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艳霞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儿科呼吸疾病治疗用吸痰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7343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3 2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儿科呼吸疾病治疗用吸痰管,主要是由吸痰头、主管、套管、挡板、副管、负压泵、电源、观察镜、超声测距探头、痰液存储装置组成,吸痰头可拆卸连接在所述主管的远端,副管活动连接在主管的近端且主管套设在副管的外面,套管套设在副管的外面且套管的远端与主管的近端通过螺纹连接,挡板设置在套管的远端,副管的近端连接负压泵,观察镜通过固定头一和数据线连接在套管上,超声测距探头通过固定头二和光纤套管连接在套管上,痰液存储装置通过输痰管连接在副管的近端,电源为负压泵、观察镜、超声测距探头提供电能。总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功能全面,准确性和吸痰效率都很高,非常适合广泛推广应用。

An efficient sputum suction tube for pediatric respiratory disea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儿科呼吸疾病治疗用吸痰管
本技术涉及儿科呼吸医疗器械
,具体是涉及一种高效儿科呼吸疾病治疗用吸痰管。
技术介绍
目前,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病人不能主动吐痰,病人吐痰时往往需要吸痰,还有肺部感染的病人,吐痰时也需要吸痰,吸痰时一般使用吸痰管,吸痰管有一管,管的外壁光滑,上部有接头和开关,这种吸痰管在使用时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1)具有一个通道的吸痰管管腔容易发生堵塞,这样必须拔出清洗后重新插入,而反复的插入吸痰管对新生儿的呼吸道刺激很大,很容易造成其呼吸道粘膜损伤,而且增加了医护人员的负担;(2)这种中空圆管整体粗细一直,因此前端比较尖锐,容易损伤呼吸道粘膜;(3)吸痰管插入至气管后,因护理的医护人员进行护理时很难寻找痰液,使痰液难以吸尽,给病痪者造成痛苦。尤其是小儿患者,气管黏膜薄弱,在吸痰的时候极易受到损伤,因此亟待研制一种能够快速、准确、便捷且减少患者痛苦的吸痰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吸痰管吸痰效果差,容易损伤患者呼吸道粘膜,从而提供了一种高效儿科呼吸疾病治疗用吸痰管。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儿科呼吸疾病治疗用吸痰管,主要是由吸痰头、主管、套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儿科呼吸疾病治疗用吸痰管,其特征在于,主要是由吸痰头(1)、主管(2)、套管(3)、挡板(4)、副管(5)、负压泵(7)、电源(8)、观察镜(9)、超声测距探头(10)、痰液存储装置(11)组成,所述吸痰头(1)可拆卸连接在所述主管(2)的远端,所述主管(2)为软管,所述副管(5)活动连接在主管(2)的近端且主管(2)套设在副管(5)的外面,并使得主管(2)能够相对于副管(5)来回运动,所述套管(3)套设在副管(5)的外面且套管(3)的远端与主管(2)的近端通过螺纹连接,套管(3)与副管(5)之间形成空腔(6),所述挡板(4)设置在套管(3)的远端,所述副管(5)的近端连接所述负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儿科呼吸疾病治疗用吸痰管,其特征在于,主要是由吸痰头(1)、主管(2)、套管(3)、挡板(4)、副管(5)、负压泵(7)、电源(8)、观察镜(9)、超声测距探头(10)、痰液存储装置(11)组成,所述吸痰头(1)可拆卸连接在所述主管(2)的远端,所述主管(2)为软管,所述副管(5)活动连接在主管(2)的近端且主管(2)套设在副管(5)的外面,并使得主管(2)能够相对于副管(5)来回运动,所述套管(3)套设在副管(5)的外面且套管(3)的远端与主管(2)的近端通过螺纹连接,套管(3)与副管(5)之间形成空腔(6),所述挡板(4)设置在套管(3)的远端,所述副管(5)的近端连接所述负压泵(7),所述观察镜(9)通过固定头一(901)和数据线(902)连接在套管(3)上,所述超声测距探头(10)通过固定头二(1001)和光纤套管(1002)连接在套管(3)上,所述痰液存储装置(11)通过输痰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霞孙琦玮宋大山周娟
申请(专利权)人:王艳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