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共振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8656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0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共振电机,包括机壳和定子,还包括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机壳与所述定子之间的阻振片,所述阻振片贴附于所述定子的外周面及所述机壳的内周面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防共振电机,通过在机壳与定子之间安装阻振片,并且阻振片沿机壳和定子环向分布,利用阻振片来降低整机的固态频率,与此同时减震及降噪,从而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根据实际工况,通过改变阻振片的长度、厚度等尺寸以及阻振片的数量及安装位置来灵活调节及改变整机的固有模态频率,操作方便、使用成本低。

A kind of anti-resonance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共振电机
本技术涉及电机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共振电机。
技术介绍
在电机设计中,由于电磁力频率与电机固有模态频率存在共振的可能,致使电机在运行中产生较大振动和噪声。电机设计环节,电机电磁力频率等主要参数得以确定,如若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共振现象,则需要采用其他措施来提高整机刚度,以改变整机固有模态频率,避免电磁共振。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改变电机机壳的形状或者加厚基座厚度等措施来防止共振现象,然而此种防共振措施无疑增大了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共振电机,在不改变电机整体外观的情况下,能够降低及调节整机的固态频率,避免共振发生。本技术所提供一种防共振电机,包括机壳和定子,还包括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机壳与所述定子之间的阻振片,所述阻振片用以贴附于所述定子的外周面及所述机壳的内周面设置。优选的,所述阻振片为多个,各所述阻振片均为弧状结构,且各所述阻振片沿所述定子的周向分布且与所述定子等高设置。优选的,任意相邻的两片所述阻振片之间的间距相等。优选的,所述阻振片为环状结构,所述阻振片为多个,且沿所述定子的轴向分布。优选的,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阻振片轴向间距相等。优选的,所述阻振片设有呈阵列分布的多个散热孔。优选的,所述阻振片的侧壁贴附有多个散热片。优选的,所述阻振片具体为塑胶阻振片、硅胶阻振片、橡胶阻振片,或者毛尼阻振片。与上述
技术介绍
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防共振电机,通过在机壳与定子之间安装阻振片,阻振片安装于定子的外周面,然后将机壳套装并压紧于阻振片,由此实现对阻振片的固定,避免阻振片移动,通过阻振片来降低整机的固态频率,从而避免共振的发生;另外,阻振片设于机壳与定子之间,起到减震和降噪的作用,延长了整机的使用寿命;还可以根据安装环境等实际工况,通过改变阻振片的长度、厚度等尺寸,和/或调整阻振片的数量及安装位置,来灵活调节和改变整机的固有模态频率,其操作方便、使用成本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防共振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种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防共振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三种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防共振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四种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防共振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至图3中阻振片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阻振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定子、2-机壳、3-阻振片。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防共振电机,有效地解决了电机电磁力频率与电机固有模态频率共振的问题。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6,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防共振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种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防共振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三种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防共振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四种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防共振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至图3中阻振片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阻振片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一种防共振电机,包括机壳2和定子1,机壳2设于定子1的外部,起保护定子1的作用,提高整机的安全性能;机壳2与定子1之间设有阻振片3,阻振片3可拆卸地安装于机壳2与定子1之间,并且沿机壳2及定子1环向分布。