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静电隔热热敏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7735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3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静电隔热热敏纸,涉及热敏纸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热敏纸产生静电对产品造成影响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基层,所述基层上设置有热敏涂层,所述基层和热敏涂层相互背离的一侧设置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远离基层的一侧设置有抗静电层,所述基层与热敏涂层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微型胶囊,所述微型胶囊内设置有纳米二氧化硅颗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了防静电和隔热的效果。

An Antistatic Thermal Insulation Pa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静电隔热热敏纸
本技术涉及热敏纸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静电隔热热敏纸。
技术介绍
热敏纸又被称为热敏传真纸、热敏记录纸、热敏复印纸。热敏纸是一种加工纸,其制造原理就是在优质的原纸上涂布一层“热敏涂料”,即热敏变色层。热敏纸遇热后无色染料与显色剂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颜色,于是使用热敏纸在传真机上接收信号打印或直接用热敏打印机打印时,图文就显示出来了。现有公告号为CN20189307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层热敏纸不干胶标签,包括至少一层标签底材和分别粘贴在标签底材两相对面上的至少两层标签面材,能够实现一次打印多张标签,提高打印效率。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干燥的气候里,热敏纸如果频繁与外物接触和分离就会产生静电,静电释放的能量可能会对打印的品质造成影响,同时,静电会导致产品容易吸附灰尘和杂质,影响产品使用,该问题有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静电隔热热敏纸,其具有防静电和耐高温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静电隔热热敏纸,包括基层,所述基层上设置有热敏涂层,所述基层和热敏涂层相互背离的一侧均设置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远离基层的一侧设置有抗静电层,所述基层与热敏涂层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微型胶囊,所述微型胶囊内设置有纳米二氧化硅颗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层起到了保护热敏涂层和抗静电层的作用,降低热敏涂层和基层在运输过程中因为直接摩擦而造成的脱落或者刮痕,影响热敏纸的使用效果。抗静电层防止保护层在摩擦过程中产生静电,从而一方面避免了灰尘粘附在热敏纸表层,影响表层的显色,另一方面避免了静电产生的瞬间释放出的能量使局部温度升高,热敏纸出现显色反应,影响正常使用。在基层和热敏涂层之间设置微型胶囊,微型胶囊中填充二氧化硅颗粒,由于二氧化硅颗粒具有低热传导率的特点,因此起到了隔热的作用,减少由基层底部产生传导到热敏涂层的热量,从而提高了热敏涂层的稳定性。同时,纳米二氧化硅颗粒材质半透明,因此对于热敏涂层的显色的影响也降低。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层为PP薄膜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P薄膜层厚度较小,对热敏纸的整体厚度影响不大,从而保障了热敏纸成品质量。PP薄膜层具有防水性,保证热敏纸的防水效果,保证其耐候性。同时,PP薄膜成本低且技术成熟,适用于规模化生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静电层为聚乙烯醇涂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乙烯醇涂层具有良好的亲水性,通过吸附作用在制品表面形成水膜,以阻止静电的形成和积累,从而达到抗静电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热敏涂层和保护层之间设置有热敏胶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敏胶层具有良好的连接效果,防止脱落,同时热敏胶具有良好的导热效果,能够保证其具有良好的热量传导性,便于显色的需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热敏胶层靠近保护层的侧壁呈凹凸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凸状的热敏胶层增大了热敏胶与保护层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热敏胶与保护层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提高了热敏层的整体结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微型胶囊为径长为1μm的球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1μm大小的微型胶囊不会对热敏涂层造成影响,同时在热敏涂层和基层之间形成空间间隔,起到隔热效果,减少由基层底部产生传导到热敏涂层的热量,从而提高了热敏涂层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微型胶囊的表层为透明或色浅的高分子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明或色浅的高分子层对基层和热敏涂层的颜色不造成影响,从而避免了微型胶囊对热敏纸产品本本身颜色和加热显色后的颜色带来影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层的厚度为35μ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层在热敏纸厚度中的比重较大,而且基层一般为木浆材料制成,基层的抗拉强度较高,从而保障热敏纸的质量,提高了热敏纸的结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抗静电层和微型胶囊的设置,从而达到了抗静电和隔热的效果;2.通过保护层的设置,从而达到了保护热敏涂层不受摩擦的效果;3.通热敏胶层的设置,从而达到了提高热敏纸结构结构稳定性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层;2、热敏涂层;3、保护层;4、抗静电层;5、微型胶囊;6、热敏胶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防静电隔热热敏纸,从上至下依次为抗静电层4、保护层3、热敏胶层6、热敏涂层2、基层1、保护层3和抗静电层4。在本实施例中,基层1为木浆材料制成,基层1的厚度为35μm,保护层3的厚度为8μm,抗静电层4的厚度为5μm,热敏涂层2的厚度为8μm。参照图1,基层1与热敏涂层2之间铺设有一层明胶,明胶内均匀铺设有多个微型胶囊5,明胶将微型胶囊5之间相互连接在一起,并且起到保持热敏涂层2靠近基层1的一侧水平的效果。微型胶囊5为径长为1μm的中空球体。微型胶囊5内填充有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微型胶囊5包括用于包覆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表层,表层为透明或色浅的高分子层。在本实施例中,透明或色浅的高分子层可以为聚氨酯树脂、三聚氰胺树脂、尿素树脂等的化合物。微型胶囊5在基层1和热敏涂层2之间起到了隔热的作用,减少由基层1底部产生传导到热敏涂层2的热量,从而提高了热敏涂层2的稳定性。参照图1,保护层3为PP薄膜层。保护层3需要对热敏层和基层1进行保护,在热敏纸的运输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与外界发生摩擦,极易在热敏层和基层1上制造出划痕,从而影响热敏层的显色和基层1的结构稳定性。PP薄膜作为一种技术成熟、材质轻薄、防水的材质,将其设置在热敏层上方和基层1下方,将热敏层和基层1与外界隔离开,从而到达了保护热敏层和基层1的效果,降低了热敏纸的受损概率。参照图1,抗静电层4为聚乙烯醇涂层,聚乙烯醇涂层具有良好的亲水性,通过吸附作用在制品表面形成水膜,以阻止静电的形成和积累,从而达到抗静电的效果。参照图1,热敏胶层6的上表面呈凹凸状,增大了热明胶层与保护层3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热敏胶层6与保护层3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了热敏纸的整体结构稳定性。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热敏纸的表层设置抗静电层4,防止静电的产生,从而避免了静电带来的影响。在热敏涂层2和基层1之间设置微型胶囊5,微型胶囊5内填充有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由于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导热性能差,起到了隔热的效果,从而减少了由基层1的一侧传导至热敏涂层2的热量,从而提高了热敏纸的热稳定性。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静电隔热热敏纸,包括基层(1),所述基层(1)上设置有热敏涂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和热敏涂层(2)相互背离的一侧均设置有保护层(3),所述保护层(3)远离与基层(1)的一侧设置有抗静电层(4),所述基层(1)与热敏涂层(2)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微型胶囊(5),所述微型胶囊(5)内设置纳米二氧化硅颗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静电隔热热敏纸,包括基层(1),所述基层(1)上设置有热敏涂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和热敏涂层(2)相互背离的一侧均设置有保护层(3),所述保护层(3)远离与基层(1)的一侧设置有抗静电层(4),所述基层(1)与热敏涂层(2)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微型胶囊(5),所述微型胶囊(5)内设置纳米二氧化硅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静电隔热热敏纸,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3)为PP薄膜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静电隔热热敏纸,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层(4)为聚乙烯醇涂层。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敏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冠威热敏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