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菌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7853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菌罐,包括外腔和置于其内的内胆,所述外腔底部的底座与所述外腔可拆卸连接,所述内胆与所述内胆底部的锥形内腔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内胆和所述锥形内腔底座之间设有过滤板,所述外腔内壁设有环形密封连接板,所述密封连接板内壁一部分固定在所述内胆外壁,另一部分与所述锥形内腔底座密封可拆卸连接,所述锥形内腔底座的底部连接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穿过所述底座与外部连通,所述内胆的顶部设有进液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无菌罐,通过此种简单机构的配合,保证使用时较好的无菌环境,提高食品质量,同时,能够便于拆卸清洗,便于维护,提高其使用寿命,保证使用的清洁度。

A sterile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菌罐
本专利技术创造属于无菌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菌罐。
技术介绍
在食品的加工中,常常需要用到喷粉的生产线,现有的生产线中,重要的流程包括原料反应、胶体磨、振动筛、配料罐配料、干燥塔干燥,然后经需求成粒制成成品,而在此加工过程中,容易滋生细菌,造成产品不合格,浪费原材料,因此往往会在此过程中加入灭菌机和无菌罐,来提高食品的质量,提高检验合格率,现有的无菌罐结构单一,不利于更换拆洗,长时间的使用容易滋生细菌,不利于食品的卫生,针对此种情况,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无菌罐,通过此种简单机构的配合,保证使用时较好的无菌环境,提高食品质量,同时,能够便于拆卸清洗,便于维护,提高其使用寿命,保证使用的清洁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创造旨在提出一种无菌罐,通过此种简单机构的配合,保证使用时较好的无菌环境,提高食品质量,同时,能够便于拆卸清洗,便于维护,提高其使用寿命,保证使用的清洁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菌罐,包括外腔和置于其内的内胆,所述外腔底部的底座与所述外腔可拆卸连接,所述内胆与所述内胆底部的锥形内腔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内胆和所述锥形内腔底座之间设有过滤板,所述外腔内壁设有环形密封连接板,所述密封连接板内壁一部分固定在所述内胆外壁,另一部分与所述锥形内腔底座密封可拆卸连接,所述锥形内腔底座的底部连接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穿过所述底座与外部连通,所述内胆的顶部设有进液管。进一步的,所述外腔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侧壁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内胆外壁设有突出的环形台肩,所述环形台肩置于所述环形凹槽内与其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和所述外腔之间螺纹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出液管和所述底座之间接触的位置设有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有环形支撑板,所述锥形内腔底座外壁设有环形定位块,所述环形支撑板和所述锥形内腔底座接触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外腔内部设有保温层。进一步的,所述外腔外壁设有对称的支架,所述支架通过支脚支撑在地面上。进一步的,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上均设有调节阀,通过所述调节阀自动控制启闭。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的一种无菌罐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通过此种简单机构的配合,保证使用时较好的无菌环境,提高食品质量,同时,能够便于拆卸清洗,便于维护,提高其使用寿命,保证使用的清洁度;2、通过底座的可拆卸配合实现内部锥形内腔底座的拆卸,便于对内部沉积的杂质进行清理,避免滋生细菌;3、底座便于拆卸的同时,能够对锥形内腔底座进行支撑配合,以实现较好的稳定性,避免使用过程中内部液体的泄漏。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所述的无菌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所述的灭菌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所述的无菌罐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所述的连接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灭菌机构;2-无菌罐;3-连接机构;101-底座;102-底板;103-回形管路;104-隔板;105-冷凝器;106-外壳;107-管路;108-密封圈;109-连接管;110-支架;111-进液管;112-定位杆;113-支撑板;114-定位块;115-第一气缸;116-第一顶杆;117-滑轨;118-副红外线发生器;119-主红外线发生器;120-第二气缸;121-伸缩杆;201-外腔;202-内胆;203-环形凹槽;204-进液管;205-环形台肩;206-保温层;207-过滤板;208-锥形内腔底座;209-支架;210-支脚;211-密封连接板;212-环形定位块;213-环形支撑板;214-底座;215-密封圈;216-调节阀;217-出液管;301-管路;302-固定架;303-斜滑块;304-平台;305-丝杠螺母副;306-定向块;307-支撑架;308-连接阀;309-滑动杆;310-固定座;311-泵。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创造。如图1所示,一种无菌装置,包括顺序连接的灭菌机构1和无菌罐2,所述灭菌机构1和所述无菌罐2之间通过连接机构3连通,通过此种简单机构的配合,能够保证食品加工过程有较好的灭菌效果,且能维持稳定的无菌环境,在中转过程干净卫生,保证了加工过程中较好的无菌环境,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具体的,对上述的三个部分分别进行说明,如图2,一种灭菌机构1,包括底座101和置于其上滑动连接的外壳106,外壳106底部的底板102与外壳106可拆卸连接,外壳106内腔通过隔板104分割,隔板104和底板102之间形成的空腔内设有回形管路103,底板102上设有主红外线发生器119,主红外线发生器119穿过回形管路103且置于其轴心上,底板102上还设有多个环形分布的副红外线发生器118,多个副红外线发生器118外绕在回形管路103的外周。其中,主红外线发生器119包括柱状主加热器,主加热器外壁包覆一层远红外辐射材料,副红外线发生器118包括片状副加热器,副加热器外壁包覆一层远红外辐射材料,主加热器和副加热器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其中,底座1上设有对称的定位杆112,外壳106侧壁设有支撑板113,支撑板113对应穿过定位杆112与其滑动连接,穿过定位杆112还设有定位块114,定位块114置于支撑板113和底座101之间,底座101上对应定位杆112的侧部设有第一气缸115,第一气缸115的第一顶杆116与定位块114固定连接。其中,底座101上还设有第二气缸120,第二气缸120的第二顶杆端部与底板102连接,底板102和底座101之间还设有对称的伸缩杆121。其中,外壳106靠近底板101一端的侧壁上设有对称的滑轨117,底板102侧壁设有与滑轨117滑动配合的滑块。其中,回形管路103通过支架110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菌罐,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腔和置于其内的内胆,所述外腔底部的底座与所述外腔可拆卸连接,所述内胆与所述内胆底部的锥形内腔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内胆和所述锥形内腔底座之间设有过滤板,所述外腔内壁设有环形密封连接板,所述密封连接板内壁一部分固定在所述内胆外壁,另一部分与所述锥形内腔底座密封可拆卸连接,所述锥形内腔底座的底部连接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穿过所述底座与外部连通,所述内胆的顶部设有进液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菌罐,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腔和置于其内的内胆,所述外腔底部的底座与所述外腔可拆卸连接,所述内胆与所述内胆底部的锥形内腔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内胆和所述锥形内腔底座之间设有过滤板,所述外腔内壁设有环形密封连接板,所述密封连接板内壁一部分固定在所述内胆外壁,另一部分与所述锥形内腔底座密封可拆卸连接,所述锥形内腔底座的底部连接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穿过所述底座与外部连通,所述内胆的顶部设有进液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腔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侧壁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内胆外壁设有突出的环形台肩,所述环形台肩置于所述环形凹槽内与其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唐朝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