上述阻振片3可以采用现有技术来实现,关于阻振片3的弧度及弧长等尺寸,应根据定子1的外形及机壳2的内周面形状而定,优选的,阻振片3贴合于定子1的外周面并且贴合于机壳2的内周面设置,也即,阻振片3与定子1和机壳2紧密贴合设置,以提高阻振片3安装的牢固性,避免阻振片3晃动,起到减震、降噪的效果,与此同时能够最大化地降低整机的固态频率。在电机设计环节,根据电机的电磁力频率以及固有模态频率等参数来确定阻振片3的外形尺寸以及阻振片3的安装数量,以使阻振片3完全贴合于定子1的外周面及机壳2的内周面;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安装环境、现实工况等因素,通过调节阻振片3的数量及安装位置,实现阻振片3厚度、阻振片3之间的间隔等尺寸的调整,从而更进一步地调节整机固有模态频率,以满足实际安装需要。由于定子1具有一定的高度,为了避免阻振片3因尺寸过大而导致强度不足,可以采用多片阻振片3组合使用,以提高阻振片3的使用寿命,具体来说,可以采用如图1至图3所示的多片阻振片3沿定子1及机壳2的周向布置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如图5所示的多片阻振片3沿定子1及机壳2的轴向布置的方式,亦可以采用沿周向及轴向同时布置的方式,如此设置,减小了单片阻振片3尺寸,增加了阻振片3强度,延长了阻振片3的使用寿命。下面以阻振片3沿周向分布方式为例进行具体说明。沿周向分布的各阻振片3均为弧状结构,如图4所示,且各阻振片3均与定子1等高设置,关于阻振片3的具体弧度及宽度等尺寸应根据定子1的外径及预设的阻振片3之间的间隙来设定,优选的,任意相邻的两片阻振片3之间的间距相等,也即,阻振片3均匀分布于定子1的周向,以使整机各部位固有频率得到均匀增加,并达到均匀减震的技术效果。优选的,阻振片3的数量为四个或者六个,其中,当阻振片3数量为四个时,可以采用四片长阻振片3沿周向贴附于定子1的外侧面,如图1所示,如此设置,利用长阻振片3来减小阻振片3之间的间距,实现对定子1外周面的大范围包覆,显著地提高了降频效果;或者可以采用图2所示的短阻振片3,四片短阻振片3同样均匀分布于定子1的外周,相较于四片长阻振片3,相邻两个阻振片3之间的间距得以加大,由此提高了散热面积;当阻振片3的数量为六片时,如图3所示,其降频效果类似于四片长阻振片3的降频效果,但相较于长阻振片3其强度及刚度得以增大。当然,还可以根据定子1的具体尺寸来设置阻振片3的数量,关于阻振片3的具体数量,本文不作限定。经测试结果表明,在阻振片3结构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增加阻振片3的数量,整机的前三阶固有模态频率均提高了10%。此外,经测试结果表明,在阻振片3结构及尺寸均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改变阻振片3的材料同样能够达到改变前三阶模态频率的技术效果,其中,高刚材料阻振片的降频功能显著。例如,上述阻振片3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塑胶阻振片、硅胶阻振片、橡胶阻振片,或者毛尼阻振片等,关于上述阻振片3的具体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在图5所示的本技术的第四种具体实施例中,阻振片3具有图6所示的环状结构,安装时,阻振片3整体套设于定子1上,并且,阻振片3的内外两个侧面分别贴合于定子1的外侧面及机壳2内侧面设置,阻振片3的数量同样为多个,且沿轴向分布,优选为沿轴向均匀分布,也即,相邻的两个阻振片3的轴向间距相等,最后利用热胀工艺将机壳2胀紧套设于阻振片3的外周;如此设置,可以确保机壳2在某一高度的360°范围内各处的固有频率均得改善。除此之外,贴合于定子1外周面的各个阻振片3的尺寸、结构以及材料也可以互不相同,也即通过采用不同阻振片3相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共振电机,包括机壳(2)和定子(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机壳(2)与所述定子(1)之间的阻振片(3),所述阻振片(3)用以贴附于所述定子(1)的外周面及所述机壳(2)的内周面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共振电机,包括机壳(2)和定子(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机壳(2)与所述定子(1)之间的阻振片(3),所述阻振片(3)用以贴附于所述定子(1)的外周面及所述机壳(2)的内周面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共振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振片(3)为多个,各所述阻振片(3)均为弧状结构,且各所述阻振片(3)沿所述定子(1)的周向分布且与所述定子(1)等高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共振电机,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片所述阻振片(3)之间的间距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共振电机,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渠黄开胜武宁李建军任德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