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频识别基站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270815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9:06
一种射频识别基站及系统,包括主控模块、信号传输模块以及射频放大模块,射频放大模块接收到电子标签发送的射频信号并将该射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后,输出给信号传输模块,由信号传输模块将放大后的射频信号传输给主控模块,主控模块对上述射频信号进行编码和加密处理后,上传至后台。通过增设射频放大模块,将电子标签发送的射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使得射频识别基站能够识别出经过长距离传输后由于衰减而变得微弱的射频信号,增大了射频识别基站与电子标签之间的通讯距离,并且避免了由于射频信号的衰减失真而导致的通讯准确率低、精确度低的问题。

A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Base Station and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射频识别基站及系统
本技术属于射频识别
,尤其涉及一种射频识别基站及系统。
技术介绍
在当今社会,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门通过射频信号识别特定目标(例如电子标签)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射频识别基站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的技术。然而,目前,传统的射频通常只能识别的距离范围为3m~50m,当射频识别基站与电子标签之间的距离大于50m时,射频识别基站与特定目标之间的射频信号传输距离较长,射频信号在长距离传输过程中持续衰减,导致射频识别基站或电子标签的信号接收端口无法识别射频信号,且距离越大,信号衰减越严重。所以传统的射频识别技术存在识别距离短的问题。因此,传统的射频识别技术存在着当射频识别基站与电子标签之间的距离超过预设阈值时,由于射频信号的持续衰减而导致的射频识别基站与电子标签之间无法通讯的问题,以及由于射频信号衰减失真而导致的通讯准确率低、精确度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射频识别基站及系统,旨在解决传统的射频识别技术存在的当射频识别基站与电子标签之间的距离超过预设阈值时,由于射频信号的持续衰减而导致的射频识别基站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射频识别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接收电子标签发射的射频信号,并对所述射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的射频放大模块;与所述射频放大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放大处理后的所述射频信号并输出的信号传输模块;以及与所述信号传输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信号传输模块输出的放大处理后的所述射频信号后,对所述射频信号进行编码和加密,并上传至后台的主控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频识别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接收电子标签发射的射频信号,并对所述射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的射频放大模块;与所述射频放大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放大处理后的所述射频信号并输出的信号传输模块;以及与所述信号传输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信号传输模块输出的放大处理后的所述射频信号后,对所述射频信号进行编码和加密,并上传至后台的主控模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识别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放大模块包括:天线接口、低噪放大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一电感、第二电感以及第三电感;所述天线接口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低噪放大芯片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低噪放大芯片的直流偏置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低噪放大芯片的电压输入端共接,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一端连接直流电源,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所述低噪放大芯片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传输模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识别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模块包括:第一射频芯片、第四电感、第五电感、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以及第一晶体振荡器;所述第四电感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射频芯片的第一差分端和第二差分端;所述第一射频芯片的电压端接入直流电源,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射频芯片的电压端共接,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射频芯片的接地端接地;所述第五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射频芯片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五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射频芯片的接地端接地;所述第一射频芯片的通讯使能端、先进先出使能端、串行数据传输端以及时钟信号端分别连接所述主控模块;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射频放大模块,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射频芯片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晶体振荡器的信号输出端和信号输入端分别对应连接所述第一射频芯片的晶振输入端和晶振输出端;所述第十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振荡器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第十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十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振荡器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第十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识别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包括:微控制器、第二晶体振荡器、第三晶体振荡器、第十二电容、第十三电容以及第十四电容;所述第二晶体振荡器的信号输出端和信号输入端分别对应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一晶振输入端和第二晶振输出端;第十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振荡器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第十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十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振荡器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第十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晶体振荡器的信号输出端和信号输入端分别对应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三晶振输入端和第四晶振输出端;第十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晶体振荡器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第十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十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晶体振荡器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第十四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微控制器的通讯使能端、先进先出使能端、串行数据传输端以及时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晓利赵伊靳凯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远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