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形安全带带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7195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3 1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隐形安全带带扣,包括锁体、活动架和连接块,所述锁体的一侧连接有壳体,所述安全带远离壳体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板,其中,所述壳体远离锁体的垂面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远离壳体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壳体远离锁体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壳体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于安全带的外侧。该隐形安全带带扣活动架通过弹簧构成伸缩结构,且活动架内部结构为不对称结构,拉动活动架时,活动架的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活动架内侧的宽度为安全带宽度的两倍,活动架直接扣在双层安全带的外侧,使多余的安全带直接理顺,同时活动架之间的距离可以变动,使该活动架用不同宽度的安全带。

An invisible seat belt buck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隐形安全带带扣
本技术涉及安全带
,具体为一种隐形安全带带扣。
技术介绍
安全带是运用在设备上的安全件,乘坐飞机等飞行器,或在高空作业与进行技艺表演时,为保障安全所用的带子,主要原料是涤纶,丙纶,尼龙,安全带不单指织带,除了织带,安全带还有其它零件组装而成,安全带上必备为安全带带扣,现在使用安全带带扣一般会选择隐形安全带带扣,使用的时候不会碍事,不会影响司机的正常使用。目前市场上的隐形安全带带扣虽然种类和数量非常多。但是大多数的隐形安全带带扣在使用的时候不能很好的安置多余的安全带,使安全带容易出现缠绕凌乱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隐形安全带带扣,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使用的时候不能很好的安置多余的安全带,使安全带容易出现缠绕凌乱的现象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隐形安全带带扣,包括锁体、活动架和连接块,所述锁体的一侧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远离锁体的一侧设置有安全带,所述安全带远离壳体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板,其中,所述壳体远离锁体的垂面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远离壳体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壳体远离锁体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壳体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于安全带的外侧;所述活动架设置于连接杆远离安全带的一侧,所述活动架远离连接杆的一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设置于活动架的内侧;所述连接块设置于连接板远离安全带的一端,所述连接块远离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条,所述防护条远离连接块的一侧设置有插扣。优选的,所述连接架的内侧等角度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排列方式为中轴线相互对称结构。优选的,所述活动架通过弹簧构成伸缩结构,且活动架的外形结构为轴对称结构。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为半圆形结构,且连接板关于安全带对称。优选的,所述防护条的两端为球形结构,且防护条的最大长度大于连接块的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隐形安全带带扣:1.通孔的排列方式为中轴线相互对称结构,安装该安全带带扣的时候,安全带带扣的连接架的通孔直接与人体接触,人体自身产生的热量与通孔接触,由于通孔为相互垂直的排列分布,因此热量可以直接通过不同角度发散到空气中去,保证在佩戴该安全带带扣十分舒适;2.活动架通过弹簧构成伸缩结构,且活动架内部结构为不对称结构,拉动活动架时,活动架的弹簧发生弹性形变,由于活动架的外形结构为轴对称结构,活动架内侧的宽度为安全带宽度的两倍,活动架直接扣在双层安全带的外侧,使多余的安全带直接理顺,同时活动架之间的距离可以变动,使该活动架用不同宽度的安全带;3.连接板为半圆形结构,连接板咬合安全带的两侧,移动或使用插扣的时候,直接拿动连接板,增加手与插扣之间的接触面积,方便拿取插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活动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连接架结构示意图。