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闭式微负压气浮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7943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0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闭式微负压气浮分离装置,包括池体、斜板、回流管、排污管、第一多相流泵、溶气罐、进水管、气浮出水管、浮渣收集槽、回流气输出管、氮气输入管、集水池、第二多相流泵;排污管、进水管设置在池体下部,浮渣收集槽设置在池体上部;排污管、进水管、浮渣收集槽均与池体连通;斜板设置池体内;回流管一端与池体下部进水管端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一多相流泵与池体下部出水口端连通;集水池通过气浮出水管与池体连通;池体中氮气出口通过回流气输出管、第二多相流泵与溶气罐连通;溶气罐通过氮气输入管与池体顶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固液分离效率,实现了气浮分离的连续稳定运行和出水水质的稳定达标。

A Closed Micro-negative Pressure Air Flotation Sepa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闭式微负压气浮分离装置
本技术属于石化、水处理等环保行业及固液分离
,具体涉及一种密闭式微负压气浮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气浮法最早于1905年出现在选矿工业,在水处理领域中,早在1920年,C.L.PECK就考虑用气浮法处理污水,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上一世纪60年代以前,由于微气泡产生技术的限制,气浮技术发展较为缓慢。直到70年代以后,随着微气泡产生技术的发展和部分回流溶气法等技术的产生,使得气浮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气浮技术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已广泛的应用于等各种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气浮是溶气系统在水中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使空气以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形式附着在悬浮物颗粒上,造成密度小于水的状态,利用浮力原理使其浮在水面,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的水处理设备。气浮分为超效浅层气浮,涡凹气浮,平流式气浮。目前在给水、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处理方面都有应用。气浮优点在于它固-液分离设备具有投资少、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管理方便等特点。在含油污水处理方面,悬浮物的控制指标甚是严格。油田污水,尤其油田采出水多用于回注,而回注水中的悬浮物是引起地层堵塞、输油通道堵塞的主要原因之一,含油污水中油分的存在,使得悬浮物难以和液体进行有效分离,因此在含油污水处理方面,对固液分离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重力沉降去除技术,运行时间长,受水质水量波动影响较大,出水水质不稳定,目前无法满足含油污水的处理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密闭式微负压气浮分离装置,提高固液分离效率,实现气浮分离的连续稳定运行和出水水质的稳定达标。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密闭式微负压气浮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斜板、回流管、排污管、第一多相流泵、溶气罐、进水管、气浮出水管、浮渣收集槽、回流气输出管、氮气输入管、集水池、第二多相流泵;所述排污管、进水管设置在所述池体下部,所述浮渣收集槽设置在所述池体上部;所述排污管、进水管、浮渣收集槽均与所述池体连通;所述斜板设置所述池体内;所述回流管一端与所述池体下部进水管端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多相流泵与所述池体下部出水口端连通;所述集水池通过所述气浮出水管与所述池体连通;所述池体中氮气出口通过所述回流气输出管、第二多相流泵与所述溶气罐连通;所述溶气罐通过所述氮气输入管与所述池体顶部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利用溶气气浮原理,能够针对油气田采出水悬浮物粒径中值比较小,容易上浮的特点,保证悬浮物的有效去除;(2)本技术装置为密闭空间,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不会造成有毒有害气体以及液体的泄漏及凝析油被吹脱出来的二次污染;(3)本技术溶气气浮装置采用的为更加安全的氮气,极大的降低了含油含醇污水处理的危险特性,并且氮气可回收重复利用,减小了运行成本;(4)本技术溶气气浮装置底下加压,上部利用溶气泵回收从水中释放出来的氮气,使其处于微负压状态,更加有利于气浮过程中微小气泡的形成,大大增加了气浮装置的去除效率。