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帅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7052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座,第一支座上设置有第一卡环,第一支座的左侧设有第二支座,第二支座上设置有第二卡环,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的内凹槽内卡接有管体,管体内插设有铁丝,第一支座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的一端设置有侧支架,侧支架上设置有轴孔,侧支架通过轴孔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设置有钩环,转轴上设置有挡板,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摇柄。实现铁丝缠绕在转轴外壁上,并带动铁丝左端连接的电线方便的穿入管体内,有效提高了对管体的支撑稳定性,并大大增加了穿线的方便性,实现了两者的方便卡接在一起,不占用空间。

A Supporting Device for Building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辅助支架
,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在楼房建筑施工中,在后期需要对电路进行接电,一般是在毛坯房的房屋地面开设铺线槽,然后根据开设好的铺线槽长度对PVC管切割成适合的长度,接着再将预设电线传入到已经这些切割好的PVC管内,再将这些已经穿好电线的PVC管埋入到铺线槽内,实现穿线管铺设预埋,然而,1.现有的电线在穿入PVC管时,一般是直接将PVC管放置在地面进行穿线,由于管体为圆柱形造型,在穿线时,PVC管可能在地面上滚动或者摆动,不是很稳定;2.另外,有些有对PVC管进行支撑的支架,由于PVC管一般长度较长,这些支撑的支架可能也会随着PVC管的长度制造成较长的长度,比较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对管体的支撑稳定性较差、支撑架较占用空间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支座上设置有第一卡环,所述第一支座的左侧设有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支座上设置有第二卡环,所述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的内凹槽内卡接有管体,所述管体内插设有铁丝,所述第一支座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端设置有侧支架,所述侧支架上设置有轴孔,所述侧支架通过轴孔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钩环,所述转轴上设置有挡板,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摇柄。优选的,所述挡板的数量为两个并以转轴的横向中心轴线上下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的下端面均设置有防滑垫。优选的,所述第一支座上分别设置有卡槽、定位孔。优选的,所述第二支座上分别设置有塑胶卡头、定位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分体式的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以及转轴缠绕结构,不仅实现了对管体的两侧下端面的稳定支撑,而且转动转轴时,实现铁丝缠绕在转轴外壁上,并带动铁丝左端连接的电线方便的穿入管体内,有效提高了对管体的支撑稳定性,并大大增加了穿线的方便性;2.通过塑胶卡头和定位块结构,在不使用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时,实现了两者的方便卡接在一起,不占用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立面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体式支座以及转轴缠绕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卡环与管体卡接侧视截面图。图中:1第一支座、2第一卡环、3第二支座、31定位块、32塑胶卡头、33定位孔、34卡槽、4第二卡环、5管体、6铁丝、7防滑垫、8限位块、9侧支架、10转轴、11挡板、12钩环、13摇柄、14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座1,第一支座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卡环2,第一支座1的左侧设有第二支座3,第一支座1和第二支座3整体采用钢板焊接制成,参阅图2,其与地面接触的板为上下伸出的竖向钢板,可以提高支撑结构管体5的稳定性,第二支座3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卡环4,第一卡环2和第二卡环4的上端内凹槽内卡接有管体5,管体5为常用