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的上瓦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82026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0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的上瓦座,其结构包括底盖、注油装置和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的上瓦座,通过调节装置,解决不同的轴匹配不同的上瓦座,使得上瓦座的适用性大大降低的问题,由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将轴固定,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上下弹动来适应不同尺寸的轴,达到可调节上瓦座插孔的直径,以适应不同尺寸的轴的有益效果,通过注油装置,解决为上瓦座加油方式较为不便,易使油散落在四周的问题,将固定盖旋开,取出吸管,通过按压胶头将润滑油吸入吸管,再将润滑油通过注油管滴入第一外壳内,达到便于为上瓦座进行加油,避免润滑油散落的有益效果。

An upper tile seat for industrial automation control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的上瓦座
本技术涉及上瓦座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的上瓦座。
技术介绍
有轴承的地方就要有支撑点.轴承的内支撑点是轴,外支撑就是常说的轴承座(上瓦座),由于一个轴承可以选用不同的轴承座,而一个轴承座同时又可以选用不同类型的轴承,因此,带来轴承座的品种很多,许多国外大的轴承公司也都有自己的轴承座型录,但是同样的轴承座型号在不同的公司样本里的标记也不完全相同,轴承座规格多元化等因素就给用户带来了许多使用上的不方便,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的上瓦座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不同的轴匹配不同的上瓦座,使得上瓦座的适用性大大降低,为上瓦座加油方式较为不便,易使油散落在四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的上瓦座,解决了不同的轴匹配不同的上瓦座,使得上瓦座的适用性大大降低的问题,为上瓦座加油方式较为不便,易使油散落在四周的问题,达到了可调节上瓦座插孔的直径,以适应不同尺寸的轴,且便于为上瓦座进行加油,避免润滑油散落的有益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的上瓦座,包括底盖、螺孔、上盖、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注油装置和调节装置,所述螺孔设置在底盖顶端左右两侧,所述上盖左端通过第一螺栓与底盖顶端左侧进行螺纹连接,所述上盖右端通过第二螺栓与底盖顶端右侧进行螺纹连接,所述注油装置设置在底盖顶端中部,所述调节装置设置在底盖顶端和上盖底端之间,所述注油装置由注油孔、注油管、固定盖、胶头、吸管和保护盖组成,所述注油孔设置在上盖顶端中部,所述注油管下端外侧与注油孔内侧进行水平焊接,所述固定盖内侧与注油管上端外侧进行螺纹连接,所述胶头下端与固定盖顶端进行插接,所述吸管上端设置在固定盖内侧顶端,所述吸管顶端与胶头底端进行粘接,所述保护盖下端与固定盖上端进行插接,所述胶头设置在保护盖内部,所述调节装置由第一外壳、第二外壳、钢珠、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组成,所述第一外壳设置在底盖顶端中部和上盖底端中部之间,所述第二外壳设置在第一外壳内侧,所述钢珠设置在第一外壳底端和第二外壳顶端之间,所述第一弹簧上端与第二外壳内侧上端进行焊接,所述第二弹簧底端与第二外壳内侧下端进行焊接,所述第一固定环设置在第一弹簧底端,所述第一固定环顶端与第一弹簧底端进行焊接,所述第二固定环设置在第二弹簧顶端,所述第二固定环底端与第一弹簧顶端进行焊接。进一步的,所述吸管呈透明状,底端设置有开口,且长7cm,容积为10ml。进一步的,所述胶头呈球形,内部中空,且底端与吸管顶端接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壳呈圆柱形,顶端设置有一个圆形通孔,且通孔设置在注油管底端,并与其相贴合。进一步的,所述钢珠设置有两个以上,且两者之间距离为0.5cm。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设置有九个,且三个为一组,等距排列在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外侧。进一步的,所述螺孔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底盖顶端最左边和最右边。进一步的,所述注油管材质为灰铸铁。进一步的,所述胶头的材质为橡胶。(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不同的轴匹配不同的上瓦座,使得上瓦座的适用性大大降低的问题,本设计提出调节装置设计,解决了不同的轴匹配不同的上瓦座,使得上瓦座的适用性大大降低的问题,由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将轴固定,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上下弹动来适应不同尺寸的轴,通过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内的钢珠进行转动,达到可调节上瓦座插孔的直径,以适应不同尺寸的轴的有益效果。2)、为解决为上瓦座加油方式较为不便,易使油散落在四周的问题,本设计提出注油装置设计,解决了为上瓦座加油方式较为不便,易使油散落在四周的问题,将固定盖旋开,取出吸管,通过按压胶头将润滑油吸入吸管,再将润滑油通过注油管滴入第一外壳内,达到便于为上瓦座进行加油,避免润滑油散落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注油装置内部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调节装置内部正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底盖-1、螺孔-2、上盖-3、第一螺栓-4、第二螺栓-5、注油装置-6、调节装置-7、注油孔-61、注油管-62、固定盖-63、胶头-64、吸管-65、保护盖-66、第一外壳-71、第二外壳-72、钢珠-73、第一弹簧-74、第二弹簧-75、第一固定环-76、第二固定环-77。