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环形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85494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0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一体化环形变压器,包括有环形变压器主体、内架、外壳及底板;环形变压器主体包括有环形铁芯和绕设于环形铁芯上的初级绕组线圈、次级绕组线圈;环形变压器主体具有上下贯通的内腔;外壳具有顶板、周侧板及安装板,内架具有接线板和自接线板的顶端向上延伸设置的第一定位部;第一定位部向上伸入环形变压器主体的内腔以对环形变压器主体进行定位;内架与环形变压器主体相连接构成一体式环形变压器主体模块;一体式环形变压器主体模块装入外壳内,底板封装于外壳的底端;借此,其一体化的结构设计,结构紧凑,易于成型制作,减少了制作成本,通过安装定位结构的设计,使其易于安装固定,大大提高了安装稳定性。

Integrated ring transfor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环形变压器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一体化环形变压器。
技术介绍
变压器已广泛地应用到我们生活中,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其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其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等。现有的变压器包括有环形变压器,但现有技术中的环形变压器,其普遍存在结构设计复杂、体积大、安装定位麻烦等不足。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化环形变压器,其一体化的结构设计,结构紧凑,易于成型制作,减少了制作成本,通过安装定位结构的设计,使其易于安装固定,大大提高了安装稳定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环形变压器,包括有环形变压器主体、内架、外壳及底板;其中:所述环形变压器主体包括有环形铁芯和绕设于环形铁芯上的初级绕组线圈、次级绕组线圈;所述环形变压器主体具有上下贯通的内腔;所述外壳具有顶板、周侧板及安装板,所述周侧板自顶板的外周缘一体向下延伸设置,所述安装板自周侧板的底端向外水平延伸设置;所述内架具有接线板和自接线板的顶端向上延伸设置的第一定位部;所述接线板上设置有绕组线圈PIN针,PIN针自接线板的底部向下伸出;所述初级绕组线圈、次级绕组线圈的引线连接于相应的PIN针上,所述第一定位部向上伸入环形变压器主体的内腔以对环形变压器主体进行定位;所述内架与环形变压器主体相连接构成一体式环形变压器主体模块;所述一体式环形变压器主体模块装入外壳内,所述底板封装于外壳的底端;在底板上开设有若干让位孔,所述PIN针自相应让位孔伸出底板下方。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的顶板的底端一体向下延伸形成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向下伸入环形变压器主体的内腔以对环形变压器主体进行定位。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定位部限位于第一定位部的顶端。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板的外周缘一体向下延伸形成有防水包边部;所述底板叠设于安装板的下方,所述防水包边部则遮挡于底板的外周缘。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板的底端向下凸设有用于伸入PCB板的定位孔内的定位凸柱。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线板上对应PIN针所在位置的侧旁设置有供相应引线伸出定位的导线槽。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环形铁芯包括有若干上下叠设的环形硅钢片,在相邻的两环形硅钢片之间垫设有环形隔离垫片。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环形硅钢片、环形隔离垫片的外周、内周部位均设置有凹位,通过扎带适配于凹位处将环形硅钢片、环形隔离垫片绑紧定位。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环形硅钢片、环形隔离垫片上均开设有连接孔,通过锁固螺丝穿过环形硅钢片、环形隔离垫片形成叠设定位。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一体式环形变压器主体模块的结构,使其实现了一体化的结构设计,结构紧凑,易于成型制作,减少了制作成本,通过安装定位结构的设计,使其易于安装固定,大大提高了安装稳定性。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一的大致结构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一应用到PCB板上的大致结构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一的环形硅钢片的大致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二的环形硅钢片的大致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0、环形变压器主体11、环形铁芯111、环形硅钢片112、环形隔离垫片12、内腔20、内架21、接线板22、第一定位部23、PIN针30、外壳31、顶板32、周侧板33、安装板331、防水包边部34、第二定位部40、底板41、定位凸柱50、PCB板101、初级绕组线圈102、次级绕组线圈103、凹位104、连接孔111ˊ、环形硅钢片。