图中:1、锁体,2、壳体,3、连接架,4、通孔,5、连接杆,6、限位块,7、活动架,8、弹簧,9、安全带,10、连接板,11、连接块,12、插扣,13、防护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隐形安全带带扣,包括锁体1、壳体2、连接架3、通孔4、连接杆5、限位块6、活动架7、弹簧8、安全带9、连接板10、连接块11、插扣12和防护条13,所述锁体1的一侧连接有壳体2,所述壳体2远离锁体1的一侧设置有安全带9,所述安全带9远离壳体2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板10,其中,所述壳体2远离锁体1的垂面设置有连接架3,所述连接架3的内侧等角度开设有通孔4,且通孔4的排列方式为中轴线相互对称结构,连接架3与人体接触时,连接架3的通孔4直接与人体接触,人体产生的热量直接通过通孔4发散到空气中去,保证在佩戴该安全带带扣时十分简单方便,所述连接架3远离壳体2的一侧开设有通孔4,所述壳体2远离锁体1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远离壳体2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6,所述限位块6设置于安全带9的外侧;所述活动架7设置于连接杆5远离安全带9的一侧,所述活动架7通过弹簧8构成伸缩结构,且活动架7的外形结构为轴对称结构,由于活动架7内部结构为不对称结构,拉动活动架7的一端的时候,活动架7的另一端直接扣进在安全带9上,保证不会出现移位的现象,同时拉动活动架7的时候,活动架7内侧的弹簧8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实现了活动架7的伸缩功能,方便增加活动架7之间的距离,使用不同宽度的安全带9,所述活动架7远离连接杆5的一侧设置有弹簧8,所述弹簧8设置于活动架7的内侧;所述连接块11设置于连接板10远离安全带9的一端,所述连接板10为半圆形结构,且连接板10关于安全带9对称,连接板10加固插扣12咬合安全带9的宽度,在拿取插扣12的时候,增加手与插扣12之间的接触面积,方便拿取插扣12,方便施力,所述连接块11远离连接板10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条13,所述防护条13远离连接块11的一侧设置有插扣12,所述防护条13的两端为球形结构,且防护条13的最大长度大于连接块11的长度,防护条13的球形部分接触面光滑,在与人体接触的时候,不会划伤人体,有效的避免的凸出部分的伤害的情况,且造价低廉,方便操作。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隐形安全带带扣时,首先,将外部设备直接穿过连接架3与壳体2形成的空间,将该壳体2直接固定在靠近人体的一侧,由于该连接架3直接与人体接触,因此在使用的时候,人体产生的热量不会大面积堆积在接触处,热量通过通孔4发散到空气中去,有效的缓解接触处的闷热感,使用更加舒适,手拿动连接板10,由于连接板10为半弧形结构,因此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大范围接触连接板10,保证在拿取的时候非常方便,打动连接板10,连接板10带动连接块11和插扣12移动,将插扣12直接安装在锁体1的内侧,此过程中,由于防护条13为球形结构,因此保证在使用的时候,不会凸出尖锐部分,增加使用的安全系数,安全带9直接环绕在人体的外侧,多余的安全带9留在外面,拖动活动架7,活动架7内侧的弹簧8发生形变,使活动架7发生伸缩变化,增加活动架7内侧之间的距离,将活动架7从连接杆5外侧抽取下来,在放置的时候,限位块6直接限制活动架7的移动范围,保证活动架7不会脱落,将活动架7直接扣在双层叠加的安全带9上,使安全带9不会出现凌乱或缠绕的现象,保证安全带9非常平顺,方便整理安全带9,操作简单方便,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隐形安全带带扣,包括锁体(1)、活动架(7)和连接块(11),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1)的一侧连接有壳体(2),所述壳体(2)远离锁体(1)的一侧设置有安全带(9),所述安全带(9)远离壳体(2)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板(10),其中,所述壳体(2)远离锁体(1)的垂面设置有连接架(3),所述连接架(3)远离壳体(2)的一侧开设有通孔(4),所述壳体(2)远离锁体(1)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远离壳体(2)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6),所述限位块(6)设置于安全带(9)的外侧;所述活动架(7)设置于连接杆(5)远离安全带(9)的一侧,所述活动架(7)远离连接杆(5)的一侧设置有弹簧(8),所述弹簧(8)设置于活动架(7)的内侧;所述连接块(11)设置于连接板(10)远离安全带(9)的一端,所述连接块(11)远离连接板(10)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条(13),所述防护条(13)远离连接块(11)的一侧设置有插扣(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形安全带带扣,包括锁体(1)、活动架(7)和连接块(11),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1)的一侧连接有壳体(2),所述壳体(2)远离锁体(1)的一侧设置有安全带(9),所述安全带(9)远离壳体(2)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板(10),其中,所述壳体(2)远离锁体(1)的垂面设置有连接架(3),所述连接架(3)远离壳体(2)的一侧开设有通孔(4),所述壳体(2)远离锁体(1)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远离壳体(2)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6),所述限位块(6)设置于安全带(9)的外侧;所述活动架(7)设置于连接杆(5)远离安全带(9)的一侧,所述活动架(7)远离连接杆(5)的一侧设置有弹簧(8),所述弹簧(8)设置于活动架(7)的内侧;所述连接块(11)设置于连接板(10)远离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明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福兴塑料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