针转动,主控电脑给伺服电机逆转信号即可。背面印刷特点是纸张背面接触印版5,使得图文印于背面,穿纸方式为特殊方式,那么我们需要加装导纸辊一、二和三来实现纸张背面接触印版,穿纸方式为:纸张从上一单元顺利进入,纸张正面位于导纸辊I外侧,通过导纸辊II一直到达加装导纸辊一15时纸张正面都位于辊的外侧,持续到加装导纸辊三17继而到达印版5时纸张正面还是位于外侧,那么与印版接触的为纸张背面,图文顺利印于背面,而后进入烘箱辊14,正面接触辊以防擦花图文,干燥背面后通过导纸辊V进入下一单元。由于印刷时印版转动方向和如图3所示的纸张印刷方向需要一致,因此印版为顺时针转动,主控电脑给伺服电机顺转信号即可。背面加装的导纸辊一、二和三一方面是给到纸张支撑点,便于拉紧纸张,张力稳定,另一方面则是改变纸张进入印版时的方向,使得背面接触印版印刷图文。至于加装导纸辊一、二和三的安装位置则灵活多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凹印机的正背印刷装置,包括墨缸(1),设置于墨缸(1)上的墨泵(2),竖直于墨缸(1)两侧的支架(3),安装于支架(3)上部的墨槽(4),安装于支架(3)上端、且下部位于墨槽(4)内的印版(5),以及给印版(5)和整个印刷装置供电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卸安装于支架(3)上、且位于印版(5)一侧的正面印刷刮刀架(7),安装于正面印刷刮刀架(7)的正面印刷刮刀(8);可拆卸安装于支架(3)上、且位于印版(5)另一侧的背面印刷刮刀架(10),安装于背面印刷刮刀架(10)的背面印刷刮刀(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凹印机的正背印刷装置,包括墨缸(1),设置于墨缸(1)上的墨泵(2),竖直于墨缸(1)两侧的支架(3),安装于支架(3)上部的墨槽(4),安装于支架(3)上端、且下部位于墨槽(4)内的印版(5),以及给印版(5)和整个印刷装置供电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卸安装于支架(3)上、且位于印版(5)一侧的正面印刷刮刀架(7),安装于正面印刷刮刀架(7)的正面印刷刮刀(8);可拆卸安装于支架(3)上、且位于印版(5)另一侧的背面印刷刮刀架(10),安装于背面印刷刮刀架(10)的背面印刷刮刀(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凹印机的正背印刷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志辉王访平杨建辉严志敏张松泉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金叶科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昆明瑞丰印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