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参考附图进一步描述该技术方案,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但该描述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详见图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密闭式微负压气浮分离装置,包括池体1、斜板2、回流管3、排污管4、第一多相流泵5、溶气罐6、进水管7、气浮出水管8、浮渣收集槽9、回流气输出管10、氮气输入管11、集水池12、第二多相流泵13;排污管4、进水管7设置在池体1下部,浮渣收集槽9设置在池体1上部;排污管4、进水管7、浮渣收集槽9均与池体1连通;斜板2设置池体1内;回流管3一端与池体1下部进水管端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一多相流泵5与池体1下部出水口端连通;集水池12通过气浮出水管8与池体1连通;池体1中氮气出口通过回流气输出管10、第二多相流泵13与溶气罐6连通;溶气罐6通过氮气输入管11与池体1顶部连通。本实施例的斜板2由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或玻璃钢(FRP)制作而成(其他零部件均由不锈钢、碳钢、PP或玻璃钢材料制作而成),呈60度角设置在气浮出水管8腔中上部;气浮出水管8设置在气浮出水管8内的部分为L型,下部横管位于斜板2下部;池体1底部不同位置处设置有若干排污管4。本实施例的回流管3、排污管4、进水管7、气浮出水管8、浮渣收集槽9、回流气输出管10、氮气输入管11均安装有电动阀或气动阀,池体1内部设置有电子液位计,用于实现自动化控制。本实施例在实际工作中,待处理水由进水管7与回流管3出水混合进入池体1内,在第一多相流泵5的作用下,进水与回流的溶气水混合产生的微小气泡包裹助浮左右下,促使泥、水、油等进行分离,污水中的微小悬浮物迅速上浮到水面,污泥在斜板2的作用下下沉至池体1底部,回流的氮气在悬浮物到达水面后从水里释放出来,从而达到泥水气分离的目的。释放的氮气再由回流气输出管10通过第二多相流泵13回收到溶气罐6中再利用,如此便在池体1内水面上形成微负压状态,当池体1内氮气不够时可通过溶气罐6由安装电动或气动阀门的氮气输入管11自动补充。处理后的水由气浮出水管8进入集水池11,可泵入下一处理单元。较重的悬浮物从池体底部排污管4定期通过排污口排出。本技术适用于进水口除砂,一般工业和生活给水沉淀、污水沉淀、隔油以及尾张浓缩等处理。尽管本说明书较多地使用了池体1、斜板2、回流管3、排污管4、第一多相流泵5、溶气罐6、进水管7、气浮出水管8、浮渣收集槽9、回流气输出管10、氮气输入管11、清水池12、第二多相流泵13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他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的描述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未详细阐述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应当理解的是,上述针对较佳实施例的描述较为详细,并不能因此而认为是对本技术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替换或变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请求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闭式微负压气浮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斜板(2)、回流管(3)、排污管(4)、第一多相流泵(5)、溶气罐(6)、进水管(7)、气浮出水管(8)、浮渣收集槽(9)、回流气输出管(10)、氮气输入管(11)、集水池(12)、第二多相流泵(13);所述排污管(4)、进水管(7)设置在所述池体(1)下部,所述浮渣收集槽(9)设置在所述池体(1)上部;所述排污管(4)、进水管(7)、浮渣收集槽(9)均与所述池体(1)连通;所述斜板(2)设置所述池体(1)内;所述回流管(3)一端与所述池体(1)下部进水管端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多相流泵(5)与所述池体(1)下部出水口端连通;所述集水池(12)通过所述气浮出水管(8)与所述池体(1)连通;所述池体(1)中氮气出口通过所述回流气输出管(10)、第二多相流泵(13)与所述溶气罐(6)连通;所述溶气罐(6)通过所述氮气输入管(11)与所述池体(1)顶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闭式微负压气浮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斜板(2)、回流管(3)、排污管(4)、第一多相流泵(5)、溶气罐(6)、进水管(7)、气浮出水管(8)、浮渣收集槽(9)、回流气输出管(10)、氮气输入管(11)、集水池(12)、第二多相流泵(13);所述排污管(4)、进水管(7)设置在所述池体(1)下部,所述浮渣收集槽(9)设置在所述池体(1)上部;所述排污管(4)、进水管(7)、浮渣收集槽(9)均与所述池体(1)连通;所述斜板(2)设置所述池体(1)内;所述回流管(3)一端与所述池体(1)下部进水管端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多相流泵(5)与所述池体(1)下部出水口端连通;所述集水池(12)通过所述气浮出水管(8)与所述池体(1)连通;所述池体(1)中氮气出口通过所述回流气输出管(10)、第二多相流泵(13)与所述溶气罐(6)连通;所述溶气罐(6)通过所述氮气输入管(11)与所述池体(1)顶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军杰张凡杜杰赵轩刚张国栋范敏强刘勇邓芳韦琴吴俊锋郑丹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君集水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