的PVC线管,管体5内插横向穿插有铁丝6,铁丝6为常用细铁丝,材质较软,可以任意弯折缠绕并具有一定的韧性,第一支座1的右端设置有限位块8,限位块8的右端设置有侧支架9,侧支架9上设置有轴孔14,侧支架9通过轴孔14转动连接有转轴10,转轴10的外壁面上设置有钩环12,转轴10上设置有挡板11,挡板11的数量为两个并以转轴10的横向中心轴线上下对称设置,挡板11可以防止缠绕的铁丝6从转轴10的上下端脱落,参阅图2,转轴10的上端设置有摇柄13,在需要穿线时,先将第一支座1放置在某一个地面位置上,然后再将第二支座3以当前需要穿线的管体5长度为标准放置在第一支座1左侧合适位置,保证第一支座1和第二支座3横向平行度,然后再将管体5放入上端的第一卡环2、第二卡环4的内凹槽内,接着将铁丝6自左向右穿入管体5内,并从右端穿出,将铁丝6的一端穿插绞固在钩环12上,铁丝6的左端缠绕绑接有电线,电线为楼房建筑施工中接电时常用的四平方的多芯电线,比较柔软,软性的铁丝6绕在该电线上并打上结锁固,铁丝6移动时可以带动电线移动,然后顺时针摇动摇柄13,带动转轴10以及其上端的钩环12顺时针转动,带动铁丝缠绕在转轴10的外壁面上,此时铁丝6会在管体5内向右移动,带动铁丝6左端连接的电线向右穿入管体5内,待电线向右穿出管体5内后为止,即可比较方便的将电线穿线,而且当转动穿线时,第一卡环2、第二卡环4将管体5稳定卡接,防止其产生滚动,而且限位块8一直顶在管体5的右端面上,也可以防止管体5向右发生位移,有效提高了对管体5的支撑稳定性。请参阅图1和图3,第一支座1和第二支座3的下端面均设置有防滑垫7,防滑垫7整体采用弹性硅橡胶板制成,下端与地面接触面设置有防滑纹,可以进一步提高了第一支座1和第二支座3的放置防滑稳定性。请参阅图1,第一支座1上分别设置有卡槽34、定位孔33,第二支座3上分别设置有塑胶卡头32、定位块31,在不使用这两个支座时,此时可以将第二支座3向右平移,带动定位块31向右卡入第一支座1的定位孔33内,此时塑胶卡头32已经插入到卡槽34内,塑胶卡头32是采用高弹性的硅胶块制成的菱形造型,而卡槽34也通常制成与其匹配的菱形凹槽,当塑胶卡头32卡入到卡槽34内后,恢复弹性并将卡槽34填充卡接,实现了第一支座1和第二支座3方便卡接在一起,不占用空间。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在需要穿线时,先将第一支座1放置在某一个地面位置上,然后再将第二支座3以当前需要穿线的管体5长度为标准放置在第一支座1左侧合适位置,保证第一支座1和第二支座3横向平行度,然后再将管体5放入上端的第一卡环2、第二卡环4的内凹槽内,接着将铁丝6自左向右穿入管体5内,并从右端穿出,将铁丝6的一端穿插绞固在钩环12上,铁丝6的左端缠绕绑接有电线,然后顺时针摇动摇柄13,带动转轴10以及其上端的钩环12顺时针转动,带动铁丝缠绕在转轴10的外壁面上,此时铁丝6会在管体5内向右移动,带动铁丝6左端连接的电线向右穿入管体5内,待电线向右穿出管体5内后为止,即可比较方便的将电线穿线,而且当转动穿线时,第一卡环2、第二卡环4将管体5稳定卡接,防止其产生滚动,而且限位块8一直顶在管体5的右端面上,也可以防止管体5向右发生位移,有效提高了对管体5的支撑稳定性,另外,在不使用这两个支座时,此时可以将第二支座3向右平移,带动定位块31向右卡入第一支座1的定位孔33内,此时塑胶卡头32已经插入到卡槽34内,塑胶卡头32是采用高弹性的硅胶块制成的菱形造型,而卡槽34也通常制成与其匹配的菱形凹槽,当塑胶卡头32卡入到卡槽34内后,恢复弹性并将卡槽34填充卡接,实现了第一支座1和第二支座3方便卡接在一起,不占用空间。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1)上设置有第一卡环(2),所述第一支座(1)的左侧设有第二支座(3),所述第二支座(3)上设置有第二卡环(4),所述第一卡环(2)和第二卡环(4)的内凹槽内卡接有管体(5),所述管体(5)内插设有铁丝(6),所述第一支座(1)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8),所述限位块(8)的一端设置有侧支架(9),所述侧支架(9)上设置有轴孔(14),所述侧支架(9)通过轴孔(14)转动连接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上设置有钩环(12),所述转轴(10)上设置有挡板(11),所述转轴(10)的一端设置有摇柄(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1)上设置有第一卡环(2),所述第一支座(1)的左侧设有第二支座(3),所述第二支座(3)上设置有第二卡环(4),所述第一卡环(2)和第二卡环(4)的内凹槽内卡接有管体(5),所述管体(5)内插设有铁丝(6),所述第一支座(1)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8),所述限位块(8)的一端设置有侧支架(9),所述侧支架(9)上设置有轴孔(14),所述侧支架(9)通过轴孔(14)转动连接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上设置有钩环(12),所述转轴(10)上设置有挡板(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帅郑聪廖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高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