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确定位组织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7292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3 2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精确定位组织夹,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组织夹,包括上夹臂和下夹臂,上夹臂和下夹臂铰接为“V”型,上夹臂和下夹臂的内侧均设有交错分布的夹齿,下夹臂和上夹臂的末端设有能够相互扣合的锁紧部,上夹臂和下夹臂的连接处靠内侧设有一形成薄壁铰链的弧形缺口,弧形缺口处设有由上夹臂或下夹臂向外延伸的弧形导向臂,弧形导向臂的自由端伸入弧形缺口的内侧,使弧形导向臂与弧形缺口在上夹臂和下夹臂闭合时滑动导向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弧形导向臂和弧形缺口的配合设计,使得组织夹在闭合时不易错位,保证了组织夹的夹齿的精确定位,提高了组织夹的闭合牢固性和稳定性,并且结构设计简单巧妙,制作方便。

An Accurate Location Tissue C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确定位组织夹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组织夹,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精确定位组织夹。
技术介绍
组织夹,又称血管夹、结扎夹、止血夹等,主要用于外科手术中夹闭血管和管道组织。如用于胆囊炎、结石性胆囊炎、胆囊息肉患者胆囊切除术中夹闭胆囊管及胆囊动脉,起到止血、结扎闭合作用。早期的血管或组织结扎的常用方法是针线吻合,但针线吻合存在血管内膜损伤较大、吻合操作复杂、耗时过长等不可避免的缺陷,因此组织夹逐渐取代了传统针线吻合的方式。最初的组织夹以金属材质为主,如钛夹、银夹、不锈钢夹等,此类组织夹虽然价格低廉、使用方便,但往往容易出现松动、游移、过早脱落等现象,且留置体内会干扰影响术后的光学影像诊断。后来,随着可吸收材料的发展,可吸收组织夹渐渐得到了发展,但目前的可吸收夹仍存在夹闭力不足、抗滑脱力不足等多种问题。针对现有组织夹存在的夹闭力不足、易滑脱等问题,研究人员也提出了许多改进方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1479531.3,申请公布日为2018年5月4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抗偏移的组织夹,该申请案涉及一种抗偏移的组织夹,由可吸收的高分子材料塑造而成,包括通过弹性合页连接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第一夹臂内壁面沿夹臂中心线在中心线两侧设置了由依次错开的链牙组成的第一抗偏移构件,第二夹臂内壁面沿夹臂中心线在中心线两侧设置了由依次错开的链牙组成的第二抗偏移构件,第一抗偏移构件的链牙与第二抗偏移构件的链牙可相互配合形成拉链状。该申请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组织夹的抗偏能力,但其依然存在以下缺陷需要进一步改进:1、由于此类组织夹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自身尺寸又非常小,夹臂较为柔软,在两个夹臂闭合时容易出现夹臂长度方向的错位,从而导致防滑夹齿错位而引起闭合不牢等问题;2、该组织夹的弹性合页采用合页空隙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转动位置的结构强度,但这种设计又导致两个夹臂的连接位置闭合不牢的问题;针对组织夹合页位置闭合不牢的问题,中国专利申请号200510100484.8提出的“一种可吸收组织夹”也提出过改进方案,其将两个夹臂连接位置设计缺口形成薄壁合页结构,使得两个夹臂的有效工作部分能够完整闭合。而这种设计由于两个夹臂连接位置的结构强度较低,导致两个夹臂在闭合时更加容易出现防滑夹齿错位的情况,影响组织夹的正常闭合效果。为此,有必要对现有组织夹进行改进,以保证组织夹闭合时夹齿的精确定位,改善组织夹的闭合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组织夹存在闭合易错位、闭合不牢等问题,提供一种精确定位组织夹,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上夹臂和下夹臂的连接处靠内侧设有一形成薄壁铰链的弧形缺口,并在弧形缺口处设有由上夹臂或下夹臂向外延伸的弧形导向臂,弧形导向臂的自由端伸入弧形缺口的内侧,使弧形导向臂与弧形缺口在上夹臂和下夹臂闭合时滑动导向配合,利用弧形导向臂和弧形缺口的配合设计,使得组织夹在闭合时不易错位,保证了组织夹的夹齿的精确定位,提高了组织夹的闭合牢固性和稳定性,并且结构设计简单巧妙,制作方便。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一种精确定位组织夹,包括上夹臂和下夹臂,所述的上夹臂和下夹臂铰接为“V”型,所述的上夹臂和下夹臂的内侧均设有交错分布的夹齿,所述的下夹臂的末端设有第一锁紧部,所述的上夹臂的末端设有能够与第一锁紧部相扣合的第二锁紧部,所述的上夹臂和下夹臂的连接处靠内侧设有一形成薄壁铰链的弧形缺口,所述的弧形缺口处设有由上夹臂或下夹臂向外延伸的弧形导向臂,所述的弧形导向臂的自由端伸入弧形缺口的内侧,使弧形导向臂与弧形缺口在上夹臂和下夹臂闭合时滑动导向配合。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下夹臂的末端还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的上夹臂的末端还设有用于与第一定位部定位配合的第二定位部。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上均具有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的定位结构。更进一步地,该组织夹采用可吸收高分子材料一体成型。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上夹臂和/或下夹臂上还设有沿夹臂长度方向延伸的空腔。