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管外壁堆焊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75765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3 2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磨管外壁堆焊上料装置,属于焊接设备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有多个转轮,转轮由驱动装置驱动转动,多个所述转轮之间设置有转轴,转轴的外壁套设有两个转动板,转动板的外侧套设有钢管,转动板的外壁与钢管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片,支撑片连接有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带动支撑片向靠近钢管内壁的方向移动以抵接钢管或向远离钢管内壁的方向移动以脱离钢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A Material Feeding Device for Surfacing Outer Wall of Wear Resistant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管外壁堆焊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焊接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耐磨管外壁堆焊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钢管不仅用于输送流体和粉状固体、交换热能、制造机械零件和容器,它还是一种经济钢材,因此,钢管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钢管分为无缝钢管和有缝钢管,通常在无缝钢管的外壁进行堆焊操作以生产耐磨钢管。在耐磨钢管的生产过程中,通常于钢管的内壁穿设转动装置,转动装置一般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有转轴,转轴连接有驱动转轴转动的转动组件,转轴的外壁套设有转动板,转动板的外壁与钢管的外壁紧密抵接,转轴的两端置于转动装置上,由转动组件带动转轴转动,从而带动钢管转动,即可由焊枪对钢管的外壁堆焊。完成外壁堆焊后,需要将转动板及转动由钢管的内部抽出,然而,转动板的外壁与钢管的内壁紧密抵接,也就意味着将转动板抽出需要耗费较高的力气,将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磨管外壁堆焊上料装置,达到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耐磨管外壁堆焊上料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有多个转轮,转轮由驱动装置驱动转动,多个所述转轮之间设置有转轴,转轴的外壁套设有两个转动板,转动板的外侧套设有钢管,转动板的外壁与钢管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片,支撑片连接有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带动支撑片向靠近钢管内壁的方向移动以抵接钢管或向远离钢管内壁的方向移动以脱离钢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对钢管的外壁堆焊时,首先将转轴及转动板穿设于钢管的内部,然后通过移动组件带动支撑片移动,使得支撑片的外壁与钢管的内壁紧密抵接,将钢管放于多个转轮之间,由驱动装置驱动转轮及钢管一同转动,此时,焊枪对准任一位置均可开始外壁的堆焊操作;支撑片及移动组件的设置便于调节支撑片与钢管内壁之间的距离,从而便于将转动板及转轴由钢管内部拆卸下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与转动板转动连接的丝杠,丝杠的端头与支撑片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丝杠,即可使得丝杠沿转动板的径向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支撑片的外壁与钢管的内壁抵接,且丝杠的结构及原理简单,便于使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片上设置有螺杆,螺杆穿过每两个对应的支撑片并与支撑片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杆的设置使得每两个对应的支撑片之间为张紧状态,减小支撑片沿钢管的轴线方向移动的可能性,提高支撑片转动时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钢管的支撑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将转动扳及转轴穿设于钢管内时,需要由支撑装置将钢管支撑起,然后才可进行钢管堆焊的前期准备工作,支撑装置的设置代替工人手动抬起钢管,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底板和支撑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支撑钢管的支撑台,支撑台与底板之间设置有驱动支撑台靠近或远离转轴的驱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将转动板套设于钢管内部时,首先由驱动件带动支撑台及钢管向上移动,直至钢管位于转轮的上方,然后再由驱动件带动钢管向下移动,以使得转轴的两端与转轮的外壁抵接,转轴及钢管转动时,支撑装置与钢管的底部预留有足够钢管转动的空间,支撑装置的设置便于快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气缸,气缸的两端分别与底板及支撑台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的活塞杆延伸时,可带动底板向上移动,活塞杆收缩时可带动底板向下移动,气缸的输出力大,且结构及原理简单,便于实现。