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扶正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8143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0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扶正工具,该扶正工具包括:第一扶正块、第二扶正块、第一钢片套、第二钢片套、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螺栓和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螺栓;第一扶正块和第二扶正块用于包裹被扶正的对象的外壁;第一扶正块的外壁上端设置第一开槽,第二扶正块的外壁上端设置有第二开槽;第一扶正块的外壁下端设置第三开槽,第二扶正块的外壁下端设置有第四开槽;第一钢片套用于套接在第一开槽和第二开槽中,来固定第一扶正块的上端和第二扶正块的上端;第二钢片套用于套接在第三开槽和第四开槽中,来固定第一扶正块的下端和第二扶正块的下端;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螺栓用于固定第一钢片套,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螺栓用于固定第二钢片套。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A Kind of Fixing T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扶正工具
本技术涉及油水井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扶正工具。
技术介绍
油田开发过程中,常需要通过测试仪器对油水井进行测试;在对油水井进行测试时,测试仪器不居中会影响资料品质。因此测试仪器在对油水井进行测试时,需要保证测试仪器处于居中状态,而目前是通过与测试仪器配套的扶正器保证测试仪器在测试过程中处于居中状态。目前的扶正器是通过铁丝缠绕的方式将两个半圆形扶正块固定到油田测试仪器变径上,达到扶正油田测试仪器的效果,而由于铁丝缠绕不均匀等问题可能会造成测试仪器扶正效果不佳,测试仪器不能居中,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扶正工具,用于解决对油水井进行测试时,扶正器上铁丝缠绕不均匀造成测试仪器扶正效果不佳,测试仪器不能居中,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扶正工具,所述扶正工具包括:第一扶正块、第二扶正块、第一钢片套、第二钢片套、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螺栓和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螺栓;所述第一扶正块和所述第二扶正块用于包裹被扶正的对象的外壁;所述第一扶正块的外壁上端设置第一开槽,所述第二扶正块的外壁上端设置有第二开槽,所述第一开槽的宽度和所述第二开槽的宽度相同,并且所述第一开槽和所述第二开槽的宽度均不小于所述第一钢片套的宽度;所述第一扶正块的外壁下端设置第三开槽,所述第二扶正块的外壁下端设置有第四开槽,所述第三开槽的宽度和所述第四开槽的宽度相同,并且所述第三开槽和所述第四开槽的宽度均不小于所述第二钢片套的宽度;所述第一钢片套用于套接在所述第一开槽和所述第二开槽中,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扶正块的上端和所述第二扶正块的上端;所述第二钢片套用于套接在所述第三开槽和所述第四开槽中,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扶正块的下端和所述第二扶正块的下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螺栓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钢片套,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螺栓用于固定所述第二钢片套。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扶正块的第一开槽和第三开槽之间设置第一支撑臂,所述第二扶正块的第二开槽和第四开槽之间设置第二支撑臂。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扶正块的内壁上端设置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固定螺栓的螺母形状相契合的第一孔眼,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孔眼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螺栓的螺母嵌入所述第一扶正块的内壁且固定在所述第一扶正块的内壁中;所述第一扶正块的内壁下端设置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固定螺栓的螺母形状相契合的第二孔眼,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孔眼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螺栓的螺母嵌入所述第一扶正块的内壁且固定在所述第一扶正块的内壁中;所述第一开槽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穿过所述第一固定螺栓的第一螺丝孔;所述第三开槽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穿过所述第二固定螺栓的第二螺丝孔;所述第一钢片套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螺栓的第三螺丝孔,所述第二钢片套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螺栓的第四螺丝孔。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一个第三螺丝孔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螺丝孔的位置对应,所述至少一个第四螺丝孔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螺丝孔的位置对应。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螺栓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螺丝孔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三螺丝孔,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螺栓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螺丝孔和所述至少一个第四螺丝孔将所述第一扶正块和所述第二扶正块固定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螺栓穿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螺丝孔后,通过嵌入所述第一孔眼的螺母进行固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螺栓穿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螺丝孔后,通过嵌入所述第二孔眼的螺母进行固定。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螺栓的螺杆的长度不超过所述第一钢片套的厚度和所述第一扶正块在第一开槽处的厚度之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螺栓的螺杆的长度不超过所述第二钢片套的厚度和所述第一扶正块在第三开槽处的厚度之和。在一中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扶正块的内壁上端设置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固定螺栓的螺母形状相契合的第三孔眼,所述至少一个第三孔眼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螺栓的螺母嵌入所述第二扶正块的内壁且固定在所述第二扶正块的内壁中;所述第二扶正块的内壁下端设置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固定螺栓的螺母形状相契合的第四孔眼,所述至少一个第四孔眼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螺栓的螺母嵌入所述第二扶正块的内壁且固定在所述第二扶正块的内壁中;所述第二开槽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穿过所述第一固定螺栓的第五螺丝孔;所述第四开槽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穿过所述第二固定螺栓的第六螺丝孔;所述第一钢片套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螺栓的第七螺丝孔,所述第二钢片套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螺栓的第八螺丝孔。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一个第七螺丝孔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五螺丝孔的位置对应,所述至少一个第八螺丝孔与所述至少一个第六螺丝孔的位置对应。