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上夹臂和下夹臂上均设有两排夹齿,每个夹臂上的两排夹齿交错分布,两个夹臂上相配合的夹齿也交错分布。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上夹臂和下夹臂均向同一方向弯曲。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上夹臂的末端外侧还设有辅助孔。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锁紧部为锁钩,所述的第二锁紧部为卡块,所述的第一锁紧部具有两级能够与卡块配合的锁钩。3.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一种精确定位组织夹,在上夹臂和下夹臂的连接处靠内侧设有一形成薄壁铰链的弧形缺口,并在弧形缺口处设有由上夹臂或下夹臂向外延伸的弧形导向臂,弧形导向臂的自由端伸入弧形缺口的内侧,使弧形导向臂与弧形缺口在上夹臂和下夹臂闭合时滑动导向配合,利用弧形导向臂和弧形缺口的配合设计,使得组织夹在闭合时不易错位,保证了组织夹的夹齿的精确定位,提高了组织夹的闭合牢固性和稳定性,并且结构设计简单巧妙,制作方便;(2)本技术的一种精确定位组织夹,其下夹臂的末端还设有第一定位部,上夹臂的末端还设有用于与第一定位部定位配合的第二定位部,利用组织夹开口端的定位配合,进一步提高了组织夹闭合时的定位稳定性和准确性;并且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上均具有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的定位结构,既保证了组织夹夹齿的稳定配合,又能够防止两个夹臂向外侧偏移错位;(3)本技术的一种精确定位组织夹,其上夹臂和/或下夹臂上还设有沿夹臂长度方向延伸的空腔,在保证夹臂结构强度的情况下,使夹臂具有弹性调节作用,能够更好地适应闭合组织的厚度变化;(4)本技术的一种精确定位组织夹,其上夹臂和下夹臂上均设有两排夹齿,每个夹臂上的两排夹齿交错分布,两个夹臂上相配合的夹齿也交错分布,能够更好地对组织进行吻合,提高组织夹的夹持作用力,有效防止组织夹滑脱;(5)本技术的一种精确定位组织夹,其上夹臂的末端外侧还设有辅助孔,通过辅助孔能够便于手术中进行调整,方便进行拆解;(6)本技术的一种精确定位组织夹,其第一锁紧部为锁钩,第二锁紧部为卡块,第一锁紧部具有两级能够与卡块配合的锁钩,通过两级锁钩结构,能够有效调节组织夹的密闭性能,锁紧更加牢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精确定位组织夹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精确定位组织夹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一种精确定位组织夹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一种精确定位组织夹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上夹臂;2、下夹臂;3、夹齿;4、薄壁铰链;5、弧形缺口;6、弧形导向臂;7、第一定位部;8、第二定位部;9、第一锁紧部;10、第二锁紧部;11、空腔;12、辅助孔。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实施例1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精确定位组织夹,包括上夹臂1和下夹臂2,上夹臂1和下夹臂2铰接为“V”型,上夹臂1和下夹臂2的内侧均设有交错分布的夹齿3,下夹臂2的末端设有第一锁紧部9,上夹臂1的末端设有能够与第一锁紧部9相扣合的第二锁紧部10,利用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确定位组织夹,包括上夹臂(1)和下夹臂(2),所述的上夹臂(1)和下夹臂(2)铰接为“V”型,所述的上夹臂(1)和下夹臂(2)的内侧均设有交错分布的夹齿(3),所述的下夹臂(2)的末端设有第一锁紧部(9),所述的上夹臂(1)的末端设有能够与第一锁紧部(9)相扣合的第二锁紧部(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夹臂(1)和下夹臂(2)的连接处靠内侧设有一形成薄壁铰链(4)的弧形缺口(5),所述的弧形缺口(5)处设有由上夹臂(1)或下夹臂(2)向外延伸的弧形导向臂(6),所述的弧形导向臂(6)的自由端伸入弧形缺口(5)的内侧,使弧形导向臂(6)与弧形缺口(5)在上夹臂(1)和下夹臂(2)闭合时滑动导向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确定位组织夹,包括上夹臂(1)和下夹臂(2),所述的上夹臂(1)和下夹臂(2)铰接为“V”型,所述的上夹臂(1)和下夹臂(2)的内侧均设有交错分布的夹齿(3),所述的下夹臂(2)的末端设有第一锁紧部(9),所述的上夹臂(1)的末端设有能够与第一锁紧部(9)相扣合的第二锁紧部(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夹臂(1)和下夹臂(2)的连接处靠内侧设有一形成薄壁铰链(4)的弧形缺口(5),所述的弧形缺口(5)处设有由上夹臂(1)或下夹臂(2)向外延伸的弧形导向臂(6),所述的弧形导向臂(6)的自由端伸入弧形缺口(5)的内侧,使弧形导向臂(6)与弧形缺口(5)在上夹臂(1)和下夹臂(2)闭合时滑动导向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确定位组织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夹臂(2)的末端还设有第一定位部(7),所述的上夹臂(1)的末端还设有用于与第一定位部(7)定位配合的第二定位部(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精确定位组织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于峰陈俊陈小菊查一峰朱卫锋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康蒂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