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摄像头的自动点胶以及镜片组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摄像头生产
,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摄像头的自动点胶以及镜片组装装置。
技术介绍
摄像头被应用于很多航特,如计算机、汽车、多媒体等等。而随着摄像头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对摄像头的尺寸也要求越来越小,使得摄像头的生产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摄像头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点胶以及组装IR镜片,而现有技术中点胶和IR镜片组装是用过不同设备分开作业的,使得企业生产效率慢,并且现有的点胶和IR镜片组装设备体积大,占用生产现场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设计简单、生产效率高应用于摄像头的自动点胶及镜片组装装置。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应用于摄像头的自动点胶以及镜片组装装置,包括:安装板、第一上料机构、翻转机构、运输机构、点胶机构、第二上料机构、下料机构以及组装机构;第一上料机构设置于安装板上,其用于对摄像头外壳进行上料;翻转机构设置于第一上料机构的一侧,其用于对摄像头外壳进行翻转;运输机构跨设于第一上料机构以及翻转机构,其用于将第一上料机构上的摄像头外壳运输至翻转机构上;点胶机构设置于翻转机构的一侧,其用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摄像头的自动点胶以及镜片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第一上料机构,其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其用于对摄像头外壳进行上料;翻转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第一上料机构的一侧,其用于对摄像头外壳进行翻转;运输机构,其跨设于所述第一上料机构以及翻转机构,其用于将第一上料机构上的摄像头外壳运输至翻转机构上;点胶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翻转机构的一侧,其用于对摄像头外壳进行点胶;第二上料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点胶机构的一侧,其用于对IR镜片进行上料;下料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第二上料机构的一侧,其用于对完成点胶及IR镜片组装的摄像头外壳进行下料;以及组装机构,其跨设于所述翻转机构、点胶机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摄像头的自动点胶以及镜片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第一上料机构,其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其用于对摄像头外壳进行上料;翻转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第一上料机构的一侧,其用于对摄像头外壳进行翻转;运输机构,其跨设于所述第一上料机构以及翻转机构,其用于将第一上料机构上的摄像头外壳运输至翻转机构上;点胶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翻转机构的一侧,其用于对摄像头外壳进行点胶;第二上料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点胶机构的一侧,其用于对IR镜片进行上料;下料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第二上料机构的一侧,其用于对完成点胶及IR镜片组装的摄像头外壳进行下料;以及组装机构,其跨设于所述翻转机构、点胶机构、第二上料机构以及下料机构,其用于将翻转后的摄像头外壳运输至点胶机构上并将IR镜片组装至摄像头外壳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摄像头的自动点胶以及镜片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料机构包括:升降单元以及托运单元;所述升降单元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其用于驱动装载摄像头外壳的上料治具进行升降;所述托运单元设置于升降单元与运输机构之间,用于将摄像头外壳运输至运输机构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摄像头的自动点胶以及镜片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单元包括:第一直线模组以及升降架;所述第一直线模组垂直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升降架设置于第一直线模组上;所述第一直线模组驱动升降架升降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摄像头的自动点胶以及镜片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运单元包括:第二直线模组以及托运架;所述第二直线模组设置于所述升降架的一侧,其一端位于所述运输机构的下方;所述托运架设置于所述第二直线模组上;所述托运架上设置有钩板电磁铁;所述第二直线模组驱动托运架于升降架以及运输机构之间线性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摄像头的自动点胶以及镜片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机构包括:运输支架、第三直线模组、第四直线模组以及第一机械夹;所述运输支架跨设于所述第一上料机构以及翻转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三直线模组设置于所述运输支架上;所述第四直线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三直线模组上;所述第一机械夹设置于所述第四直线模组上;所述第三直线模组驱动第四直线模组于第一上料机构以及翻转机构之间线性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锋,陈伟龙,范想成,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德赛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