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螺栓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五螺丝孔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七螺丝孔,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螺栓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六螺丝孔和所述至少一个第八螺丝孔将所述第一扶正块和所述第二扶正块固定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螺栓穿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五螺丝孔后,通过嵌入所述第三孔眼的螺母进行固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螺栓穿过所述至少一个第六螺丝孔后,通过嵌入所述第四孔眼的螺母进行固定。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螺栓的螺杆的长度不超过所述第一钢片套的厚度和所述第二扶正块在第二开槽处的厚度之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螺栓的螺杆的长度不超过所述第二钢片套的厚度和所述第二扶正块在第四开槽处的厚度之和。本技术在第一扶正块的两端设置第一开槽和第三开槽,在第二扶正块的两端设置第二开槽和第四开槽,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和第二固定螺栓将第一钢片套和第二钢片套固定,进而固定第一扶正块和第二扶正块。使在油田测试中被扶正的对象可以被扶正,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扶正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扶正块内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扶正块外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钢片套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钢片套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扶正块内壁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扶正块外壁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钢片套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钢片套的结构示意图。1第一扶正块2第二扶正块3第一钢片套4第二钢片套5第一固定螺栓6第二固定螺栓101第一开槽102第三开槽103第一孔眼104第二孔眼105第一螺丝孔106第二螺丝孔107第一支撑臂201第二开槽202第四开槽203第三孔眼204第四孔眼205第五螺丝孔206第六螺丝孔207第二支撑臂301第三螺丝孔302第七螺丝孔401第四螺丝孔402第八螺丝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扶正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工具包括:第一扶正块(1)、第二扶正块(2)、第一钢片套(3)、第二钢片套(4)、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螺栓(5)和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螺栓(6);所述第一扶正块(1)和所述第二扶正块(2)用于包裹被扶正的对象的外壁;所述第一扶正块(1)的外壁上端设置第一开槽(101),所述第二扶正块(2)的外壁上端设置有第二开槽(201),所述第一开槽(101)的宽度和所述第二开槽(201)的宽度相同,并且所述第一开槽(101)和所述第二开槽(201)的宽度均不小于所述第一钢片套(3)的宽度;所述第一扶正块(1)的外壁下端设置第三开槽(102),所述第二扶正块(2)的外壁下端设置有第四开槽(202),所述第三开槽(102)的宽度和所述第四开槽(202)的宽度相同,并且所述第三开槽(102)和所述第四开槽(202)的宽度均不小于所述第二钢片套(4)的宽度;所述第一钢片套(3)用于套接在所述第一开槽(101)和所述第二开槽(201)中,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扶正块(1)的上端和所述第二扶正块(2)的上端;所述第二钢片套(4)用于套接在所述第三开槽(102)和所述第四开槽(202)中,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扶正块(1)的下端和所述第二扶正块(2)的下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螺栓(5)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钢片套(3),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螺栓(6)用于固定所述第二钢片套(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扶正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工具包括:第一扶正块(1)、第二扶正块(2)、第一钢片套(3)、第二钢片套(4)、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螺栓(5)和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螺栓(6);所述第一扶正块(1)和所述第二扶正块(2)用于包裹被扶正的对象的外壁;所述第一扶正块(1)的外壁上端设置第一开槽(101),所述第二扶正块(2)的外壁上端设置有第二开槽(201),所述第一开槽(101)的宽度和所述第二开槽(201)的宽度相同,并且所述第一开槽(101)和所述第二开槽(201)的宽度均不小于所述第一钢片套(3)的宽度;所述第一扶正块(1)的外壁下端设置第三开槽(102),所述第二扶正块(2)的外壁下端设置有第四开槽(202),所述第三开槽(102)的宽度和所述第四开槽(202)的宽度相同,并且所述第三开槽(102)和所述第四开槽(202)的宽度均不小于所述第二钢片套(4)的宽度;所述第一钢片套(3)用于套接在所述第一开槽(101)和所述第二开槽(201)中,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扶正块(1)的上端和所述第二扶正块(2)的上端;所述第二钢片套(4)用于套接在所述第三开槽(102)和所述第四开槽(202)中,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扶正块(1)的下端和所述第二扶正块(2)的下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螺栓(5)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钢片套(3),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螺栓(6)用于固定所述第二钢片套(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正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扶正块(1)的内壁上端设置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固定螺栓(5)的螺母形状相契合的第一孔眼(103),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孔眼(103)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螺栓(5)的螺母嵌入所述第一扶正块(1)的内壁且固定在所述第一扶正块(1)的内壁中;所述第一扶正块(1)的内壁下端设置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固定螺栓(6)的螺母形状相契合的第二孔眼(104),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孔眼(104)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螺栓(6)的螺母嵌入所述第一扶正块(1)的内壁且固定在所述第一扶正块(1)的内壁中;所述第一开槽(10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穿过所述第一固定螺栓(5)的第一螺丝孔(105);所述第三开槽(10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穿过所述第二固定螺栓(6)的第二螺丝孔(106);所述第一钢片套(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螺栓(5)的第三螺丝孔(301),所述第二钢片套(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螺栓(6)的第四螺丝孔(40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扶正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扶正块(2)的内壁上端设置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固定螺栓(5)的螺母形状相契合的第三孔眼(203),所述至少一个第三孔眼(203)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螺栓(5)的螺母嵌入所述第二扶正块(2)的内壁且固定在所述第二扶正块(2)的内壁中;所述第二扶正块(2)的内壁下端设置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固定螺栓(6)的螺母形状相契合的第四孔眼(204),所述至少一个第四孔眼(204)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螺栓(6)的螺母嵌入所述第二扶正块(2)的内壁且固定在所述第二扶正块(2)的内壁中;所述第二开槽(20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穿过所述第一固定螺栓(5)的第五螺丝孔(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子阳刘鹏徐利峥王洪军许建国钟彩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