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方案中:注油装置6、调节装置7、注油孔61、注油管62、固定盖63、胶头64、吸管65、保护盖66、第一外壳71、第二外壳72、钢珠73、第一弹簧74、第二弹簧75、第一固定环76、第二固定环77为本技术含有实质创新性构件。底盖1、螺孔2、上盖3、第一螺栓4、第二螺栓5为实现本技术技术方案必不可少的连接性构件。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与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的上瓦座:包括底盖1、螺孔2、上盖3、第一螺栓4和第二螺栓5、注油装置6和调节装置7,螺孔2设置在底盖1顶端左右两侧,上盖3左端通过第一螺栓4与底盖1顶端左侧进行螺纹连接,上盖3右端通过第二螺栓5与底盖1顶端右侧进行螺纹连接,注油装置6设置在底盖1顶端中部,调节装置7设置在底盖1顶端和上盖3底端之间,注油装置6由注油孔61、注油管62、固定盖63、胶头64、吸管65和保护盖66组成,注油孔61设置在上盖3顶端中部,注油管62下端外侧与注油孔61内侧进行水平焊接,固定盖63内侧与注油管62上端外侧进行螺纹连接,胶头64下端与固定盖63顶端进行插接,吸管65上端设置在固定盖63内侧顶端,吸管65顶端与胶头64底端进行粘接,保护盖66下端与固定盖63上端进行插接,胶头64设置在保护盖66内部,调节装置7由第一外壳71、第二外壳72、钢珠73、第一弹簧74、第二弹簧75、第一固定环76和第二固定环77组成,第一外壳71设置在底盖1顶端中部和上盖3底端中部之间,第二外壳72设置在第一外壳71内侧,钢珠73设置在第一外壳71底端和第二外壳72顶端之间,第一弹簧74上端与第二外壳72内侧上端进行焊接,第二弹簧75底端与第二外壳72内侧下端进行焊接,第一固定环76设置在第一弹簧74底端,第一固定环76顶端与第一弹簧74底端进行焊接,第二固定环77设置在第二弹簧75顶端,第二固定环77底端与第一弹簧74顶端进行焊接。其中,所述吸管65呈透明状,底端设置有开口,且长7cm,容积为10ml,能有效将吸入润滑油,从而将润滑油滴入注油管62内。其中,所述胶头64呈球形,内部中空,且底端与吸管65顶端接通,能有效的将润滑油吸入吸管6内,便于润滑油的吸取。其中,所述第一外壳71呈圆柱形,顶端设置有一个圆形通孔,且通孔设置在注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的上瓦座,包括底盖(1)、螺孔(2)、上盖(3)、第一螺栓(4)和第二螺栓(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注油装置(6)和调节装置(7),所述螺孔(2)设置在底盖(1)顶端左右两侧,所述上盖(3)左端通过第一螺栓(4)与底盖(1)顶端左侧进行螺纹连接,所述上盖(3)右端通过第二螺栓(5)与底盖(1)顶端右侧进行螺纹连接,所述注油装置(6)设置在底盖(1)顶端中部,所述调节装置(7)设置在底盖(1)顶端和上盖(3)底端之间,所述注油装置(6)由注油孔(61)、注油管(62)、固定盖(63)、胶头(64)、吸管(65)和保护盖(66)组成,所述注油孔(61)设置在上盖(3)顶端中部,所述注油管(62)下端外侧与注油孔(61)内侧进行水平焊接,所述固定盖(63)内侧与注油管(62)上端外侧进行螺纹连接,所述胶头(64)下端与固定盖(63)顶端进行插接,所述吸管(65)上端设置在固定盖(63)内侧顶端,所述吸管(65)顶端与胶头(64)底端进行粘接,所述保护盖(66)下端与固定盖(63)上端进行插接,所述胶头(64)设置在保护盖(66)内部,所述调节装置(7)由第一外壳(71)、第二外壳(72)、钢珠(73)、第一弹簧(74)、第二弹簧(75)、第一固定环(76)和第二固定环(77)组成,所述第一外壳(71)设置在底盖(1)顶端中部和上盖(3)底端中部之间,所述第二外壳(72)设置在第一外壳(71)内侧,所述钢珠(73)设置在第一外壳(71)底端和第二外壳(72)顶端之间,所述第一弹簧(74)上端与第二外壳(72)内侧上端进行焊接,所述第二弹簧(75)底端与第二外壳(72)内侧下端进行焊接,所述第一固定环(76)设置在第一弹簧(74)底端,所述第一固定环(76)顶端与第一弹簧(74)底端进行焊接,所述第二固定环(77)设置在第二弹簧(75)顶端,所述第二固定环(77)底端与第一弹簧(74)顶端进行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的上瓦座,包括底盖(1)、螺孔(2)、上盖(3)、第一螺栓(4)和第二螺栓(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注油装置(6)和调节装置(7),所述螺孔(2)设置在底盖(1)顶端左右两侧,所述上盖(3)左端通过第一螺栓(4)与底盖(1)顶端左侧进行螺纹连接,所述上盖(3)右端通过第二螺栓(5)与底盖(1)顶端右侧进行螺纹连接,所述注油装置(6)设置在底盖(1)顶端中部,所述调节装置(7)设置在底盖(1)顶端和上盖(3)底端之间,所述注油装置(6)由注油孔(61)、注油管(62)、固定盖(63)、胶头(64)、吸管(65)和保护盖(66)组成,所述注油孔(61)设置在上盖(3)顶端中部,所述注油管(62)下端外侧与注油孔(61)内侧进行水平焊接,所述固定盖(63)内侧与注油管(62)上端外侧进行螺纹连接,所述胶头(64)下端与固定盖(63)顶端进行插接,所述吸管(65)上端设置在固定盖(63)内侧顶端,所述吸管(65)顶端与胶头(64)底端进行粘接,所述保护盖(66)下端与固定盖(63)上端进行插接,所述胶头(64)设置在保护盖(66)内部,所述调节装置(7)由第一外壳(71)、第二外壳(72)、钢珠(73)、第一弹簧(74)、第二弹簧(75)、第一固定环(76)和第二固定环(77)组成,所述第一外壳(71)设置在底盖(1)顶端中部和上盖(3)底端中部之间,所述第二外壳(72)设置在第一外壳(71)内侧,所述钢珠(73)设置在第一外壳(7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宝书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亿环金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