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地面设置有限制移动轮移动方向的轨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堆焊前,将钢管移动至两个支架之间时,可推动支撑台,则移动轮将沿轨道的长度方向移动,移动轮的设置可减小底板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便于转移钢管,提高使用支撑装置的便利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板上开设有多个减重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重孔可减小转动板的重量,减轻转动时的负担,便于实现钢管及转动板的转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转动板的外壁与钢管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支撑片,移动组件可带动支撑片向靠近钢管内壁的方向移动,以撑紧钢管,便于实现钢管的转动,移动组件又可带动支撑片的外壁脱离钢管的内壁以便于将转动板由钢管内取出,达到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2.螺杆的设置可减小支撑片沿钢管轴线方向移动的可能性,提高支撑片转动时的稳定性,进而提高钢管转动时的稳定性;3.支撑装置的设置便于在堆焊前和堆焊后支撑钢管,代替工人用手抬起钢管,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体现转动板及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11、转轮;21、转轴;22、转动板;221、减重孔;23、支撑片;3、移动组件;31、固定板;32、丝杠;321、手柄;4、螺杆;41、螺母;5、支撑装置;51、底板;511、移动轮;5111、轨道;52、支撑台;521、气缸;61、钢管;62、焊枪。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耐磨管外壁堆焊上料装置,包括两个支架1,两个支架1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钢管61的支撑装置5,支架1上设置有两个转轮11,两个转轮11之间设置有转轴21,转轴21的外壁套设有转动板22,转动板22的圆周外侧设置有支撑片23,支撑片23与转动板22之间连接有移动组件3。支架1为立于地面的架体,两个支架1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钢管61的支撑装置5。支撑装置5包括底板51,底板51为水平设置的长方体板状结构,长度方向与地面平行,底板51的上方设置有支撑台52。参照图1,支撑台52为水平设置的长方体状结构,长度方向与底板51的长度方向一致,顶端呈向下凹陷的弧状结构,支撑台52的底端设置有四个气缸521。气缸521固定于底板51上,活塞杆的轴线与地面垂直,顶端与支撑台52的底端固定连接,活塞杆的伸缩带动支撑台52上下移动。底板51的底端四角处分别设置有移动轮511,地面设置有限制移动轮511移动方向的轨道5111。需要对钢管61的外壁堆焊时,首先将钢管61放置于支撑台52上,使得钢管61的下部与支撑台52的上部弧形抵接,然后推动支撑台52,使得移动轮511沿轨道5111移动至两个支架1之间,即可做好堆焊前的准备工作。参照图1,支架1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轮11,转轮11由驱动装置带动转动,两个转轮11之间设置有转轴21。转轴21的轴线方向与轨道5111的长度方向垂直,转轴21的外壁套设有两个转动板22。转动板22为竖直设置的圆形板状结构,中心处套设于转轴21的外壁并与转轴21的外壁固定连接。转动板22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减重孔221,用以减轻转动板22的重量。参照图2,转动板22的圆周外侧设置有四个支撑片23,支撑片23呈弧状结构,弧度与钢管61的内壁弧度一致,四个支撑片23沿转动板22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支撑片23与转动板22之间设置有移动组件3。移动组件3包括两个固定板31,固定板31为长方体板状结构,表面与转动板22的表面垂直,位于转动板22靠近对应支架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管外壁堆焊上料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1)上设置有多个转轮(11),转轮(11)由驱动装置驱动转动,多个转轮(11)之间设置有转轴(21),转轴(21)的外壁套设有两个转动板(22),转动板(22)的外侧套设有钢管(6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22)的外壁与钢管(6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片(23),支撑片(23)连接有移动组件(3),移动组件(3)带动支撑片(23)向靠近钢管(61)内壁的方向移动以抵接钢管(61)或向远离钢管(61)内壁的方向移动以脱离钢管(6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管外壁堆焊上料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1)上设置有多个转轮(11),转轮(11)由驱动装置驱动转动,多个转轮(11)之间设置有转轴(21),转轴(21)的外壁套设有两个转动板(22),转动板(22)的外侧套设有钢管(6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22)的外壁与钢管(6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片(23),支撑片(23)连接有移动组件(3),移动组件(3)带动支撑片(23)向靠近钢管(61)内壁的方向移动以抵接钢管(61)或向远离钢管(61)内壁的方向移动以脱离钢管(6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管外壁堆焊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3)包括与转动板(22)转动连接的丝杠(32),丝杠(32)的端头与支撑片(23)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磨管外壁堆焊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片(23)上设置有螺杆(4),螺杆(4)穿过每两个对应的支撑片(23)并与支撑片(23)螺纹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猛李昆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沃盾耐磨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