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红外纳米加热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8704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1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远红外纳米加热圈,包括远红外加热管、热能反射层、外壳、高温防热层和隔热层,所述外壳是由两个相互铰接的半筒形组成,所述外壳闭合后呈中空圆台形且在所述外壳侧面留有一条开口,在所述外壳外面套设一层尺寸相匹配的高温防热层,在所述高温防热层表面上还设有锁紧机构和接线柱,所述锁紧机构固定在所述高温防热层侧面开口处,起把所述半筒形的外壳固定成圆台形的作用,所述接线柱设于所述高温防热层的侧面上,所述热能反射层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侧,在所述热能反射层内侧设有一腔体,所述腔体内整齐排列着一圈红外加热管,所述隔热层设置于所述外壳与所述热能反射层之间。上述远红外加热圈具有可靠性好,寿命长,温度不外漏,节能的优点。

A Far Infrared Nano Heating 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远红外纳米加热圈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设备的加热圈技术,尤其是一种远红外纳米加热圈。
技术介绍
现有加热圈多为传统的用电阻丝绕制,内外双面加热,其对外部分热量向外散失会造成工作环境温度升高,企业不得不使用额外措施降低车间温度,造成能源浪费和导致工作环境变差,还有就是高频电磁加热圈,通过高频电流通过线圈时产生高速交变磁场,磁场内的磁力线通过磁导型金属材料时会在金属体内产生涡流,使金属材料本身发热,这种方式的加热圈需要大量的电子元件,维护成本很高,而且可靠性低,使用寿命短,会产生谐波污染,对工厂精密设备造成影响并且降低其他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可靠性好,维护成本低,节能的一种远红外纳米加热圈,包括远红外加热管、热能反射层、外壳、高温防热层和隔热层,所述外壳是由两个相互铰接的半筒形组成,所述外壳闭合后呈中空圆台形且在所述外壳侧面留有一条开口,在所述外壳外面套设一层尺寸相匹配的高温防热层,在所述高温防热层表面上还设有锁紧机构和接线柱,所述锁紧机构固定在所述高温防热层侧面开口处,起把所述半筒形的外壳固定成圆台形的作用,所述接线柱设于所述高温防热层的侧面上,所述热能反射层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侧,在所述热能反射层内侧设有一腔体,所述腔体内整齐排列着一圈红外加热管,所述隔热层设置于所述外壳与所述热能反射层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锁紧机构有两个,分别固定在所述外壳侧面开口的上下两端。进一步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弹簧搭扣、调节搭扣、桥架扣和自锁搭扣。进一步地,所述接线柱有两个,分别固定在所述外壳的两半筒形表面。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开设有一个观察口,所述观察口位于所述侧面开口旁边。进一步地,所述观察口成矩形,所述观察口穿透整个外壳,观察到被加热器件的表面。进一步地,所述远红外加热管包括纳米合金加热丝和石英管,所述纳米合金加热丝被设置在所述石英管内。进一步地,所述隔热层内设有玻纤航空隔热材料。上述远红外加热圈具有免维护寿命长,可靠性好,温度控制精度高节能不容易外漏温度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远红外纳米加热圈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外壳的正面图。图3是本技术外壳打开的结构图。图中,10-远红外加热管;102-纳米合金加热丝;104-石英管;12-热能反射层;14-外壳;142-开口;144-观察口;16-高温防热层;162-锁紧机构;164-接线柱;18-隔热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远红外加热圈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远红外纳米加热圈,包括远红外加热管10、热能反射层12、外壳14、高温防热层16和隔热层18,外壳14是由两个相互铰接的半筒形组成,外壳14闭合后呈中空圆台形且在所述外壳14侧面留有一条开口142,在外壳14外面套设一层尺寸相匹配的高温防热层16,请参见图2,在高温防热层16表面上还设有锁紧机构162和接线柱164,锁紧机构162固定在高温防热层16侧面开口142处,起把半筒形的外壳14固定成圆台形的作用,接线柱164设于高温防热层16的侧面上,热能反射层12设置于所述外壳14内侧,在热能反射层12内侧设有一腔体122,腔体122内整齐排列着一圈红外加热管10,隔热层18设置于外壳14与热能反射层12之间。优选地,锁紧机构162有两个,分别固定在外壳14侧面开口142的上下两端。优选地,锁紧机构162包括弹簧搭扣、调节搭扣、桥架扣和自锁搭扣。优选地,接线柱164有两个,分别固定在外壳14的两半筒形表面。优选地,外壳14上开设有一个观察口144,观察口144位于侧面开口142旁边。优选地,观察口144成矩形,观察口144穿透整个外壳14,观察到被加热器件的表面。优选地,请参见图3,远红外加热管10包括纳米合金加热丝102和石英管104,纳米合金加热丝102被设置在石英管104内。优选地,隔热层18内设为玻纤航空隔热材料,具有优良的保温效果。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远红外纳米加热圈,其特征在于:包括远红外加热管(10)、热能反射层(12)、外壳(14)、高温防热层(16)和隔热层(18),所述外壳(14)是由两个相互铰接的半筒形组成,所述外壳(14)闭合后呈中空圆台形且在所述外壳(14)侧面留有一条开口(142),在所述外壳(14)外面套设一层高温防热层(16),在所述高温防热层(16)表面上还设有锁紧机构(162)和接线柱(164),所述锁紧机构(162)固定在所述高温防热层(16)侧面开口(142)处,起把所述半筒形的外壳(14)固定成圆台形的作用,所述接线柱(164)设于所述高温防热层(16)的侧面上,所述热能反射层(12)设置于所述外壳(14)内侧,在所述热能反射层(12)内侧设有一腔体(122),所述腔体(122)内整齐排列着一圈红外加热管(10),所述隔热层(18)设置于所述外壳(14)与所述热能反射层(12)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红外纳米加热圈,其特征在于:包括远红外加热管(10)、热能反射层(12)、外壳(14)、高温防热层(16)和隔热层(18),所述外壳(14)是由两个相互铰接的半筒形组成,所述外壳(14)闭合后呈中空圆台形且在所述外壳(14)侧面留有一条开口(142),在所述外壳(14)外面套设一层高温防热层(16),在所述高温防热层(16)表面上还设有锁紧机构(162)和接线柱(164),所述锁紧机构(162)固定在所述高温防热层(16)侧面开口(142)处,起把所述半筒形的外壳(14)固定成圆台形的作用,所述接线柱(164)设于所述高温防热层(16)的侧面上,所述热能反射层(12)设置于所述外壳(14)内侧,在所述热能反射层(12)内侧设有一腔体(122),所述腔体(122)内整齐排列着一圈红外加热管(10),所述隔热层(18)设置于所述外壳(14)与所述热能反射层(12)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纳米加热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162)有两个,分别固定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慧荣陈小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浜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