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两种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其包括有环形变压器主体10、内架20、外壳30及底板40。其中,所述环形变压器主体10包括有环形铁芯11和绕设于环形铁芯11上的初级绕组线圈101、次级绕组线圈102;所述环形变压器主体10具有上下贯通的内腔12;所述外壳30具有顶板31、周侧板32及安装板33,所述周侧板32自顶板31的外周缘一体向下延伸设置,所述安装板33自周侧板32的底端向外水平延伸设置;所述内架20具有接线板21和自接线板21的顶端向上延伸设置的第一定位部22;所述接线板21上设置有绕组线圈PIN针23,PIN针23自接线板21的底部向下伸出;所述初级绕组线圈101、次级绕组线圈102的引线连接于相应的PIN针23上,所述第一定位部22向上伸入环形变压器主体10的内腔12以对环形变压器主体10进行定位;所述内架20与环形变压器主体10相连接构成一体式环形变压器主体模块;所述一体式环形变压器主体模块装入外壳30内,所述底板40封装于外壳30的底端;在底板40上开设有若干让位孔,所述PIN针23自相应让位孔伸出底板40下方。所述外壳30的顶板31的底端一体向下延伸形成有第二定位部34,所述第二定位部34向下伸入环形变压器主体10的内腔12以对环形变压器主体10进行定位;所述第二定位部34限位于第一定位部22的顶端。优选地,所述安装板33的外周缘一体向下延伸形成有防水包边部331;所述底板40叠设于安装板33的下方,所述防水包边部331则遮挡于底板40的外周缘;所述底板40的底端向下凸设有用于伸入PCB板50的定位孔内的定位凸柱41;所述接线板21上对应PIN针23所在位置的侧旁设置有供相应引线伸出定位的导线槽。还有,所述环形铁芯11包括有若干上下叠设的环形硅钢片111,在相邻的两环形硅钢片111之间垫设有环形隔离垫片112;环形隔离垫片112可以采用PET垫片,该种环形铁芯11的磁力线分布均匀,也起到减少漏磁的作用。如图3所示,于实施例一中,优选地,所述环形硅钢片111、环形隔离垫片的外周、内周部位均设置有凹位103,通过扎带适配于凹位103处将环形硅钢片111、环形隔离垫片绑紧定位;如图4所示,于实施例二中,优选地,所述环形硅钢片111ˊ、环形隔离垫片上均开设有连接孔104,通过锁固螺丝穿过环形硅钢片111ˊ、环形隔离垫片形成叠设定位。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一体式环形变压器主体模块的结构,使其实现了一体化的结构设计,结构紧凑,易于成型制作,减少了制作成本,通过安装定位结构的设计,使其易于安装固定,大大提高了安装稳定性。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环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环形变压器主体、内架、外壳及底板;其中:所述环形变压器主体包括有环形铁芯和绕设于环形铁芯上的初级绕组线圈、次级绕组线圈;所述环形变压器主体具有上下贯通的内腔;所述外壳具有顶板、周侧板及安装板,所述周侧板自顶板的外周缘一体向下延伸设置,所述安装板自周侧板的底端向外水平延伸设置;所述内架具有接线板和自接线板的顶端向上延伸设置的第一定位部;所述接线板上设置有绕组线圈PIN针,PIN针自接线板的底部向下伸出;所述初级绕组线圈、次级绕组线圈的引线连接于相应的PIN针上,所述第一定位部向上伸入环形变压器主体的内腔以对环形变压器主体进行定位;所述内架与环形变压器主体相连接构成一体式环形变压器主体模块;所述一体式环形变压器主体模块装入外壳内,所述底板封装于外壳的底端;在底板上开设有若干让位孔,所述PIN针自相应让位孔伸出底板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环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环形变压器主体、内架、外壳及底板;其中:所述环形变压器主体包括有环形铁芯和绕设于环形铁芯上的初级绕组线圈、次级绕组线圈;所述环形变压器主体具有上下贯通的内腔;所述外壳具有顶板、周侧板及安装板,所述周侧板自顶板的外周缘一体向下延伸设置,所述安装板自周侧板的底端向外水平延伸设置;所述内架具有接线板和自接线板的顶端向上延伸设置的第一定位部;所述接线板上设置有绕组线圈PIN针,PIN针自接线板的底部向下伸出;所述初级绕组线圈、次级绕组线圈的引线连接于相应的PIN针上,所述第一定位部向上伸入环形变压器主体的内腔以对环形变压器主体进行定位;所述内架与环形变压器主体相连接构成一体式环形变压器主体模块;所述一体式环形变压器主体模块装入外壳内,所述底板封装于外壳的底端;在底板上开设有若干让位孔,所述PIN针自相应让位孔伸出底板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环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顶板的底端一体向下延伸形成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向下伸入环形变压器主体的内腔以对环形变压器主体进行定位。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腾云曾昭友韩远雄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慧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